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步驟,讓優秀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2020-12-22 唯有善學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是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家子」。每個家長也都明白,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對教育而言,培養習慣是頭等重要的事,但也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

「我家孩子看電視沒完沒了,沒有一點時間觀念」

「我家孩子痴迷玩手機和網路遊戲」

「我家孩子不愛寫作業,能拖一時是一時,能拖一秒是一秒」

「我家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這些都是習慣問題。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老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他說:「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習慣」。

01養成好習慣的好處是什麼呢?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可見,習慣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好的習慣會讓人變得更優秀,懂得命運只有把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真正的命運。平庸的人總是把別人的結為環境好、條件好、人緣好、運氣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敗歸結為外在原因。相反優秀的人心裡明白不開客觀條件,但從不過分依賴客觀條件。他們會懂得,環境創造人,人也創造環境。

那麼,我們該培養孩子哪些好習慣呢? 經調查,家長最希望孩子養成六種習慣:

一、作息習慣

能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因為睡的晚或睡覺時間不規律,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而且也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重要外在因素。

二、衛生習慣

出門回來先換衣服、洗手;飯前飯後要洗手;吃飯要乾淨利索,不要掉到衣服上飯湯飯粒:早晚洗臉刷牙等。一但養成了好的習慣,大人就會輕省很多。

三、學習習慣

能靜下心來寫作業,能抓住點滴時間讀書、看報,給自己及時「充電」。因為你讀了什麼書就會成為什麼人。

就像董卿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只要一天不讀書,就像一個月不洗澡那樣難受。每天睡前1小時,她都會雷打不動的讀書。有時候出差,在飛機上也會爭分奪秒的看書。

對於青少年來說,養成讀書習慣等於在心裡裝了一臺成長的發動機。

四、運動習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教育孩子要做到運動第一,學習第二,讓身體好成為教育的起點。培養孩子堅持運動好習慣,而且在運動的過程中,還能修身養性,沉澱自己浮躁的內心,一舉多得。

五、娛樂習慣

現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幾乎是多數家庭的必備,幾乎也成了孩子們放鬆娛樂的工具和一種方式。改變娛樂方式,養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可以預防諸如遊戲網癮、網絡安全、網絡色情等困擾著青少年教育的問題。

六、感恩習慣

培養孩子愛的能力,培養孩子感恩原心,不要讓孩子成為只懂索取不懂感恩的高智商低情商的白眼狼。

02如何養成好習慣,成為最優秀的自己呢?

其實,今天的家長已經開始重視孩子的習慣培養,同時呢,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為好孩子,也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好好學習。可是為什麼效果不明顯呢?題在於許多父母還是把習慣培養當成了說教的內容,而忽略了習慣培養的根本途徑是堅持不懈的行為訓練。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他們需要的是你具體有效的幫助,而不是嘮叨或訓斥。所以我給大家一個忠告——「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習慣,言傳不如身教」。

六大步驟分享給大家,只要堅持,一定會養成好習慣,成為優秀的孩子。

第一步:激發動機,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

激發動機就是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讓孩子對於希望養成的習慣產生興趣甚至志向,鼓勵他克服自卑心理,培養自信心,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確信:我需要!我喜歡!我能行!

讓這種習慣成為習以為常的行為,成為一種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

第二步:明確規範,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

明確規範就是引導孩子了解某個良好習慣的重要意義和具體標準。

一個男孩子上課時很調皮,把任課老師惹生氣了,下課了全班同學都埋怨他,這個小男孩很懊惱,就去找他的班主任認錯。

班主任孫老師經驗豐富,她聽了小男孩的話,對他說:「犯了錯就認錯還是好孩子嘛。那你決定怎麼認錯呢?」小男孩說:「我去給老師賠禮道歉,再給老師鞠個躬。」孫老師說:「鞠躬很好,會讓對方知道你很有誠意。可是你會鞠躬嗎?試一下我看看。」小男孩直挺挺地點了一下頭。孫老師搖搖頭說:「這不是鞠躬,這只是點頭嘛,點頭道歉缺乏誠意。」那個男孩愣住了,因為長這麼大,他從來不知道鞠躬與點頭有什麼區別。這時,孫老師站起來,給小男孩演示怎麼鞠躬:挺胸抬頭,雙手自然下垂,然後上身向下彎曲與地面平行,再平身,這才是鞠躬。然後,孫老師讓男孩子練習了幾次,才讓他去給任課老師認錯。

可以說,只有細緻入微的指導,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好習慣。如果沒有細節的指導,可能就沒有兒童教育。

第三步:榜樣激勵,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和嚮往

榜樣激勵就是運用榜樣和偶像的模範行為激勵孩子養成好習慣。學者菲爾丁說過:「典範比教育更快,更能強烈地銘刻在孩子心裡。」

因為有志向的孩子會在榜樣中尋找自己將來的影子,並能從他們身上汲取到自己所需要的精神或是能量。

所以父母和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做表率,孩子是最善於模仿的,相比一遍又一遍的說教,不如自己做個示範。其次,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榜樣和偶像,也可以用名人作榜樣激勵引導孩子,使孩子的心靈受到感動,思想獲得升華,從而以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可以用名人的事例來激勵自己。

樂樂有點先天性口氣,但媽媽卻給了她悉心的教育。樂樂從小特別喜歡寫文章,慢慢長大後,由於生理上的殘疾,對自己失去的信心。媽媽就給她講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導致雙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聽覺。海倫7歲時,她父母為她請了一位老師,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先拿一個洋娃娃給她玩,然後在她的手心寫上「洋娃娃」這個詞,這樣海倫就知道什麼叫洋娃娃了。後來,海倫就用這個辦法學習,一個一個地記單詞,日積月累,不怕困難,終於以驚人的毅力成為了舉世聞名的作家。

媽媽告訴樂樂,海倫作為一個又聾又瞎的孩子,因為不放棄最終取得了成功,相信樂樂也會成功的。

第四步:持久堅持,鼓勵和引導孩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直至養成良好習慣。

習慣培養專家周士淵先生的發現,培養孩子好習慣,關鍵在頭3天,決定在1個月。所以,培養習慣剛開始的一個月是關鍵時期,一定要堅持,要一步一步的訓練。

比如,孩子洗手習慣培養:起初你要告訴孩子,不洗手就不能吃東西,只要是吃東西就必須洗手。吃飯的時候洗手了嗎?看看,你老問孩子,還老看孩子,孩子慢慢就習慣了。開始一看媽媽,就知道「哦,我要洗手」,到以後他就不用提醒了,就如現在我們大人早上起來洗臉刷牙,還要提醒嗎?這是習慣!養成了習慣就成了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

第五步:及時評估獎懲,讓孩子在成功地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

同事兒子上五年級,寫作業非常磨蹭,寫一個小時的作業站能起來7回,一回打開冰箱看看有什麼好吃的,一回打開電視看看動畫片開始了沒有,不到十分鐘站一迴轉兩圈。

這位媽媽沒有怒斥,而是對兒子說,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但是我剛才給你數了數,一個小時站了7回,是不是太多了。我看你寫一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3回就差不多了吧。兒子一楞,想不到媽媽挺寬容的。媽媽繼續說,你如果一個小時內站起來不超過3回,當天晚上的動畫片隨便看。兒子聽了高興的不得了。媽媽又說,先別開心,有獎必有罰,如果你一小時寫作業站起來超過了3回,當天晚上的電視就不能看,包括動畫片。

母子協議達成了。

結果是5天下來,兒子3天做到了,一小時寫作業站起來不超過3回,興高採烈地看了動畫片。但是有兩天忘了,一到了6點鐘,就急,因為不能看動畫片,可怎麼央求媽媽也不能看。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孩子就這樣慢慢地變化了,一想到一個小時只能站起來3回,就會慢慢的控制,並用爭取晚上看動畫片來激勵自己。

就這樣,經過三個月的訓練,這個孩子終於養成了專心寫作業的好習慣。

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環境,讓家庭生活和學校環境成為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支持力量。

不自律自省的父母,會邊譁啦譁啦打麻將,邊說:「兒子,好好學習啊,考北大、考清華。」他能考上嗎?

或者,父母在家裡看電視劇,一集接一集地看,看得淚水漣漣,卻對孩子說:「別看電視,你要好好學習,寫作業去。」

你說這孩子能專心學習嗎?你知道孩子這個時候都怎麼辦嗎?你看電視他不敢過來,但是他想看,他就把門開個縫兒,耳朵豎得尖尖的,用耳朵聽電視,這多累呀!

所以說人是環境的產物,怎麼辦呢?聰明的父母會在家營造讀書氛圍,比如擺滿各種書的書架,隨處可見的課外讀物等。此外,父母也可以經常帶孩子去家附近的圖書館或者書店,讓孩子在書的海洋中自由選擇。

結語:

21世紀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世紀,習慣培養的過程也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有些習慣家長應該向孩子學習,比如像過馬路、像環保。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而且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老師跟孩子的關係越好越有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這樣才有親和力,親其師信其道。

習慣決定孩子命運,雖然好習慣並非一天兩天養成,但是,好的習慣可以受益終身。我們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務就是抓住和培養行為習慣這個根本,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對理想的堅定追求。

讓我們記住這樣一句話: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

相關焦點

  • 6個步驟,讓優秀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是別人眼中的「別人家的家子」。每個家長也都明白,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良好的習慣。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見,習慣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好的習慣會讓人變得更優秀,懂得命運只有把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真正的命運。
  • 《讀者》:讓孩子的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教育孩子的目的就在於性格的培養,好的習慣又培養性格,性格決定人生。而這最終都源於父母的教育。3~6歲是兒童教養養成及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決定不了孩子的天賦,但父母的教育卻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如何正確和科學地培養孩子的教養、性格及行為習慣,是困擾中國父母的一大難題。
  • 如何幫孩子培養好的習慣?這6個步驟,家長可以試試
    6個步驟,分享給大家。而培養好習慣,可以試試這6步:一、引導孩子對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只有孩子對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自己可以做到的信心,孩子才會配合家長養成這種習慣。二、讓孩子清楚養成某個好習慣的標準養成習慣需要注意細節,比如家長想要幫孩子養成好好寫字的習慣,不能只靠嘴一遍又一遍的說:「好好寫字」。而是要用細節告訴孩子,什麼樣才是「好好寫字」。
  • 請務必告訴孩子:優秀是一種習慣!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一位父親習慣在每天工作之前,到酒館裡喝上一杯酒,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晨,他依然在吻別了妻兒後,又徑直走向酒館。沒有走多遠,他感覺有人跟在他的後面,當他轉身時,發現他不滿8歲的兒子正踩著他留在雪地上腳印,並且興奮地說:「爸爸,你看,我正踩著你的腳印!」孩子的話使他為之一振,心想:「我要到酒館喝酒,兒子卻在跟隨我的腳印!」
  • 優秀老師對讀書是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
    ,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後,還要耐得住寂寞,保持一種良好的思考習慣。我是@教育人王福明,上二篇章已把21位優秀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精彩片段分享給大家了,今天接著繼續分享大師讀書的樂趣。目的是分享讀書的幸福,分享讀書的快樂,讓我們都喜歡上讀書。
  • 優秀媽媽的四個步驟,培養優秀的孩子
    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有很多女性朋友在做了母親之後都會跟我諮詢,孩子不服管教,總是不聽話,特別是在以前期間,每天睡得晚起得晚不說,白天也是抱著個手機或者電腦電視,根本不談學習,家長稍微教育兩句就開始生悶氣或者大喊大叫。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寶媽束手無策。罵兩句訓犬兩句根本不管用,即便是動手打了孩子也沒什麼大的作用。
  • 優秀是一種習慣!打卡坑害孩子,不過是家長懶惰的說辭
    文章從幾個方面解說了打卡坑害孩子的緣由:第一個論據,打卡是對孩子專注力的一種破壞;第二個論據,打卡會加重家長和孩子的焦慮;第三個論據,打卡會助長孩子的攀比心和虛榮心;第四個論據,作者認為打卡的行為其實就是浮在表面上的東西,是虛無的,正確的打卡是不打擾、不離開陪孩子一同進步。
  • 【年度精選】孫雲曉: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習慣,6個步驟讓孩子擁有好習慣
    一位著名的兒科醫生說,一句話重複三遍就是對別人的折磨。你對你的孩子重複了無數遍,怎麼受得了? 實際上,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為好孩子。他學習不好一定是碰到了困難,孩子需要的是你具體有效的幫助,而不是嘮叨或訓斥。所以我給大家一個忠告——「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習慣」。
  • 孫雲曉: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習慣,6個步驟讓孩子擁有好習慣
    你對你的孩子重複了無數遍,怎麼受得了?實際上,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為好孩子。他學習不好一定是碰到了困難,孩子需要的是你具體有效的幫助,而不是嘮叨或訓斥。所以我給大家一個忠告——「訓子千遍不如培養一個習慣」。習慣培養是一套科學的教育方法,需要按照其規律來做才會見效。
  • 記筆記只是優秀孩子的一種習慣而已!
    記筆記只是優秀孩子的一種習慣而已!想要養成習慣首先要擺正態度,克服記不記筆記無所謂的態度,在思想上真正重視記筆記。要從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高度去認識做聽課筆記的意義,把做聽課筆記作為一種自覺的行動。而不能高興就做,不高興就不做。
  • 滄州醫專畢業生馬美晨:當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因善而來,因愛而返,馬美晨的動人事跡傳為佳話,讓我們看到了一名優秀的醫護工作者閃現的人性光輝。馬美晨,滄州醫專高等專科學校2007級護理07-15班學生,現工作於滄州市人民醫院神內三區。中共黨員、主管護師、連續多年擔任滄州市人民醫院護理骨幹,2020年1月任神內三區副護士長。
  • 培養這4個習慣,讓瀋陽學習少兒編程的孩子更優秀
    亞里斯多德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優秀的人只有把優秀視為一種習慣,才會變得優秀。對於很多大連的少兒編程學習者,作為家長們該如何發現和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少兒編程是一件非常有趣又簡單的事情,但編寫一個好的程序可能是一項困難的任務。事實上,培養良好的習慣可以使人事半功倍。讓大連的孩子們堅持這幾個習慣,幫助成為更優秀的人。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這些習慣。
  • 檢驗科裡的45個好習慣,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查對的習慣檢驗工作雖然沒有護理的「三查七對」那麼嚴格,但查對的習慣同樣需要貫穿檢驗工作的始終。6.必要時,要通知臨床重新採血進行複查,與臨床經治醫師聯繫,並留下書面記錄。圖片來源於網絡整理歸位的習慣7.做完工作,一定清理臺面,以便同事能夠更快、更好、更方便的繼續工作!試劑歸位,儀器歸位!
  • 「特獎」「年度人物」雙料得主邱麗: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想要成為山,就要有被仰望的理由!」是她的座右銘「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是她的夢想「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是她的真實寫照獲得「特等獎學金」「大學生年度人物」是她辛勤付出後所得到的認可保送至華中師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是她接下來要做好的事情之一她就是邱麗來自四川師範大學2017級教育科學學院
  • 川大學霸宿舍全員保研清北:優秀是一種習慣
    本來這四個孩子,都是十分優秀的。不管是什麼樣的大學,總會有一些人,聽信了高中老師的這樣的一句話:到了大學,你就輕鬆了。很多人都會被高中老師這樣勸說。因此,不乏有的孩子,到了大學之後,打遊戲、翹課、掛科等等。當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沒有這麼過分的。在大學之中,就是混混而已。
  • 成為優秀自動化測試工程師的7個步驟
    在這裡,我將詳細解釋成為測試自動化工程師的七個最重要的步驟。因此,所有希望將職業轉向自動化測試的人都要注意所有這些。1. 不要忽視手動測試 雖然我了解公司正在轉向無代碼自動化測試工具,達到專家級別並跟上行業自動化測試工程師的競爭,但最初要關注手動測試概念非常重要。首先,我想強調使用手動和自動測試的事實。
  •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如何保持好的心態
    養成習慣習慣,或者也可以說是一項制度性的安排。每個人的心情、狀態、所思所感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波動,總不可能等到我們狀態好再去學習,狀態不好就頹廢,所以依靠心情、衝動,還有所謂的意志去努力奮鬥,往往持續性不佳、風險很大,這樣的結局多半是個悲劇。建議定好一個制度,或者說養成學習的習慣非常重要!
  • 人物誌||李明慧:優秀是一種習慣
    現在我們就來走進看看優秀是怎樣煉成的...(話說採訪完我才覺得學姐的優秀壓根就不是煉成,而是自然而然的,用實例闡述了:優秀是一種習慣。)下面就進入到你們最喜歡的快問快答環節:你學習生涯中感覺難學的一科是什麼,你是怎麼克服的?理科類學起來相對費力。解決方法就是花更多時間複習直到掌握類型題,去考場不慌就成功了。為了自己想要的未來。
  • 「學霸草稿紙」走紅,字跡堪比「課堂筆記」,優秀果然是一種習慣
    亞里斯多德認為,一個人是由他自身重複的行為塑造而成,因此對於孩子來說,優秀並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細心的人會發現,成功人士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他們擁有良好的習慣,而這些習慣往往能挖掘出他們的無限潛能。有時候我們會羨慕別人為何如此優秀,卻忽視了他們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很多人只是不斷抱怨,卻忘了提升自己。
  • 走近安捷│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李 妙 童惠州市安捷鄉村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組長畢業季,離開了校園,大學生們開始了職場生涯,開始了人生的一種"蛻變":從學校走向社會,從課堂走進職場。「安捷是我職業生涯的第一步,在這個平臺給了我很多鍛鍊和成長的機會,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工作和展現自我的平臺,很榮幸自己能夠加入到安捷大家庭,成為安捷公司的一份子,一起投入到村莊規劃工作,為公司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同時我也很珍惜這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