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博上出現了一條奇怪的熱搜,英國民眾瘋狂搶購母雞。
母雞???
話說歐洲疫情期間人人自危,搶購點藥品食物什麼的也屬正常,但搶購母雞又是什麼操作?
儘管處於上班時間,但對於這種奇怪新聞的好奇驅使著我摸魚的手點開了這條熱搜。據報導,相關人士分析稱,人們搶購母雞一是為了自我派遣,二是因為市場上雞蛋緊缺。
於是母雞就成了搶手貨,既能當寵物養,還能產生附加價值,簡直一舉兩得!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媒體報導的國外民眾瘋狂囤紙的行為。
但不管是囤雞還是囤紙,都折射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眾恐慌性購物的一種行為。前兩月湖北的一家菜市場曾經貼出一張溫馨提示的通告,很真實的反應了這種恐慌性購物所造成的的弊端。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兼臨床心理學家泰勒認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交媒體在傳播「新冠病毒恐懼症」中扮演重要角色,錯誤信息容易傳播,且開放平臺放大了恐慌。
而當一旦人們感覺某商品變得稀缺,該商品將變得真正稀缺。
英語中的「跟風」
借著這個熱點,我們來聊聊英語中的「跟風」。
眾所周知,跟風並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所以英語中的「跟風」,也有其奚落之點:Follow someone like sheep.
字面意思很簡單,像綿羊一樣跟隨別人,綿羊在生活中是一種沒有主見的動物,一般只會跟著領頭羊或牧羊人,成群結隊,因此,Follow someone like sheep就指那些「沒有主見,盲目跟從別人的人」。
舉個例子:You cannot do the teamwork well if you just follow your team leader like sheep.
如果你只是盲目跟從你的團隊領導,你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團隊合作。
隨大流
毫無疑問,Follow someone like sheep是一個貶義詞。
但有時候,「跟風」卻不需要貶義的語言場景,比如你說自己正在趕時髦跟風追某個明星,自然不能再用Follow someone like sheep這個短語了。
Bandwagon則可以中性的表達出「隨大流」的意思,用在非正式語境下(比如朋友之間的閒聊或是輕鬆場合)或者是無明顯主觀情緒的場合下。
比如:Many farms are jumping on the bandwagon and advertising organically grown food.
現在很多農場都在跟風推出有機食物。
東施效顰
對於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人來說,一句俚語往往更能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俚語follow suit除了模仿之外,更能用來表示「跟風,效仿,隨大流」。
follow suit:效仿,跟風
如果在語氣上尖銳陰陽怪氣一點,還能表達出「東施效顰」的意味。
After that studio made that hit musical, plenty of others tried to follow suit.
那家工作室做了一場爆紅音樂劇後,其他人都一個個的紛紛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