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玥)過去在大學校園裡,是不是需要經常要早起開電腦搶佔IP位址?無線網絡是不是經常因為地址不夠而無法接入?許多海量且有用的科研資料是不是搜索不到?為了解決以上種種問題,四川師範大學網絡與信息化管理處經過多次調研學習並不斷實驗,成功完成IPv4到IPv6的網絡迭代,大幅擴大了網絡IP位址資源,並且在教學教研方面,使用校園網絡即可訪問更多的學術資源。
擴大IP位址容量學校積極開展IPv6的接入工作
網際網路是一個虛擬的世界,當每個設備連接到Internet時,均需要分配一個IP位址,就相當於生活中的「門牌號」,每個設備都會攜帶著自己的「門牌號」在網絡裡穿梭。我們過去使用的網絡IPv4總數有43億個左右,減去內網專用地址段就只剩下37億左右,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背景下,2018年全球聯網設備數已達384億,37億地址顯然已無法滿足如此巨量的通訊需求,IPv4的容量已經枯竭。
在此背景下,2017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推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隨後,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教育部辦公廳公布關於貫徹落實《計劃》的通知,提出到2019年末,部署各單位、各高校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完成門戶網站IPv6改造,到2020年底,教育系統的各類網絡、門戶網站和重要應用系統完成升級改造,支持IPv6訪問。
IPv6的地址是128位,大概是43億的4次方,地址豐富到取之不盡,曾有網絡專家開玩笑說:「普及IPv6之後,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可以分配到自己的IP位址,連路燈都可以有獨立的IP。」並且IPv6的通信技術更安全,標配加密選項,用戶和伺服器之間的通信很難被破解。
為了解決校園內IP位址資源緊張的問題並且積極響應《推進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四川師範大學決定積極開展IPv6的接入工作。
多次調研實踐12月初上線第一個IPv6訪問網站
「IPv6屬於一種完全不同於目前主流(IPv4)的技術,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與現網的互聯互通問題,現網設備兼容問題,用戶與網絡的安全等問題,作為一項全新的未知技術,IPv6的一切工作都要從零開始。」四川師範大學網絡與信息化管理處處長易禾說。
「十月我校派遣兩名管理人員參加西南片區教育城域網年會,與同仁們討論了IPv6的發展趨勢、相關政策、技術選型、困難點等。」會後學校確認了接入IPv6的計劃,網絡與信息化管理處便快速梳理了接入IPv6將遇到的難點:一是部分設備、系統尚不支持IPv6,在業務流上用戶端的溯源存在困難;二是學校業務系統繁多,在系統層面進行改造涉及多個業務部門,改造難度極大。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四川師大網絡與信息化管理處採用逐步測試、緩慢推進的方案,在用戶流動性較小的辦公網固網(有線網)區域進行用戶網的接入試點工作,使用無狀態協議針對用戶端分配固定地址,以解決溯源問題。
易禾說:「針對用戶端的問題,我們一方面諮詢設備廠商,尋求在不更換設備的情況下進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繼續進行調研學習,確定系統升級投資概算。」同時,網絡與信息化管理處也在進行業務系統的IPv6改造及升級方案,「11月,我校派遣相關管理人員參加高等院校下一代網際網路規模化部署解決方案研討會,會上學習了在維持業務系統現網運行的基礎上,讓系統支持IPv6用戶的訪問方案。」
經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11月初IPv6在四川師大辦公區固定網及域名解析系統測試成功,12月初正式上線了學校第一個支持IPv6用戶訪問的網站,如今,學校辦公網固網區域(有線網絡)擁有超過15000IPv6用戶,上線了三個支持ipv6的業務系統,學校門戶網站開通了IPV6用戶訪問。
「我校IPv6升級成功後,分配的地址空間高達80位,已遠遠超出原IPV4全球地址空間。」據網絡與信息化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之後,網絡與信息化管理處還將繼續進行無線網區域的升級改造、數據中心剩餘業務系統的升級改造以及認證系統的升級和改造等工作。
開展網絡專項改造建設提供更快捷穩定的網絡服務
「過去學校的網絡就不錯,速度可以、卡頓也比較少,升級IPv6以後最顯著的體會就是學術資源的搜索更廣泛了,過去查不了的資料現在可以用國際學術資源查到,這是我覺得接入IPv6網絡最棒的地方。」四川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教師高悅翔說。
除了成功接入IPv6網絡,擴容了學校IP位址外,2017年以來,四川師大還開展了校園網絡帶寬提速、多運營商近校園等專項改造事宜,在辦公教學區,由2017年1月的兩家寬帶運營商(教育科研網和中國電信)總共1.45G,擴展到現有四家運營商(中國移動3G、中國電信1G、中國聯通3G、和教育科研網1G)總共8G,增長了4.5倍。並且辦公教學區單用戶帶寬從4M升級到20M。
同時邀請多家運營商進駐校園,由以往的單家寬帶運營商——中國電信,提升為當前的三家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學生上網選擇更趨多樣化,總帶寬和單用戶帶寬均得到顯著提升,並且無線網絡全面開通、校園全面覆蓋SICNU-1X。
經過此次專項改造建設,學校網絡基礎設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網絡速度、網絡帶寬和網絡穩定性都有了質的飛躍,為廣大師生提供快捷穩定的網絡基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