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批入境緩和方案出爐
解除了緊急狀態後就馬不停蹄地商討重啟經濟的日本,在探討了將近半個月的入境限制緩和方案後,終於在今天有了些眉目。
儘管在上周的外務省記者會上,日本外務大臣曾積極表明目前已經同40多個國家商討著出入境事宜,但從最終出爐的第一階段方案來看,劇情又回到了第一集。
第一批可放寬入境的對象國家,仍是澳大利亞、紐西蘭、越南、泰國這四國。
入境對象預計將限定為「技術者高度専門職、経営管理者、企業內転勤者、技能実習特定技能労働者」。
今年夏天,也就是在隨後的日本政府対策本部會議上正式敲定後,緊跟著就會實施起來了。
雖然目前只開放四個國家入境,且限定於商貿相關者,但對於入境規模仍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每天最多只能允許250人入境。
出入境流程也基本維持於從檢測開始,到檢測結束。
【出國前】檢測證明&行動計劃--申請籤證
【入境時】落地檢測--免除隔離&禁用公共運輸
【回國後】落地檢測
由於入境開放是雙向的,因此對象4個國家也將會允許日本的商務人士入境往來,並採取相似的出入境流程。
對於放寬入境後往返於這4個國家的日本人,新的政策下,他們在返回日本後若檢測陰性,也將不用被要求隔離14天。
為了應對即將增長的檢測需求,日本也開始商討專門設立一個「出國者PCR檢測中心」,專門給要出國的人做檢測。
之前這一方案的框架剛剛出爐時,很多人抱有疑惑,有必要重新申請籤證嗎?檢測合格還不夠嗎?
目前看來,日本之所以堅持將申請籤證作為允許入境的大前提,很大原因便是在於精準把控入境人員身份,和控制入境人數。
畢竟現在日本開放入境的主要目的是激活停滯的商貿往來,而通過入境前提交行動計劃、接待企業等資料來過一關審批,從籤證發放上確保入境的是商貿人員,同時還能把握人數。
對於第一批開放的國家為何仍維持在澳、新、越、泰這四國,而沒有呼聲很高的中韓鄰國,連日本媒體自己也感到好奇。
在電視節目中,日本議員對政府的這一政策做出了解釋:
日本除了要看對象國家當下的疫情狀況是否平息,和與日本經貿往來密切之外,累計的感染者數量要在日本以下,也就是不能超過1萬7千多例,也是需要考慮的一點。
日本外務大臣在今天的議會上也回答了在野黨類似的提問,說到像越南和紐西蘭已經持續數十日沒有新增病例,而中國雖然感染者已經減少,但整體感染者超過了8萬例,因此暫時不會作為最先開放的對象。
中日之間有希望增加航班
雖然開放入境還要靜待下一階段,但中日之間增加航班倒是愈發值得期待了。
繼上周民航局放寬了「五個一」機制後,在6月10日的民航局發布會上,再度公布了一個好消息,具備條件的國家可以適當增加航班增幅。
需要具備的條件主要有四個:
1)目前為止輸入病例較少,而且同我國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
2)綜合考慮我國海外公民較多、剛性回國需求強烈的國家;
3)滿足遠端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前端疫情輸入風險的國家;
4)境內外有復工復產需要、已同我國建立「快捷通道」的國家。
目前我國「中外快捷通道」包括8個對象國家,分別是日本、韓國、新加坡、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士。
民航局表示,目前正與符合條件的國家就調整國際客運航班事宜進行溝通,從進展情況來看,與相關國家的航班近期有望適度增加,進一步滿足我國留學生和海外華人華僑的回國要求,
同時,一些航空公司也開始配合調整規定,明確需要有檢測證明才可登機,確保航班增加後的防疫安全。
有任何問題,可以關注『小白日本留學』公眾號,給我留言,出國留學要用的神奇網站又更新了、馬上 GET 到手;更多留學乾貨,盡在小白日本留學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