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德國留學申請和諮詢的一線工作人員,我們其實可以聽到很多學生的聲音。經常有學生會在諮詢的時候和我們抱怨,覺得自己的申請很不順利。
總結多年的申請和諮詢經驗,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講講關於申請的那些事。很多同學會問,自己的申請為什麼不順利?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疑問或者懷疑,希望能夠在這裡得到答案。
1.
把錢花在刀刃上
在留學準備的過程中勢必要花錢來準備,無論是公證還是APS審核,或者是找中介。當你選擇留學的時候,有些錢就是註定要花費的,但是我們希望你能把錢花在刀刃上。
比如APS審核,如果一審不能通過,二審不僅要再一次交錢排隊,可能還要付出額外的機票和酒店成本。所以如果當你自己沒有時間和信心去獨立準備審核,不妨考慮報一個審核培訓班,節約的不僅是錢,還有時間。
同樣的,與其在準備德語的過程中摸爬滾打,不如報名一個一對一的輔導課程,雖然可能價格會高一些,但是整體上成本會低很多。
當然,小編沒有想讓大家多花錢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能學會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把錢花在刀刃上才能最小成本地完成申請。
2.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選擇留學相當於選擇了一條嶄新的人生道路,同樣也是一場投資。做決定的人是你,掌舵的人也是你。
所以,如果選擇留學,就請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即使已經選擇了靠譜的中介,仍然需要和中介保持密切的溝通,同時配合中介的工作。德國大學的審核一直有自己的套路,每個大學也都自己的強項。其實在某種意義上很難有保底的說法,也許你會被你看不上的大學拒絕,而被你覺得不可能的大學錄取。
我們希望你在準備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聽取他人的建議並作出自己的決定,另一方面是要把自己的基本條件準備好,這樣才能順利的申請,無論你是否找一家中介。
3.
時間也是成本
時間從很多方面來說也是一種成本,在留學準備的過程中不要拖延。
一方面我們無法預知未來的情況和政策變動,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考慮我們的年紀。德國大學每個申請季的申請人數也不同,所以不要讓留學準備耽誤太多的時間,一旦政策變動就會很被動。
如果是以後要回國的同學,年齡就會變成一個篩選標準。無論是落戶還是就業,年齡越小越有優勢。所以在留學的所有步驟裡,不要拖延。因為拖延之後的結果,可能是金錢買不回來的。
4.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無論是專業選擇還是學校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們雖然支持大家向理想的大學邁進,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希望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城市。德國的大學有很多,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專業強項,有的側重於實踐,有的側重於理論。
你要考慮清楚,未來是傾向於就業還是讀博,是回國還是留下?雖然不需要你現在就做一個決定,但是還是希望要有所側重。這樣才可能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
比如,你想未來回國就業並且落戶。那麼學校排名比較高,同時英語授課的專業就比較合適;如果你想未來繼續在德國搞學術研究,那麼就要考慮大學的學術能力和教學側重點了。
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選擇,你要考慮清楚。
小編這篇文章,並不是希望給大家餵雞湯。而是希望大家在做決定和留學準備的過程中,能夠更長遠地看待問題。
這樣才能實現留學的真正價值,也是你開始成長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