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遞 " 同心抗疫 " 的家國情懷,9 月 22 日,由廣州市紀委監委指導,廣州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辦、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新聞資訊廣播(FM96.2)承辦的 " 幸福小康我的家 · 弘揚廣州好家風 " 主題活動在白雲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成功舉辦。
活動主辦方從全市上百對鑽石婚、金婚和銀婚的夫妻裡挑出 9 對有故事的夫妻代表,與親友共同分享家風故事,場面溫馨。主辦方今年還特別邀請了參與抗疫醫護人員的家庭到現場,分享他們的家風故事。
夫妻代表楊贛湘、司徒惠蘭結婚已 41 年,他們的兒子楊智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主任醫師、該院馳援武漢 " 最強天團 " 的成員之一。巧合的是,他們的兒媳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因此楊智此番逆行武漢,不僅僅是為了 " 大家 ",也是為了自己的 " 小家 ",因此夫婦都表示全力支持。夫婦從小就教育楊智,做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要誠實踏實。楊贛湘說:" 教是我們的責任,做得好不好靠他自己。" 如今,楊智醫生又踏上了援藏的徵程,活動當天他通過視頻的方式表達了對長輩的祝福,也分享了他對好家風的看法。誠立身,務實幹,赤子心,愛國情。楊智在視頻中表示,他深知家風家教就藏在父母的言行裡,所以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女兒的榜樣。
除了金婚銀婚的夫婦,在活動現場還有一對婚齡 66 年的鑽石婚夫婦,分別是 96 歲的謝錦源和 90 歲的梁瑞珍。他們是廣東人,同時也是楊智醫生太太謝璐的爺爺奶奶,年輕時因為工作關係被調到武漢,之後一直在武漢生活,退休才回到了廣州。他們相濡以沫 66 年,遇到矛盾抱怨幾句,有錯便默默改正,為家人作出家風的榜樣。
對於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護士曹皇亮一家人來說,好家風就是踏踏實實讀好書、認認真真幹實事,保持學習,積極進取。曹皇亮的父母曹中華和劉金蘭夫婦結婚 34 年,從小教育曹皇亮一定要好好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將來為社會做貢獻。舍小家、為大家,在抗疫形勢最嚴峻的階段,曹皇亮一家五口當中,有三人都堅守在抗疫第一線。連續八十多天,一家人只能通過微信視頻見面,但他們都認為,控制疫情最重要,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就值得。
活動當日,主辦方為金婚銀婚夫婦頒髮結婚周年紀念證書,證書融合了非遺廣彩元素,極具廣州特色和紀念意義。一對剛剛登記結婚的新人在白雲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為最老的鑽石婚夫婦獻上鮮花,向鑽石婚夫婦相濡以沫的愛情和親情致敬。
採寫:新快報記者 許力夫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