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式」紅色旅遊:少數民族文化與長徵精神交相輝映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圖為少數民族婦女在農民博物館演示石磨使用方法 陳靜 攝

  中新網大理11月2日電 (陳靜)「進村路上插著的一面面紅旗隨風飛舞,穿著紅軍服的村民在村口敬禮迎接,真的很震撼。」1日,青海新聞網記者崔永燾跟隨「聚焦大理建州60周年」——全國網絡媒體大理行的隊伍來到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新莊村紅軍長徵博物館,「紅色旅遊景點我去過不少,但這裡讓我印象深刻。」崔永燾說道。

  賓川縣喬甸鎮海稍村委會新莊村緊鄰海稍水庫東岸,山清水秀,歷史悠久。一直以來,新莊村發展主要依靠糧煙種植、經濟林果、經營海稍魚店等,近年來,新莊村依託一段紅色歷史,逐漸發展起紅色旅遊產業。

  喬甸鎮鎮長自汝濤介紹,1936年4月21日,紅六軍團在長徵途中進入新莊村,並於此修整一晚,部署戰略計劃,與當地民眾結下魚水情誼。隨後,新莊村四名青年楊世昌、楊世何、楊炳、楊震毅然參加了紅軍。

  2016年,在外創業的新莊村村民蒲國宏回到家鄉,在紅軍住過的一間民房裡,復原了當年紅軍戰士宿舍、宣傳標語場景,又將作戰地圖、鋪蓋行李等紅軍物品展出,建成了大理州首個自然村「紅軍長徵紀念館」。

  自汝濤稱,2015年8月,新莊村採取「黨支部+企業+村民」合作模式成立了賓川縣紅色海稍農業觀光旅遊開發公司,全村家家有股份。蒲國宏作為公司董事長,以自家的白族民居為載體,把他多年收藏的上千種古舊什物陳列其中,重現當地民眾的生活情景,改造成「農民博物館」。

  「我是大理人,所以對本地文化很敏感。」大理州電視臺記者杜又濤稱,在傳統「三坊一照壁」的白族民居裡建博物館,相當於把鄉村旅遊和少數民族文化融合起來,非常新穎、別有韻味。

  據介紹,自2016年4月21日紅軍長徵紀念館開館以來,已接待了45000多人。今年國慶長假,新莊村紅色旅遊景點接待遊客人數達2萬餘,為整村帶來收入約20餘萬元。

  「我覺得新莊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和其他地方是不同的,也許是受到長徵精神的感染,你能感受到他們的信仰。」新華網記者黃曉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莊村把鄉村旅遊和紅色旅遊結合起來,豐富了旅行的內涵。

  據悉,新莊村請專業機構為其量身定製了《旅遊總體規劃》,下一步,新莊村計劃用三年時間打造「紅色教育基地、花果山、葡萄走廊、海花草原、少數民族村」五個景區。

  喬甸鎮鎮長自汝濤表示,當地正在積極爭取項目、整合資金,將新莊村打造成現代農業、紅色文化與鄉村旅遊一體化發展的產業融合示範村,助推村民脫貧致富。(完)

相關焦點

  • 新莊發展「紅色旅遊」帶動貧困村民走上致富路
    隨著「瓜果飄香靈山端·百家媒體看賓川」大型媒體採風活動的深入,在新莊村走長徵路、看紅軍博物館、聽紅軍故事、嘗紅色水果、品海稍魚成為採訪團的最後日程安排。我們不能忘記他們,要把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在村裡的紅軍博物館,記錄下了這段歷史:1936年4月20日,紅六軍團攻下賓川縣城後,從祥雲米甸楚場進入新莊,在新莊休整了一夜,村裡楊世昌、楊炳等四人受感召加入了紅軍,一同加入紅軍的全縣青年將近300人。
  • 品海稍魚感受長徵文化 「農旅文」助力新莊村脫貧致富
    喬甸鎮鎮長介紹新莊村時說道:通過堅持「旅遊搭臺、文化唱戲、農業增收「思路,充分發揮當地集紅色文化、農耕文化、民族民俗分化及海稍魚文化為一體的優勢,打造現代化農業與紅色旅遊示範村,以「農旅文」結合的發展方式,讓村民脫貧致富。  如何將農旅文相互結合起來?鎮長表示,要思考新莊村的特色產業是什麼,擁有哪些資源以及財富。
  • 長徵沿線紅色旅遊城市聯盟第二屆年會在江西於都舉行
    10月17日,是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的日子。近日,長徵沿線紅色旅遊城市聯盟第二屆年會暨中國(贛州)首屆紡織服裝博覽會在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江西省于都縣舉行。活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為主題,由中共贛州市委、贛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中共于都縣委、于都縣人民政府承辦。
  • 「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在我市開展
    15日至18日,參加「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的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團前往我市石棉、天全、蘆山、雨城等地,重走長徵路,了解當地紅色旅遊發展。  此次「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活動,在雅安境內以「重走長徵路,共築新雅安」為主題,通過回顧紅軍長徵的光輝歷程,宣傳偉大的長徵精神,展示旅遊業發展的新氣象,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紅色旅遊的熱情,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長徵精神內涵心得體會 遵義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體系有感
    長徵精神內涵心得體會 遵義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體系有感  遵義會議會址、四渡赤水紀念館、婁山關戰鬥遺址……走進貴州遵義,一個個熟悉的紅色文化場館,時刻提醒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這是一座革命之城、轉折之城。  每逢節假日,這些場館裡隨處可見一群戴紅領巾的講解員,他們用稚嫩的童音,聲情並茂地向遊客們講述紅軍長徵的故事。
  • 銘記長徵史詩 傳承長徵精神
    銘記長徵史詩 傳承長徵精神 ——雅安紅色文化旅遊點位推薦 時間:2018-06-07
  • 紅色之美丨紅軍長徵勝利景園——重溫長徵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紅軍長徵勝利景園重溫長徵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紅軍長徵勝利景園位於會寧縣城東南的桃花山上,是一處集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瞻仰憑弔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紅色旅遊勝地,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和紅色旅遊文化價值。
  • 紅色文化品牌亮
    永放光芒的遵義會議精神和豐富的紅色資源,賦予了遵義最濃烈的紅色文化底色。紅色文化不僅植根於黔北大地,還在遵義市與時俱進的傳承方式中生發新枝,讓長徵精神更加浸潤人心。
  • 昆明附近最著名的紅軍長徵紀念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丹桂村是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30個紅色旅遊景區之一,承載著豐富的革命歷史和文化內涵,是我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因丹桂村回漢雜居,先後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全國文明村鎮」。丹桂村在柯渡壩子的邊緣,依山面壩。進村就是寬敞整潔的硬化路,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環境美化、公共設施均配套完成。
  • 《紅軍長徵在湖南》《湖南紅色地圖》正式出版發行
    為了進一步推廣湖南的紅色資源,保護紅色基因,傳承紅色精神,學習革命傳統,陶冶愛國情操,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牽頭指導、湖南出版集團策劃和監製、湖南地圖出版社編制出版的《紅軍長徵在湖南》《湖南紅色地圖》於近日正式出版發行。
  • 最是奪目遵義「紅」|遵義市高質量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搶抓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加強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和紅色文化成果研究,深度挖掘長徵故事,促進紅色文化傳承,凸顯遵義特色,弘揚長徵精神、遵義會議精神,遵義的紅色底蘊將有更具象的再現。      紅色文化品牌亮  永放光芒的遵義會議精神和豐富的紅色資源,賦予了遵義最濃烈的紅色文化底色。紅色文化不僅植根於黔北大地,還在遵義市與時俱進的傳承方式中生發新枝,讓長徵精神更加浸潤人心。
  • 媒體行到海稍新莊村 隨處可見紅色元素
    紅色歷史鮮活得像從時間裡跳了出來,在紅色精神的引領下,村民們說要走一條紅色致富路。  雲南是紅軍長徵經過的重要省區之一,紅一方面軍和紅二、六軍團長徵都經過雲南。紅軍主力之一紅六軍團從新莊村經過,與該村人民結下了魚水深情,村裡有四人參加了紅軍。  紅軍博物館和新莊的一段歷史有關。新莊是1936年4月21日紅六軍團進入賓川的第一村。
  • 重走紅軍路 勇攀蒙頂山 雅安力推體驗式黨課 傳承紅色文化
    四川新聞網雅安6月25日訊 雅安是革命老區,也是紅色熱土。1935年5月至11月,紅軍一、四方面主力軍先後在這裡進行革命活動達半年之久。強渡大渡河、翻越第一座大雪山、百丈關大戰、建立中共四川省委等長徵故事均在這裡發生。
  • 上海這家企業來了,共同開發土城紅色文化旅遊資源
    近日,習水土城紅色文化旅遊創新區與上海航空國際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就紅色文化培訓、紅色文化旅遊等進行深度合作。土城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紅軍長徵四渡赤水重要戰場,是國家長徵文化公園貴州段建設的核心區域,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擁有青槓坡戰鬥遺址等1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渡赤水紀念館等17個紅色博物館。為更好傳承和弘揚長徵精神,土城先後成立了四渡赤水培訓學院、貴州革命文化研究中心、新長徵教育中心、土城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紅色培訓機構。
  • 「紅色旅遊」關鍵詞搜索熱度上漲200%
    超燃——  當旅遊添上紅色  「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作為傳承紅色文化的有效路徑,紅色旅遊具有特殊教育意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旅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紅色旅遊市場供需日益活躍。  紅色旅遊成為假日經濟新寵。
  • 千年古鎮土城:紅色文化綠色旅遊交相輝映【組圖】
    土城鎮位於赤水河流域中下遊,是赤水河中下遊最大的鄉鎮之一,它是重慶、貴州、四川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最集中連片的旅遊「金三角」地區的中心,仁習赤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而過,赤水河四季通航,水陸交通便利,通訊暢通,區位優勢明顯。
  • 吳世儒:打造紅色基因庫 傳承大別山精神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擔當起弘揚踐行大別山精神的政治責任,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信陽市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初步成效。信陽在開展紅色基因庫建設方面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在傳承大別山精神方面有何進展?近日,新華網專訪了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特聘專家、鄂豫皖革命紀念館負責人吳世儒。
  • 金秋「微」走長徵路—在昌平青山秀水間來一場紅色印記旅行
    此次活動融合「長城歷史文化」和「昌平西山紅色抗戰主題文化」,整合流村鎮獨有的紅色旅遊資源,以市級古村落長峪城村、悠久歷史的革命老區狼兒峪村為依託,在紀念「九一八事變」89周年之際,推出「微」走長徵路 —— 紅色愛國主義之旅主題線路。
  • 讓紅色旅遊「紅」遍革命老區
    文化是旅遊最好的資源,旅遊是文化最大的市場,二者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強大的融合力。而以重溫革命歷史為目的,以休閒旅遊為手段的紅色文化旅遊,作為一種新型主題性旅遊形式,近年來在神州大地蓬勃興起。紅色文化+新興產業,促進文旅融合發展,既為旅遊發展注入靈魂,讓休閒旅遊更富魅力,也為紅色文化傳播提供載體,讓紅色文化更富活力。
  • 山西新絳:長徵夏令營長徵精神在傳承
    ‎2020‎年‎8‎月‎2‎日,山西新絳:長徵夏令營長徵精神在傳承。當日,暑假和八一建軍節期間,在革命老區山西晉南運城市新絳縣峪口伏擊戰舊址附近澤掌鎮吳嶺莊村,由青年農民楊富榮創辦的富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紅色革命藏品展館舉辦的「長徵夏令營不忘初心追尋強國強軍夢」紀念八一建軍節紅色暑假活動, 吸引了眾多中小學生和家長前往參觀學習,在弘揚長徵精神,鑄就民族輝煌,不忘初心追尋強國強軍中國夢中傳承紅色基因,度過意義深遠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