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說起最錯綜複雜而又特殊的人際關係,非婆媳關係莫屬了,難解又難分。
每個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著,或是曾經發生過婆媳矛盾,往小了說,這些矛盾會在某種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夫妻間的感情,往大了說,會導致一個家庭的支離破碎。
實際上,婆媳關係經營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男人的立場和態度。
如果一個男人和婆婆統一戰線,合起夥來算計媳婦,那麼,這場婚姻還有活路嗎?
傾訴人:付女士
我的婚姻可能和多數人的不一樣,因為老公是「嫁」到我家的。
由於地域和家庭條件的差距,再加上如履薄冰的那種婆媳關係,老公和我回到了我所在的城市結婚生活。
不怕大家笑話,和父母的住處只隔了一條街,天天蹭吃蹭喝,家裡的一切開銷都是父母承擔的,我和老公自給自足,生活輕鬆愜意。
公婆早些年投資了一個門面,每年收個十來萬的租子不成問題,再加上老兩口的退休金,不說豐衣足食,也算衣食無憂了。
可婆婆偏偏就是那種為人小氣又要爭臉面的人,強勢不說,還無下限地護兒子。
按說我們不在同一個城市,不會有太多的瓜葛,可僅有的幾次交集,讓我們婆媳關係的溫度跌到了零點,只剩下了表面上的敷衍。
婆婆很懂得享受生活,善待自己,不誇張地說,衣櫃裡的衣服,盒子裡的珠寶首飾比我要多得多,一年下來至少要旅行兩次。
我不指望能受婆家多大恩惠,也不是對老人羨慕嫉妒恨,可孫子總歸是親生的吧。
然而,除了一毛不拔,我實在想不到更合適的措辭來形容了,春節的時候包上個五百元的紅包,還抱怨著手頭緊。
更糟心的是,當著我父母的面和我提意見,表示逢年過節送的禮太少,讓人家笑話。
每次陪老公回家的禮品加上給二老的紅包,至少一萬打底,我就不明白,什麼樣的付出才不能被笑話?
我和老公常年「啃」我父母的,我父母都沒計較,她竟然還上綱上線,為了老公,這類的事兒我都忍下了。
直到發現了一個讓我無法接受的秘密,平時家庭的收入都是我管理的,老公出門從來不帶現錢,都是現用現支。
去年中秋節臨回婆家的時候,老公偷偷往衣服口袋裡塞東西被我撞破了,五千塊錢,他支支吾吾地說是放在身上備用。
解釋不通,我也不信,直覺來看,這是瞞著我存私房錢補貼公婆。
果不其然,有一次我在家裡整理換季的衣服時,竟然在老公的夾克裡翻到了一沓錢,間接證實了我的猜測,那一刻真是讓我又驚又氣。
為了實錘,我不能打草驚蛇,佯裝不知道,過了一個月,錢還在,我還安慰自己,可能只是老公的備用金。
又隔了一個星期,老公突然告訴我,婆婆周末要來看孩子,恰巧周末那天我們有了其他安排,老公卻說已經買了車票,我心裡隱隱有了預感,走之前確認了衣服裡的「東西」。
晚上和老公回來的時候,「東西」不翼而飛了,我的心一下子複雜了起來,感覺整個人都在顫抖,很明顯,這是老公和婆婆之間的戲法。
甚至有想過,這可能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雖然沒和老公當面鑼對面鼓地掰扯,但也無法平靜下來,進退兩難,我該怎麼辦?
孔雀心語:
如何妥當處理婆媳關係,已經成為了每個家庭關注的焦點。
所謂「一碗湯的距離」,可以說是婆媳關係的準確定位,不遠不近,婆婆熬好的湯,端到家裡,溫度剛剛好。
正常的婆媳關係,都少了一個分飾兒子兼丈夫角色的男人,有了他的巧妙參與,才不至於讓關係失衡,如果無故缺席,也許會演變為家庭鬧劇,越發不可收拾。
婆媳關係是基於男人而形成的,如果男人沒有發揮應有角色的作用,婆媳之間的交流渠道會勢必阻塞。
試問,一個交通擁擠的城市,如何沒有高架橋的有力支持,車來車往的繁華街道會變得如何?
無論對於大家,還是小家,好的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的重頭戲,小到婆媳矛盾,大到牽手白頭,乃至對孩子的影響。
所以,夫妻關係要凌駕於其他關係之上,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