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區上半年192個項目集中動工,預計總投資4000億元
金羊網 2020-09-07
新引進優質招商項目88個,38個項目投試產,形成「籤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滾動發展態勢。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璐瑤
記者從廣州市政府了解到,今年來,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不斷加大新投資項目引進、開工、投產力度,2020年上半年持續舉辦多場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投試產活動,192個項目參加集中動工,動工項目預計總投資達4000億元;新引進優質招商項目88個,38個項目投試產,形成「籤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滾動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1-7月,該區新設外資項目個數86家,累計新註冊內資企業3.5萬家,同比增長均超過50%。目前,該區集聚市場主體20萬餘家,其中500強投資企業196家、規上企業3855家、上榜2020年世界500強的本土企業2家;吸引匯聚諾獎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1004人。2019年,全區GDP增長8.6%,位居全國經開區之首。
上半年192個項目集中動工
組建科技創新的「黃埔實驗室」
為應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影響,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先後組織重大項目「雲籤約」、數字新基建籤約揭牌等系列招商活動。
該區還提出從2020年開始啟動「百大項目慶百年」活動,奮戰500天,推動逾百個重點產業和科技創新項目落地生根。今年1-8月,該區就舉辦4次重大項目集中動工活動累計推動項目192個,預計總投資達4000億元。
其中,立景創新全國總部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開展高端消費電子、車用網際網路及無人駕駛攝像頭模組等光器件領域的研發設計和生產銷售,將進一步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千億級產業集群。
在科技創新方面,該區持續推動國家實驗室和高水平創新研究院聚集,強化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自主能力。
今年上半年,該區引進徐濤院士領銜的廣州生物安全創新研究院、趙宇亮院士領銜的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啟動建設全球首個納米生物安全中心;啟動知識城科教創新城、大科學裝置區、中試和應用推廣區(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園)、醫療器械和中醫藥裝備製造園等重大平臺;組建科學技術融合、前沿學科交叉、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的「黃埔實驗室」。
企業籌建服務24小時不打烊
項目籌建跑出「加速度」
據了解,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於2018年出臺全國首個《信任籌建工作方案》,並於2020年初升級至「2.0」版本。方案為籌建項目便捷獲得臨時用水、臨時用電、道路接駁、部分土方外運等批准打通「綠色通道」,為項目籌建按下「快進鍵」。其中,寶能動力電池項目在地塊平整期間同步加快辦理用水用電、規劃報建等手續,實現項目「拿地即動工」。
該區還推動投試產驗收機制創新,將多個部門驗收事項進行統籌歸集,提前介入排查投試產問題,疏通驗收堵點,降低企業成本。今年1-8月,推動雪松中心、GE生物科技園、廣汽本田等38個項目投試產運營,預計年產值和營業收入超億元。其中,卡爾蔡司項目從動工到完成5萬平方米廠房主體結構封頂僅用6個月時間。
今年5月28日,該區發布全國首款解決企業籌建問題的「企業籌建APP」,企業在項目投資建設過程中遇到問題和困難,可隨時隨地通過APP錄入上報,相關職能部門無縫銜接、聯動相應,快速上門為企業協同處理問題,開創「24小時不打烊」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企業籌建服務模式。
目前,該區已有 156 家籌建企業正在使用「企業籌建APP」,251個項目納入系統進行信息化管理,處理了 64 項企業籌建問題工單。
如該區廣州西門子配變智能化工廠項目,籌建過程中遇到的臨電申請、綠化苗木遷移、土方外運等問題,項目方用APP「呼叫」,該區多個部門聯動響應和處理,15天內就完成了臨時施工用電送電,比常規流程節省約1個月時間。
編輯: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