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已經結束,同學們都希望自己能夠金榜題名,涉及到高考的各種騙局也在蠢蠢欲動。
提前了解5類高考的典型騙局套路,謹防上當受騙,家長和同學們趕緊來看一看。
高考一結束,是不是等成績就心急如焚了?一旦聽到「幫你提前查分,內部消息」就坐不住了?敲黑板,這就是最常見的騙局!
騙子向考生或考生家長的手機號碼發送簡訊,謊稱可以查分,並在簡訊中留有一個網頁連結。考生一旦點擊該連結,手機就會中「木馬病毒」,手機內的通訊錄、手機銀行、支付寶、微信等信息會被騙子在後臺同步竊取。不僅事主本人會遭受財產損失(如銀行卡被盜刷,支付寶、微信被盜號甚至在借貸平臺借貸轉移資金),而且騙子還會利用事主的通訊錄,冒充事主本人,以各種理由繼續騙取其親朋好友的錢財。
警方提醒:查分要在教育部門指定的官方渠道,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簡訊裡來歷不明的連結。
2015年高考結束後,南京市秦淮區警方發現轄區內出現以改分數為誘餌的詐騙案件。家住秦淮區的張女士與劉先生就被騙走了近萬元。
其實每年高考後都有考生和家長經熟人介紹或網上獲悉,有人能夠通過某些手段達到修改高考成績的辦法,不少人心存僥倖結果被索要高價「服務費」。不用考慮這種自稱可修改高考分數的網絡帖子純屬騙局。因為高考全環節監管嚴密,採用內網閱卷,根本不存在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高考成績可改更是無稽之談。考生應誠實對待自己的成績,切勿走旁門左道,從而掉入騙子的圈套。
高考志願錄取結束後「補錄騙局」就來了。通常騙子會冒充高校招生部門內部人員,謊稱有「內部名額」,可花錢「打點」可讓考生獲得補錄名額,以此騙取考生家長錢財。
警方提醒: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等等的,一律不要相信。
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帳號,以騙取錢財。類似此類騙局的手法還有製造虛假的釣魚網站,騙子的目的就是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
這類騙局騙子的準備工作非常專業,考生和家長一定要登錄學校和教育部門的官網核實,轉帳匯款通過多種途徑核實帳號真偽。
這是針對一些考生家中經濟困難,上大學需要助學金交齊學費的學生。騙子自稱高校、教育局工作人員謊稱對其提前發放助學金,然後只會受害人向指定帳戶轉帳。
警方提醒:助學金的發放需要從申請到評審,再經過公示才能發放到學生手中,而整個過程都是所在學校參與的,接到自稱高校,教育局工作人員的電話,一定要及時向當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聯繫。謹記助學金記錄學生檔案,ATM不能直接操作。
高考對於考生來說尤為重要。正因為如此,所以騙子就利用了考生和家長的焦慮心態設置了各種花樣繁多的騙局,但總的來說都是圍繞一個字「錢」。
廣大考生和家長應該提高警惕,不輕易相信任何與金錢交易有關的人員和網站,保護自身財產安全。不輕易將考生及家人的身份信息、準考證號、銀行帳戶信息洩露給任何人。高考查分以及填報志願,請通過官方公布的正規途徑進行操作,謹防誤入不法分子製作的虛假網站或APP;考生在接到《錄取通知書》後,可以通過正規招生官方網站查詢核實。
騙子的套路比你走過的路都多,來說說你有被騙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