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流落廣東9年和母重逢 相認已有些生疏(圖)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相認後的母子倆玩起了手機自拍。

母親指認照片,準確無誤。

  「最近老夢見他,沒想到兒子真的找到了。」12月24日,來自四川巴中的42歲女士張海蓉和分別9年的兒子認親。

  9年前,她的8歲兒子離家出走,張海蓉曾輾轉廣東、湖南多地尋子。沒想到,兒子就在幾十公裡外的廣東省少年兒童救助保護中心生活了9年,並已成長為一個英俊少年。

  12月23日,一個從廣州打到華西都市報的熱線成為轉折點。24日中午,當劉俊傑見到前來認親的張海蓉後,他沒有經過太多的辨認和猶豫就喊了一聲媽媽,眼圈通紅的張海蓉張開雙臂,母子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華西都市報記者在救助中心陪伴她們母子度過了相認後的第一個下午,除了母親主動提出兩人自拍外,臨別那一刻,一直少言寡語的俊傑悄悄給媽媽遞上了一個暈車藥。

  認親

  見兒子前 母親專門洗了把臉

  24日上午11時35分,張海蓉和親戚柏長江打電話說已在趕來樟木頭鎮的路上,估計很快就能到達。等候的過程中,劉俊傑看到不少記者在拍照和攝像,他顯得有些羞怯,提起衣袖擋了下臉就跑開了。

  12點,張海蓉終於到了救助中心,但臉色不是很好,柏長江解釋說,「昨晚她激動得幾乎沒有睡覺,一早也沒有吃東西。」

  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張海蓉一下車就上了趟廁所。等了好幾分鐘才出來,臉上帶著水珠,她專門上洗手間洗臉去了,看上去精神了不少。

  23日下午看過照片確認就是走丟的兒子後,張海蓉已把好消息告訴了在江蘇的丈夫、女兒,以及四川老家的父母、公公。丈夫劉彬特地叮囑她說,快去見兒子,把他帶過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

  分別9年 相認這刻有些疏離

  為了穩妥起見,救助中心先來了一次類似於警方辦案的「照片辨認」。「這是劉俊傑剛來救助站不久和同伴們一起拍的集體照,你能不能過來認認,裡面哪一個是他?」張海蓉湊近身來,掃了照片中的幾排小孩,食指落在了第一排左起第5位男孩的頭上,「就是他,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但我兒子的相貌我是不會忘記的。」張海蓉掉下淚來,聲音哽咽。張海蓉所指,毫釐不差,正是劉俊傑。

  12點半,救助中心兒童住宿活動區的大門開啟,張海蓉跨了進來,「我的心現在砰砰砰跳得好厲害」,她邊說邊摸著胸口。

  劉俊傑在社工及夥伴們的簇擁下也走了過來,現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對母子身上。「俊傑,快過來,叫『媽媽』」、「阿姨,你看,這就是俊傑」,社工們張羅著,試圖緩解空氣中的那份緊張和尷尬。

  「媽媽」,儘管劉俊傑的聲音並不算太大,但張海蓉還是略微怔了一下,隨即顫巍著伸出雙臂。個頭已超出母親不少的劉俊傑一下撲了過來,母子倆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9年的分別讓相認的這一刻有些疏離。救助中心社工說,以前來認孩子的多是抱頭痛哭,但張海蓉和兒子並沒有這樣。張海蓉面帶微笑,眼圈紅腫,「可能之前流了太多眼淚吧,都流幹了。」她說。

  母親的那九年

  「兒子弄丟了,不想回老家過年了」

  母子相認後的下午,張海蓉看了看兒子住的宿舍,幫兒子疊了疊被子,對救助中心老師和社工不停說著感謝。

  天氣很晴朗,俊傑更多時候並不在母親身邊,而是和熟悉的玩伴和社工姐姐說說笑笑。張海蓉默認了這種生疏感,向記者訴說著這9年自己和家人因為俊傑的走丟帶來的苦楚和變故。

  2005年,被父親一頓毒打後,俊傑就再也沒回家。「孩子的想法很直接,離家出走想看看父母會不會找我,驗證自己這種幼稚的想法。」

  而張海蓉夫婦因為之前小俊傑多次、出走多次進派出所領人,兩人沒少遭到民警的批評。這次走丟後,他們出於這種顧慮,一直沒有報警。親子兩方的舉動,讓小俊傑的回家之路一走就是整整9年。

  9年來,張海蓉夫婦倆一直在苦尋兒子下落,在這之前已經見過十幾個小孩,留下了十幾次的極度失望,足跡最遠曾至湖南長沙。

  因為兒子丟了,9年來張海蓉劉彬夫婦倆只回巴中三合寨村的老家過了一次年。「兒子弄丟了,不想回老家過年了。」張海蓉說,一回去孩子的爺爺還有其他親戚就要嘮叨,爺爺還要追問,究竟什麼時候能把他孫子找回來。

  兒子的這九年

  封閉的環境 讓他沒了四川口音

  那一次離家出走,徹底改變了小俊傑的人生軌跡。9年的救助中心生活,讓他得到了妥善的照顧和學習成長,但完全封閉的生活環境也讓這個四川少年改變了不僅僅是四川口音外的很多。

  社工彭蘇萍回憶,小俊傑剛來時,特別的消極,講了一些線索,救助中心帶他去幾次廣州找他所說的出租屋,都無功而返。曾經,小俊傑和其他小夥伴還曾從救助中心跑掉,還好人生地不熟的他們被找了回來。

  9年過去了,劉俊傑已長成英俊少年,但見到母親和記者的到來,他顯得比較拘謹和靦腆,卻又偶爾特別的「活潑」。華西都市報記者嘗試和他聊天。他和爸爸劉彬通了電話後,告訴記者說,爸爸問了我好不好。「我們可以打一盤桌球嗎?」「那我一拍子就拍死你。」見記者怔了一下,社工姐姐趕忙說:「俊傑!不能不禮貌!」一旁的俊傑又面露靦腆。

  社工彭蘇萍說,畢竟已經9年未見,和母親顯得生疏的原因是俊傑處於青春期,平時圈子小的他羞於表達自己的感情。這個孩子防備心理強,心裡是自卑的,「這裡不是家,哪怕自己家破破爛爛,吃不飽穿不暖,也願意回去,逐漸長大後,他的意願就更強烈了。」

  未來

  母親:我們向娃娃認個錯

  「我們是虧欠他的,向娃娃認個錯。」張海蓉拭擦眼淚,承認他們的教育方式不對,孩子跑掉是他們的過錯,今後不會再和兒子分開了。

  在老鄉親戚的眼裡,劉彬內向老實,只做事不說話,他認為小俊傑是男孩子,應該從小就負擔起家庭的責任。但小俊傑從小因為爺爺慣養,性格頑劣。張海蓉說,劉彬就要打孩子,她自己也要打,「打他,他就不說自己錯了,越不說越來氣,就越打他。」

  把孩子帶到身邊後,小俊傑離家出走了好多次,然後就再也沒蹤影了。張海蓉也是一個性格老實人,9年來她和丈夫帶著愧疚,還帶著對兒子的擔憂:最怕被壞人打殘,流落街頭要飯或者偷竊。張海蓉又不喜歡在旁人面前表露,但在深夜卻總想著自己的兒子。小女兒就跟劉彬說:爸爸,你看,媽媽哭的被子又溼了一大片。

  兒子:最牽掛的人是爺爺

  在救助保護中心生活了9年,劉俊傑和社工周廣龍情同父子,劉俊傑經常會和他說心裡的小秘密。

  「劉俊傑這個孩子很乖,剛來中心時不太愛和其他孩子玩,但很快就融入這個集體了。」周廣龍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劉俊傑最牽掛的就是爺爺,小時候爺爺很疼他。有一次,劉俊傑感冒了,是爺爺背著他穿山越嶺去看醫生的,這一幕,劉俊傑至今記憶猶新。在和媽媽的交談中,他也多次問起了爺爺的情況。

  24日,遠在老家山村一個人生活的爺爺已經知道自己的孫子找到了,自從劉俊傑走丟後,爺爺一直念叨著,張海蓉夫婦因此多年不敢回老家面對這位老人家。

  母子相認後,最為溫馨的一個瞬間是兩個人開心地玩起了自拍。劉俊傑本打算給爺爺發去一張自拍照,以解他思念孫子之情,可是由於爺爺的手機無法接收,只能作罷。他說,今年春節一定要回四川老家看望爺爺。

  救助中心:雙親要花相當時間去尋回親密

  張海蓉到救助中心後,不用思索就準確指出照片中的劉俊傑,劉俊傑也一眼認出了自己的母親,母親還特地描述了兒子眼角傷疤等重要的特徵。最終,經過中心工作人員及雙方的反覆確認,基本已確定劉彬和張海蓉就是劉俊傑的父母。

  救助中心給予了劉俊傑好的照料和學習文化知識的機會,但這裡的環境也是完全封閉的,他和其他孩子不能離開那個院子,偶爾有集體外出的機會,單獨出去是絕對不可以的。生活在這裡的劉俊傑是沒有身份證的,假如不是這次因為華西都市報一個關鍵的熱線線索,張海蓉不會上門來尋子,劉俊傑到了18歲就要安置到廣東惠州的另一個救助中心,在那裡他仍然沒有身份,還是和社會外界隔絕的。

  華西都市報記者陪伴母子相認後的這個下午,坐在椅子上的張海蓉一直盯著和旁人說笑的兒子,表情有點失落。下午5點多離開的時候,張海蓉囑咐他:「媽媽先走了,你好好讀書,想媽媽了就打電話。」這時,劉俊傑手插在衣服兜裡,靦腆地笑。「俊傑,和你媽媽擁抱一下。」旁邊的中心負責人這麼一說,劉俊傑才伸出了手,抱住了張海蓉。「元旦放假可以接出去嗎?可以哇?那我到時候來接你,兒子,好不好?」「好吧。」劉俊傑還是回答得很簡單。

  快要走出救助中心鐵門的時候,一直靦腆不怎麼說話的劉俊傑卻跑上來,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暈車貼,塞到了媽媽的手裡。這麼一個細小的動作,張海蓉顯得很開心。

  但救助中心負責人在張海蓉出門的時候告訴她,以後孩子回家後,要注意溝通交流方式,父母和家人要花相當長的時間去尋回親密。

  進展:兒子繼續讀書,等待DNA鑑定

  根據法律規定,雙方24日還採了血樣,目前只待DNA的檢測結果出爐,大概需要十多天。在救助中心的時候,張海蓉不時接親友的電話,電話中,張海蓉反覆說著:「娃娃還要讀書,現在還不好帶回來。」

  對於兒子以後的路,張海蓉表示尊重其意願,不會強迫他,出於學習連貫性的考慮,救助中心建議劉俊傑上完一學年的課程再走,畢竟還有1個月就期末考試了。救助中心一位老師轉述給記者說,劉俊傑本人對自己當年的頑劣和父母9年來歷盡甘苦找尋他的艱辛深表懺悔,保證回家後一定會聽爸爸媽媽的話,好好孝順他們,他的願望是繼續讀書,爭取考上大學。華西都市報記者李逢春廣東東莞攝影報導

  銘記這場骨肉之別

  9年前的一次負氣出走,不想造成的是一家人的9年骨肉分離與漫漫尋親路。

  這一幕發生於廣東的骨肉相見,很自然令人聯想到今年的打拐題材電影《親愛的》。較之於其中的「被拐賣」,這樣一起由於父母與孩子的相處問題而導致的主動出走案例,更讓人五味雜陳。

  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讓年僅8歲的兒童多次負氣離家,最終一走就是9年?時至今日,不僅對於事件中的父母和已經長成少年的孩子而言,有太多值得回味和反思之處,對於更多的家長與孩子而言,這樣的案例更是鮮活而又殘酷的現實教材,應該被銘記。

  除此之外,我們或得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倘若沒有這位少年一住9年的救助站的存在,這樣的故事或許又會是另一種未可知的結局。而這樣的救助體系,在當下而言,還仍待強化,並在救助信息的披露上有待更多的主動而為。□朱昌俊

相關焦點

  • 雲南「為父追兇17年」男子:一度流落街頭混社會
    三十年,連續發了1000多條微博後,向明錢成功吸引了媒體的關注-「 9歲男孩輟學後為父追兇17年」近乎被補充媒體廣為報導。  本文圖片澎湃新聞記者王萬春圖(除署名外)  「為父報仇」標籤貼在30歲的向明錢身上,但他並沒有那裡影視主角似的光環。父親被害到2017年向明錢親自找到潛逃的兇手,已逾17年。
  • 醫療援藏展現「廣東樣本」,17歲藏族少年眼睛亮起來了
    大洋網訊 朗加今年17歲,但從外表看,他似乎發育得還像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原來,這是因為朗加患有多年的糖尿病。今年,糖尿病引發了併發症,導致了邊緣性角膜潰瘍,如果不及時救治,很可能會有失明的危險。在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結對結親、交流交融」行動的有力支撐下,一場跨越6000多公裡的愛心接力由此展開。冬日的雪域高原寒意已濃。
  • 杭州18歲女孩突患重病,17年前被父母送人!重逢時他們都...
    17年前,剛出生不久的她與雙胞胎妹妹一起被親生父母送給了他人如今,因為身患重疾她與從未謀面的父親在杭州重逢了...3月9日傍晚,帶著兩個女兒的老葉,從江西景德鎮趕到杭州,衝進病房,哭著抱住平平。17年後再見面,竟是醫院。17年前父母為再要個兒子將雙胞胎姐妹送人當年未及滿月就送走的親生女兒,如今身患急性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面臨骨髓移植。
  • 就17歲少年殺母事件的看法
    據瀟湘晨報12月15日消息,鹽城市阜寧縣17歲少年殺害母親後潛逃,警方剛剛通報:當我看到這個標題時,甚感愕然;又出現一位17歲少年殺母案。為什麼一個17歲的少年就在那剎那間渾渾噩噩的把自己的愛母殺了呢?
  • 8歲男童為17歲少年按電梯卻被毆打,母親:孩子要中考了放過他
    這兩天看到這樣一則揪心的新聞,6月25日,一名8歲男童被一名互不相識的17歲少年綁走毆打兩小時,父母找到孩子時,8歲男童渾身是血,奄奄一息。26日,民警將17歲的嫌疑人抓獲。隨後28日凌晨,成都市公安局成華分局發布通報事情通報。
  • 還有4個孩子下落不明 最大已18歲
    「梅姨案」中9名被拐的孩子,已經找到5個了。廣州增城警方7月17日通報稱,7月15日分別在東莞和河源找回被拐的2名孩子,這兩個孩子17日已與親生父母相認。此前,警方已陸續找回了3名被拐的孩子。澎湃新聞採訪獲悉,這一次找回的兩個孩子朱龍、鄧峰,親生家庭分別來自重慶和湖南。
  • 泰劇《待到重逢時》12集:姐弟相認變祖孫,今世夫夫下一集開船!
    最近劇荒到不行,泰劇《待到重逢時》第十二集一更新,老阿姨都捨不得一口氣看完!《待到重逢時》第十二集的劇情很簡單,就是今世受和姐姐相認,順便以今世攻男盆友的身份和家人吃吃飯。今世受的哭戲老阿姨以前就說過,很自然,眼淚來得也很快。這段和姐姐相認的戲,很感人。外婆的演技還是沒得說!
  • 兩代人的雨季,在我17歲那年的大雨天重逢
    文|馬海霞那年我17歲,一個被埋在作業堆裡,壓抑太久、渴望自由又多愁善感的年齡。我在縣城一所高中讀書,按路程應該住校,但我選擇了半住校,在學校留有宿舍,只用來午休和雨雪天氣留宿。高二那年夏天,臨放學時,突然電閃雷鳴,大雨馬上就要來臨。同學們都勸我住在學校。
  • 憑一個繁體「匯」字 公安尋回失蹤一年香港青年(圖)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的香港青年「匯仔」,去年9月失蹤,警方調查發現他已北上,母親即往內地報警尋人,但一年以來音訊杳然,至近日出現奇蹟,公安在廣東惠州街頭尋獲一名青年,憑他寫出繁體名字,確定其港人身份送回香港,母子團聚喜極而泣。
  • 四川17歲少年殺死同學9旬祖父 天台刻字求原諒(圖)
    少年殺人謎案 天台刻字求誰原諒  10月24日晚,內江市市中區壕子口路一居民樓頂樓,93歲的朱大爺被發現死在床上。  線索鎖定目標 1個流浪的少年  警方分析,「ZYL」應該是一個人的名字。內江市公安局市中區分局刑警大隊西玉中隊民警通過排查了解到,朱大爺曾孫女姓名的首字母縮寫就是「ZYL」。  西玉中隊民警周洪建介紹,確定了字母代表意思後,便圍繞其人際關係進行了排查。由於她只有14歲,便把重點落在她的同學和朋友身上。
  • 17歲美國少年槍殺父親和6歲兒童 被判終身監禁
    來源:海外網17歲美國少年(圖:福克斯新聞網)海外網11月15日電當地時間14日,一位17歲的美國少年傑西·奧斯本(Jesse Osborne),因謀殺其父親和一名6歲男孩被判終身監禁據福克斯新聞網報導,2016年9月28日,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14歲的傑西·奧斯本在家中開槍射殺父親傑弗裡(Jeffrey)。根據奧斯本被捕後的供詞,他朝父親頭部開了3槍。
  • 厄瓜多雙胞胎15年後重逢 父母指控醫生"偷嬰"
    厄瓜多雙胞胎15年後重逢 父母指控醫生"偷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4日 09: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7月14日電 厄瓜多一對雙胞胎在失散15年後最近在朋友的安排下重逢,沒想到雙胞胎的父母指控醫生「偷嬰」,並將其告上法庭。
  • 失散23年母子重逢「狂撫臉」淚:媽媽對不起你
    新竹市戶政事務所在母親節前成功幫一名23歲男子找的親生媽媽!男子於母親離世後才經由戶籍謄本發現自己是「被領養」,他透過北區戶政事務所尋找生母,在人員多日鍥而不捨的努力下,男子終於在母親節前夕尋母成功,母子倆20多年後再度重逢,不僅讓既期待又怕失望的兒子圓了尋根的願望,也讓日夜牽掛的親生媽媽放下心中多年的遺憾,得到一份最棒最驚喜的母親節禮物。▲小智與阿麗失散23年後,終於在母親節前,在戶政事務所的幫忙下成功相認。
  • 17歲少年體內扎進4根鋼針 1根已插入心臟4釐米(圖)
    小董已無法獨立行走,需有人攙扶 醫生指出X光片上的針狀物原標題:17歲少年體內扎進4根鋼針 1根已插入心臟4釐米(圖)家住雙鴨山的17歲少年董立仁身體內竟然扎了4根鋼針
  • 這個劇情的設定果然不同,植物人當了13年後竟是這樣和男主相認的
    首先這部電視劇的一個劇情的設定就非常的奇怪,說的是一個沒什麼心眼,而且有些二的姑娘,這個姑娘是學小提琴的,從小到大就住在自己的舅舅家,因為自己的父母出車禍已經死亡了,所以自己一直寄住在舅舅家,然後有一天自己坐在公交車上就發生了車禍,發生了車禍之後就成了植物人。
  • 大案紀實:臺灣16歲少年割喉殺母!稱死了省得麻煩
    臺灣16歲向姓少年疑因車禍賠償急需用錢,23日上午9時許,跟母親索討6萬元不成,竟夥同曾獲跆拳道獎牌的17歲李姓少年擊昏母親後,再持料理刀割斷媽媽頸動脈後逃逸,向母因失血過多慘死。圖為逆子向姓少年被捕。
  • 17歲喪母,52歲喪女,葉嘉瑩:坎坷中走出來的詩詞女神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平西城察院胡同一所老四合院裡。她是滿族後裔,與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同宗。葉家是詩禮之家,少年時,葉嘉瑩便表現出了兼具悲憫與智慧的詩心。她的伯父葉廷乂國學修養尤為深厚,膝下無女,對好詩詞又冰雪聰明的侄女甚為鍾愛,閒居無事時,常教她吟誦和寫詩。
  • 舉報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已中考,爺爺將給學費
    7月24日在廣東茂名此前報導今年6月舉報被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她已結束中考此前報導:歲,2017年初中畢業後跟隨父母到深圳某工廠務工。第二個相親對象是一名鄰村男子,現年22歲。小慧稱,前後3個月時間,和男方見面僅6次就被父母安排結婚,並看好6月2日為結婚擺酒席的日子。
  • 17歲少年殺母后潛逃!警方剛剛通報
    17歲少年殺母后潛逃! 「鹽城阜寧公安微警務」微信公眾號通報,13日,某小區一46歲居民死於家中
  • 英國17歲少年開發App 李嘉誠郭臺銘爭投資
    英國17歲少年開發App 李嘉誠郭臺銘爭投資   中新網4月1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受到香港首富李嘉誠賞識投資近30萬美元,以及雅虎執行長瑪莉莎·梅爾捧著9億元買下你寫的App(應用程式),這兩者,或許有些人工作了一輩子,都很難經歷其中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