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網紅這個詞語,現在火的是一塌糊塗,有很多人把網紅當成一種職業,也發展成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貝貝網正是抓住這一發展機會,通過社交零售,把商品變成了『貨紅』。浙江省商務廳巡視員徐高春在調研貝貝集團時也對其創新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
7 月 2 日,浙江省商務廳巡視員徐高春、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中心主任沈霞俊一行蒞臨貝貝集團調研考察,並與貝貝集團董事長 張良倫 、貝貝集團品牌公關總經理張龍珠深入交流浙江電商產業發展趨勢。
作為中國電商產業最為活躍的省份,阿里巴巴的誕生打通了浙江連接電子商務的任督二脈。隨著以網易考拉海購、 貝貝網 、蘑菇街、大搜車等知名電商平臺,以及四通一達、點我達等知名物流平臺相繼湧現,浙江電商上下遊產業不斷完善,人才不斷聚集,模式不斷創新,促使浙江始終走在電商發展的最前沿。
徐高春表示, 2014 年的時候貝貝網抓住了跨境電商、母嬰電商的機遇,現在貝店又抓住了社交零售的機遇,值得肯定。
近年來,傳統電商行業用戶增速大幅放緩,而「社交+電商」的電商新模式依託其社交化自主傳播帶來的低流量成本迅速興起。尤其在浙江,「社交+電商」正成為電商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貝貝網內部展開討論
貝貝集團正是這一模式的探路者。自 2017 年 貝店 成立以來,貝貝集團通過貝貝網、貝店不斷試水社交零售。一方面,通過社交工具以及其用戶人群天生的分享、交互等屬性,實現商品端的自髮式傳播,從而獲取流量;另一方面,依託「品牌直供」、「產地直採」、「工廠優選」等行動,不斷觸達商品源頭,實現供應鏈升級;同時在技術方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賦能電商推薦、供應鏈、風控,強化社交體驗、提升供應鏈效率、保障數據安全。
「對於貝貝集團這樣的公司來說,只有創新才能生存。」貝貝集團董事長張良倫在交流時表示,零售社交化是一個大趨勢,但僅僅讓自身變成社交零售平臺是遠遠不夠的。在這基礎上,我們也會嘗試與各地區合作建立農產品基地;嘗試通過電商大數據了解到消費者需要什麼,以此反向告知工廠應該生產什麼、農民應該種植什麼,這些都是貝貝網、貝店的創新。
也正是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創新探索,一款款網絡「貨紅」被貝貝網、貝店呈現到消費者面前。在剛剛過去不久的貝店 618 大促上,JM面膜 40 分鐘售出 10 萬盒; 9 小時內售出聰媽親膚柔韌無香抽紙 1232091 包; 9 小時,蘭蔻清瑩柔膚水售出 3 萬瓶;貝純香薰洗衣凝露 9 小時內售出 190 萬斤......
在交流過程中,徐高春表示,近年來,三四線城市的需求開始興起,但供給還沒有到位,尤其是中西部和東北的下沉市場。貝店也一直專注於下沉市場,抓住這波機遇,會有很好的發展。
同時,徐高春還強調,「社交+電商」是一個創新的模式,創新意味著從探索實踐到業務規範會有一個過程。行業如何規範,業務如何規範,身處創新洪流中的企業如何實現自我規範,是政府和企業都要去認真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貝貝網也將在這樣的電商競爭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模式,在不斷探索中抓住發展機會,為更多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以及專業服務,為自己贏得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