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瀋陽聯勤保障中心創新研發野戰醫療隊充氣式帳篷醫院系統 新型野戰醫院現身北疆演訓場
搭設完畢的新型充氣式帳篷醫院。劉同同 攝
7月5日上午8時30分,北疆呼和浩特碧空如洗。
隨著一陣急促的哨聲響起,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第969醫院野戰醫療隊隊員全副武裝,迅速奔赴演練場。
「某合成旅遭火力打擊,上級命令我野戰醫療隊配屬該旅執行衛勤支援保障任務。」野戰醫療隊隊長張志龍話語鏗鏘,數十名隊員迅即投入戰鬥,一場實戰化衛勤演練拉開帷幕。
野戰醫療隊指揮、手術、救治收容等6個組按分工,各自梳理裝備物資,鋪設帳篷。隊員安智峰、李世傑手持智能充氣泵給帳篷充氣……4分26秒,一頂充氣式衛生帳篷拔地而起;28分鐘,一座由14頂充氣式帳篷組成的新型「戰地醫院」搭設完成。
該醫院院長介紹,以往野戰醫療隊通過網架式方法搭設帳篷,每頂至少需要10人共同作業才能完成,全隊需要2小時才能全要素展開;如今使用充氣泵展開搭設,可最大限度節省隊員體力,提高戰時傷病員救治效率。
據悉,這套野戰醫療隊充氣式帳篷醫院系統,由瀋陽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指導、第969醫院研製,主要為有效解決現有網架式帳篷溫控效果不好、展開效率不高、救治環境不佳等問題。該帳篷醫院系統可承擔緊急搶救、早期治療以及部分專科救治任務,具有一體式布局、可攜式展開、模塊化組合、流程化設置等特點。
「該系統可根據各醫療組特點,個性化設置不同功能分區。」瀋陽聯勤保障中心衛勤處領導介紹,以隔離救治帳篷為例,該系統精細化設置傷病員通道、醫務人員通道,並區分清潔區、汙染區,隔出2個留觀病室,在帳篷內探索打造「負壓病房」,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傷員』左上腹季肋部槍彈盲管傷持續大量出血!」軍醫劉宇罡神色凝重。手術間內,手術組正在進行「槍彈傷動物模型實驗」。經剖腹探查,他們發現「傷員」脾破裂大出血,需緊急切除……20分鐘後,手術順利完成。
「實時監控系統顯示,輕傷1組留滯傷員較多,立即後送」「重傷2組生理鹽水消耗快,馬上聯繫醫療保障組補充」……演練持續進行,指揮帳篷內紅色指示燈頻閃,一道道命令通過衛勤指揮與業務訓練評估系統實時下達,帳篷醫院系統各個模塊高速運轉……(李佳峻 劉同同 李玉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