「爸爸媽媽,我的病還能治好嗎?我不想死!我要是死了,是不是再也看不到你們,也不能幫你們幹活了?」這是兒子昨天問我的話。當時我想不通一個7歲的孩子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現在才知道,是我和醫生溝通病情時,無意間讓他聽到病很難治,需要花很多錢。
我叫李豔,39歲,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人。2019年2月底,我因手腳麻木不能行走,在懷化市醫院檢查出患有頸椎腫瘤,後來在長沙湘雅醫院住院手術治療。由於我還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手術之後不能再做體力勞動,還要依靠長期的藥物控制。更讓我沒想到的是,今年2月份,7歲的兒子楊鈺浩又被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2月23日住 進了重症監護室。
我出生在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因為家庭條件困難,初中輟學後便在家中幫家裡做農活。後來父母託人介紹,認識了隔壁鄉的楊天華,一年後他入贅與我結婚。1998年有了大兒子李洋,2013年意外懷孕又有了第二個孩子楊鈺浩。一家人靠種植水稻和柑橘謀生,這些年生活雖不富裕,我們也並不抱怨,能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就是最大的滿足。
2020年春節過後,7歲的小兒子楊鈺浩開始出現臉色蒼白,以為是貧血,吃一段時間的補血藥物之後,症狀卻沒有好轉,還出現頭暈、呼吸急促的現象,我們夫妻倆不敢再耽誤。2月23日帶著孩子到縣城的醫院檢查,血液檢查後發現他的白細胞高達120,高度疑似白血病,醫生建議去長沙大醫院就診。那一刻仿佛天都要塌了。
當天下午,便租車帶著孩子趕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急診科醫生看了結果後說情況很嚴重,當晚孩子就進了重症監護室。孩子在重症監護室的日子,我不知所措又無處可去,呆坐在車上也不知道流了多少淚。經過3天的等待之後,終於接到通知,我們可以去接孩子了。再見到孩子的那一刻,心情無比激動,還以為孩子可以回家了。
可接下來醫生告訴我們,孩子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需要轉入血液科繼續接受治療。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是先進行藥物化療,如果治療過程中出現感染或者效果不佳,就要考慮骨髓移植。我的心情瞬間又跌入谷底。
因為疫情的影響,醫院的管理依然很嚴格,病房裡只留下我丈夫楊天華一人照顧孩子。醫生告訴我們,治療順利的情況下,費用起碼要準備30萬左右。為了節省開支,我沒有選擇在醫院附近租房,而是寄居在長沙芙蓉區打工的老鄉的出租房裡,每天步行加上乘坐公交,我每趟輾轉一個多小時為愛人和孩子送飯。
在孩子爸爸的細心照顧下,鈺浩第一、二次化療都比較順利,很少出現異常反應,這也讓我一直懸著的心有了些許寬慰。4月12日,在休療一周之後,鈺浩出現發熱,白細胞、血小板等指標均低於正常值,醫生立即安排住院抗感染治療,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又讓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因為抗感染意味著要花更多的錢。
現在僅僅完成了3個療程化療,已經花費了近16萬元,醫保報銷了3.5萬元,加上我去年手術欠下的債務,現在總共負債20多萬元。鈺浩接下來還有7個療程的化療和兩年半的維持治療,高昂的醫療費用,讓我的家庭一籌莫展。
看著孩子飽受病痛折磨的小臉蛋,作為一個母親,我心疼不已,為人父母的哪捨得丟下自己的親生骨肉不管。可我已經無計可施了,只好向社會求助,寄望好心人能幫幫我,救救我的孩子,日後一定教他學會感恩,回饋社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