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網傳截圖
「如果這個規定是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覺得自己讀的書都白讀了,學歷一下子就不被承認了。」2016年畢業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Juicy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感慨。
近日,網傳教育部將推出新規定,稱「為了完善我國的海外學歷評估體系,教育部將規定國外學位修業年限不能少於2年(碩士),一年碩士和半年碩士將不予承認」。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廣大留學生的關注,尤其是1年制碩士的留學生。
對此,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於3月6日回應澎湃新聞稱:「沒有此規定。」
網傳1年制碩士不受認可
近日,在留學生微信群及留學貼吧中,一則自稱「教育部規定」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
此消息稱,「因為我國的碩士最低修業年限為3年,美國為2年碩士,4年本科;教育部將規定國外學位修業年限不能少於2年(碩士),本科學士學位不能少於3年,博士3年;否則不予承認相應學歷,此規定已通過初議,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實行;」
其中還指出:「此規定將提高我國海外學歷的認證水平,承認那些和我國學歷修業年限相近的文憑,如相差太遠,例如,一年碩士和半年碩士將不予承認。」並表示,「在此之前國家教育部已和英國教育部進行諮詢和商討,對在大英國協國家獲得的碩士學位,最低修業年限限制在1年半(不包含寒暑假小學期),1年制的碩士學位將不予承認。」
消息還強調:「此規定具有追溯能力,適合評估2000年以後取得的所有海外學歷。」
留學生:學歷含金量不應由年限決定
對於上述消息中「1年制的碩士學位將不予承認」的說法,有不少留學英國的學生表示並不認同。
2016年碩士畢業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金融與管理專業的Juicy認為:「一些國家的教育資源很好,教學更偏向於『授之以漁』,會提供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年限並不是決定學歷含金量的主要因素。」
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讀的是一年半的碩士,前兩個學期上課,最後一個學期寫論文,身邊也不少朋友讀完一年制碩士後回國報考博士,「沒有聽說遇到導師不予接納的情況,申請都還是挺順利的。」
曾在倫敦留學兩年的Danny也對澎湃新聞表示,自己對學歷認證並不看重。她認為,學歷認證只是一紙「翻譯件」,當初選擇到英國讀碩也並非看中「年限短」。「我不會因為所謂的『規定』去擔心自己的學歷不被承認,我覺得有能力就不怕。」
但Danny坦言,在回國找工作時,確實國內一些高校的招考教師條件就對海歸碩士的「年限」提出了要求——一年制碩士沒有報考資格。
不僅是英國等國家的海歸碩士,有曾在香港讀研的學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去年剛從香港城市大學畢業的林惠(化名)告訴澎湃新聞:「我在香港讀的也是1年制碩士,當時去之前就聽說過這個消息,還好現在已經順利找到了工作,要不然還是很崩潰的。」
她表示自己的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好,又不想浪費太長的時間在讀研上,於是選擇了香港,雖然學習年限短,但學習強度比內地讀研的同學大很多,「我有很多同學在內地讀研,過得很舒服,但香港讀研作業就特別多,我們不是在搜資料就是在小組討論,我覺得進步很大。」
教育部:沒有此規定
針對上述消息,3月6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回復澎湃新聞稱:「沒有此規定」。
此外,國內長期接觸英國留學生的某留學機構項目經理周廷嶽也表示,作為留學業內的老師,也未曾聽說有此類消息,「我覺得這個規定是不太可能的」。
他認為,英國本身的教育體制在世界上都是比較穩定的,「而且可以說是最具學術氛圍的國家和教育體制,不可能輕易被否定。」
此外,周廷嶽指出,不單單是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香港等地也有1年制碩士,「而且應該研究生分為授課型和研究型,研究型是兩年,授課型是一年,兩者未來的發展方向不一樣,但不代表著一年制研究生課程就不好。所以我覺得這個消息是不太可能的。」
「目前從整個留學趨勢和佔比來說,英國還是主流國家的前三位,整個佔比在留學生人數中都是很大的。」他告訴澎湃新聞,從2017年的留學生數據來看,仍有大部分學生選擇了一年制碩士的國家,比如英國、澳大利亞等,並沒有學生因為擔憂學歷不受認可而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