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有不少童鞋在關注義大利美術學院含金量的問題,隨著這幾天義大利留學的熱度不斷增長,不少童鞋周圍或多或少已經有朋友去義大利留學了,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同學已經過了按時畢業的年限卻還在學習,有的同學則讀到一半下海做起了代購,還有的同學在義大利的美院讀了2年書通過 Erasmus計劃跳到了法國,西班牙等其他歐盟國家繼續深造學習,甚至還有同學已經在那邊和當地的朋友合夥註冊了公司,做起了貿易。
當然以上的這些情況絕非個例,不管同學們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至少老師本人作為在義大利留學多年的「老海龜」,周圍這樣的案例還是有的,而且就發生在自己身邊。那麼不禁會讓即將去義大利美術學院讀書的同學和家長以及有意向去義大利美術學院的童鞋打上一個問號:義大利的美院含金量真的那麼高嗎?
我會不會讀到一半讀不下去回國了,或者和他們一樣在那邊逐漸偏離留學軌跡,下海做起生意從而有悖於當時的初衷呢?其實我個人認為歸根到底完全取決於每個人的情況,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和國內的美術學院比較起來,義大利美院的含金量絕對是要高的!
接下來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吧:
①首先我們知道國內大學是4年,但是在大一這一年由於同學們剛剛進校,要軍訓,要熟悉學校的環境等等有這麼一個過渡的時間,另外在課程設置上面也相對比較雜,因此不會涉及過多的專業課內容。到了大四這一年,同學們需要去實習,去準備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甚至準備秋招,大部分時間都不一定在學校,所以真正學習專業課的時間就只有兩年。
反觀義大利的美院大學雖然只有3年,但卻是扎紮實實的三年,每門課程都有對應的學分,想拿到相應的學分必須通過考試,由於義大利的公立美術學院都是受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理論與實踐部分都會按比例進行合理的分配,所以無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性課程都要通過喲~
②考試方面國內的很多同學基本都是在考前一段時間集中趕出來的,平時上課也是經常性的遲到早退,更有學校爆料出考前給老師塞上一個紅包,請客吃上一頓飯就萬事大吉了。
義大利美術學院的考試可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的喲,每門課程的考試不僅要看課程的考勤,對作品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通常每次上課教授都會下來考察同學們完成作品的進度情況,有的課程甚至是需要同學們上臺去評講,去進行小組討論來完成,而且在考前通常都會有個類似於考前檢查的 Revisione, 也是相當重要的,通過了才有資格去參加考試。
③在教學環境上,國內的大學校園基本涵蓋了同學們的一切活動軌跡:上課,學習,吃飯,社交,甚至包括談戀愛在內基本都是在校園內完成的。
而在義大利的美術學院,同學們獲取專業知識的渠道可不僅僅局限於校內,包括美術館,博物館,公園等等都是學習的地方。
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政府在藝術領域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公立美術學院不收學費也就罷了,同學們憑藉學生證去美術館和博物館參觀都是不要錢的,這麼優越的學習環境,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呢?
震撼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外部:
佛羅倫斯聖母百花大教堂內部:
學生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良好的環境氛圍和資源,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用點心,看看我們這位學姐在留學的旅程中,那是一點沒消停,可以說是非常精彩。
我當時和大多數人一樣,走計劃生去義大利先學半年的語言。我去的是義大利南部的鞋跟兒-萊切,有比較了解義大利的同學,可能知道這個地方,它是號稱南部的佛羅倫斯,也有一些巴洛克的建築,都挺漂亮的。
剛到義大利對我們來說一切都很新鮮,就會想要去探索一下,了解義大利的風土人情。學語言的這段時間相對來說是非常輕鬆,快樂的。
去義大利都會吃的美食,像披薩、義大利麵或者牛排之類的。而且它在南部靠海,義大利的海很漂亮,你們到那邊去學習趁著假期可以去玩,建議多出去跟外國人交流提高語言水平。
在國外比較流行這種裝置藝術的,你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是拼合而成的,它能表達作者當時的一些靈感和內容。
假期除了出去玩兒,我還會打工,因為義大利假期很長,有3-4個月的時間。留學生在義大利打工也是合法的,選擇去做一份兼職工作不僅有收入還可以提高語言水平。
我當時做了一個酒莊的工作,還接了一些禮儀類的工作,世博會的志願者我也去參與了。
接地陪的工作報酬也是挺高的,大概在100到200歐之間,語言好的話可以做展會翻譯。
去義大利留學不只是學東西,你也得在那邊生活。你會在義大利建立自己的交際圈,你的朋友不一定都是中國朋友,也會有外國朋友,可以一起出去玩,逛街,或者交流一些你們對於藝術的理解。
在國內你可能不會有這麼豐富的人生經歷,也許有些父母都會幫你安排好,不會有獨立思考的機會了解真正的自己,所以出國留學是很好的機會鍛鍊自己。
義大利公立美術學院的含金量固然是高的,給了我們足夠的機會和資源去學習,好好把握,不要辜負了大好年華才是對於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