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成立於1920年,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更是享譽國內外的理工強校、航天名校。學校充分發揮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現已形成了由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和支撐學科構成的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涵蓋了理學、工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個學科門類,成為了中國頂尖大學聯盟C9的成員之一。
聚焦國家戰略 引領科技創新
哈工大以全球視野謀劃科技基礎前沿探索,聚力科技創新。圍繞其航空航天工程的特色優勢,學校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創造出了眾多國內外第一次,包括:創立了中國高校第一個航天學院,發射了中國第一顆由高校牽頭自主研製的小衛星「試驗一號」,第一顆由高校學子自主設計、研製、管控的微納衛星「紫丁香二號」,研製了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龍江二號」。空間機械手在「天宮二號」上實現了國際首次人機協同在軌維修科學試驗。新一代磁聚焦型霍爾電推力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空間應用。其大批成果助力了「長徵七號」、「長徵五號」火箭首飛、以及「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等重大任務。
全球首個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龍江二號」
一代代哈工大人創造的引領性成果還包括:在中國首次實現了星地雷射鏈路通信、首次實現了大型雷射驅動器的全自動束靶耦合引導,並首次揭示了愛滋病病毒毒力因子結構。中國的第一臺會下棋能說話的計算機、第一部新體制雷達、第一臺弧焊機器人和點焊機器人也誕生於哈工大。
哈工大現設有22個學院,86個本科專業,4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國家重點學科,7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8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ESI學科排名中,哈工大的11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包括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數學、生物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以及社會科學。其中,材料科學與計算機科學進入前1‰,工程學進入前1 。2020年在U.S. News世界大學工程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六名、電氣與電子工程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一名。
加強合作網絡 輻射創新成果
為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哈工大積極融入全球科研創新體系,參與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打造國際化科研平臺。2011年以來,哈工大牽頭承擔了180餘項國際合作項目。目前,學校已與來自39個國家的278所高校籤署了交流合作協議。2011年,哈工大作為中方牽頭高校,發起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學聯盟(ASRTU),截至目前,雙方共有67所精英大學加盟。2018年,哈工大正式加入北極領域國際最大的學術組織「北極大學聯盟」。
在國內,哈工大積極謀劃布局,以輻射其科研成果,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在中國東部沿海城市威海,哈工大於1985年開設了一個校區,以海洋技術、海洋經濟、智能製造以及智慧城市為發展特色,在海空天對海觀測、無人車、智慧機器人、新信息技術、網絡安全、新材料、水淨化處理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承擔了上千項課題,取得了數百項專利。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
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哈工大深圳校區正成為國際一流科技創新人才的匯聚地。校區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現已形成本碩博完整的教育體系,有10個學院、4個研究中心。科研工作重點涵蓋了新材料、人工智慧、空間科學、生物製藥領域。校區力爭通過高等教育改革,促進國際合作,建設成「國際化、高精特、世界一流的研究型校區」。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
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已形成「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成就了大批卓越人才及研究平臺。通過不斷增進國際交流,增強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建設,哈工大正朝著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穩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