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哈談教育
誰說小孩子只會想著吃喝玩樂,有時候孩子的懂事善良也會讓我們很受感動。尤其是那些同理心特別強的孩子,我們有時候都不能用看待孩子的眼光去看他們。
之前,網上流傳一個小學生朗讀自己作文《我的天使妹妹》的視頻,讓很多網友紛紛表示自己已經淚奔了。因為這個孩子真的很貼心善良。
這位小學生回憶敘述了自己的妹妹以及對妹妹的喜愛。自己妹妹出生的那天,在產房外他和爸爸就一直焦急地在產房外等待妹妹的到來。
後來等到媽媽出來時,看到媽媽生完妹妹後臉色蒼白,看起來十分辛苦時,小男孩就想著自己一定要對妹妹好。
而其實,他從得知媽媽懷妹妹時,就開始用布偶練習換尿布,還給妹妹想了名字,幻想兩人以後一起玩、吃飯等等。
不過,非常不幸的是男孩的妹妹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一家人也是十分難過,還去了寺廟給妹妹祈福,之後他便給妹妹寫了一封信,就是這篇作文。
其中說到:「有機會還要來到媽媽的肚子裡哦,天使妹妹,下一次一定要好好出生」。這個溫暖的小男孩著實把我們都感動落淚了,孩子太懂事了。
不少網友們在看過孩子的這篇作文時,都被感動到泣不成聲。也都紛紛表示哥哥太暖心了,都為哥哥的這一溫柔舉動暖化了。
和這個孩子相比,那些時常讓我們感到生氣、頭疼的孩子好像就更像「熊孩子」了。這些其實都和父母的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聯繫。
1、別過分溺愛孩子
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照顧孩子方面,家長們就會有溺愛的可能。但是溺愛卻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只會讓孩子被寵壞。
家長們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也不要包辦孩子的所有事情。要讓孩子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這樣才不會讓他們養成什麼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壞習慣。
2、別讓孩子盲目自大
自大的孩子通常都非常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往往都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自顧自己好不好,這樣很容易變成大人眼中的「熊孩子」。
所以家長們應該多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養成為別人考慮的習慣,凡事要顧忌他人感受,這樣孩子才能越變越好。
3、家長們以身作則
如果家長平時都是一個「熊家長」的話,那孩子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又怎麼會變得通情達理呢。所以不想孩子成為熊孩子,那家長們首先就要做到以身作則才行。
1.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懂事又善解人意的孩子一定會為他人考慮,能夠照顧到別人的感受。所以,父母可以教育孩子要學會換位思考,多多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會自私,也更明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對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都有很大幫助,會有比較好的人緣。
2.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孩子的性格和成長中的各方面都受所處的家庭環境影響,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溫馨又民主的家庭環境,尊重關愛孩子,與孩子經常溝通交流,善於傾聽孩子的想法。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要鼓勵孩子改正,不要經常打罵孩子,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內心更加積極陽光,性格也更好,自然會善待他人。
3.教孩子學會愛和感恩
想讓孩子懂事又善解人意,還需要父母教孩子學會感恩,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心,懂得傳遞愛心,體會分享的樂趣。
在生活中小事上教孩子學會感恩,也能幫孩子養成這個好習慣,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變得獨立。
4.讓孩子學會講道理
講道理看似對孩子來說太難了,其實不是,讓孩子明白不能憑著自己小就可以稱王稱霸,提出要求不滿足時就哭鬧,而長輩也會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這樣能夠防止孩子變得任性,學會講道理,孩子會越來越懂事體貼。
把孩子培養成懂事又善解人意是很不容易的,家長可以從生活中細節入手,抓住時機來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受歡迎。
結語: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影響到孩子,所以,家長以身作則也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也更有說服力。
你們有沒有被文中小男孩所感動呢?你覺得該如何培養孩子?歡迎來一起交流分享吧!
-------------------------------
我是小哈談教育,關注我,有困惑和疑問,歡迎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讓身為家長的你豁然開朗,在教育的路上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