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錢。
聊的是自己對公眾號變現的經驗。
相信大家點進這個推文,或者是正在焦慮的,在網上看多很多大學生靠公眾號存下10萬、20萬的「成功經驗」,然後被關注了一堆公眾號。
而我個人的公眾號,從大學到現在已經運營了三年有餘,雖說沒讓我大富大貴到能去知乎回答教人公眾號月入過萬,但也能每個月穩定變現。
作為一個普通人,把公眾號做到幫你交房租,某種意義上已經PK掉了80%的人。
大學從零開始到現在,運營期間不怎麼去看別人的「成功經驗」,混跡在各類公眾號之間,也接觸過甚至嘗試過各類的變現。
答案是:現在情況下,蠻難的。
今天總結了一些公眾號變現的看法,個人看法勿槓,希望以一個比較簡單、客觀的描述,讓你看到變現背後的邏輯、難度與形式。
Ps:如有不同意見,歡迎文末和善交流。
01. 現在做公眾號,還能賺錢嗎?
公眾號太難了,近幾年一直被標記著「紅利期褪去」,其實其他平臺的紅利只是對於大部分頭部帳號瓜分與小部分幸運兒嘗鮮。
但不得不說,微信公眾號被B站、抖音、頭條瓜分了很多流量,相比起這些公域流量的社區平臺,公眾號則私域很多,你不關注可能八百年都不會看到它的內容。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數據三十五」 也是讓很多同學從 公眾號入門到放棄 的直接原因。
除了流量扶持小內容沒人看以外,公眾號短期變現也不如其他平臺來得快,B站播放激勵直接換錢,頭條閱讀量高也能變現,抖音直播能打賞……
像抖音頭條知乎這類的平臺,你可能只需要付費或者參與平臺活動,滿足平臺的要求原則後,只用負責內容,就能獲得平臺的流量扶持或者激勵。
其他平臺的流量激勵扶持
仔細看其它平臺的獎勵機制,很多被官方獎勵的內容,其實數據和內容並不是最好的,甚至有些頭條青雲獎文章閱讀只有幾百。
公眾號急不得,本身閉合平臺,帳號啟動的時候你得把內容、設計、運營、用戶、 變現、漲粉等等一系列全包,且絕大多數個人公眾號堅持不到變現的時候。
但公眾號數據相對穩定,如果你把公眾號數據做到平均1k左右,基本上就可以每個月穩定接廣了,且複利率會比其他平臺高很多。
先定一個小目標:堅持寫,平均閱讀1k+。
02. 公眾號變現の決定因素
那麼如果你選擇了公眾號,拋開平臺的差異性,在公眾號咱們想要變現,我認為很依賴以下四點:內容、流量、黏性、堅持。
■ 內容定位
首先還是要看你個人的內容定位,定位決定了整個號的風格調性,能為你帶來對應的粉絲,在未來也會為你招攬來差別不大的商務合作。
■ 流量
流量通俗點就是閱讀量,不同級別的體量帶來不同的閱讀,對應著帶來不同級別的合作品牌及合作方式,可能是轉化廣告,也可能是品牌廣告。
■ 用戶黏性
如果你可以和用戶打成一片,黏性極強,可以讓用戶大力支持你接廣或者其他變現方式,他們的支持會大大增加復投率或者轉化率。
■ 堅持更新
以上三點,都是直接影響變現的因素,但讓公眾號活著到變現,最最最重要的就是運營者的堅持付出,在挺長一段無變現的日子裡堅持規律更新。
03. 個人號の變現方式
鋪墊了這麼多,這一部分給大家羅列一下利用公眾號可以變現的一些方式和渠道,共包括7個大類,20+個小類。
① 流量主
文章底部、文中廣告、視頻貼片廣告、返傭商品
流量主廣告是公眾號最基礎的變現模式之一,官方將開通門檻從幾年前的1W、5000直接降低到了500,使得更多的號主可以通過這一模式變現。
官方隨機將廣告主的廣告分發,形式可能是遊戲連結、活動、公眾號、課程購買、小程序、APP、小說等等,後臺也可自定義屏蔽廣告。
返傭商品也屬於流量主,但放在後邊說
默認廣告有四個類型,根據位置的不同分為底部、中部、視頻貼片及返傭商品四大類,1次點擊可以帶來大致0.5元~2元的廣告收入,原創文章單價會高於轉載文章。
後臺可以看到詳細的收入詳情,包括什麼拉取量、曝光量、點擊率、千次曝光收益等等,但大可忽略,直接看單篇收益即可。
或許你會想說可以轉發到群或者朋友圈讓人點廣告,這種方式其實也是官方嚴厲打擊的,一旦舉報80%中招,所以不要輕易嘗試。
第一次被舉報:停1天,扣除部分收入;
第二次被舉報:停7天,扣除部分收入;
第三次被舉報:停15天,扣除部分收入;
第四次被舉報:停30天,扣除部分收入;
第五次被舉報:停90天,扣除部分收入;
第六次被舉報:終止廣告展示服務……
不過,去年降低門檻,幾乎全面開放流量主廣告後,收益也是大大降低,我的朋友原來一天可以靠流量主日入200,改版後驟降至50,不過也能換奶茶錢。
② 粉絲讚賞
文章打賞、付費閱讀
粉絲是支持你繼續內容輸出的最大動力,除了一鍵三連外,如果可以對內容打賞或付費閱讀,一筆打賞能給作者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文章打賞,指的是作者在寫完文章群發設置的時候,打開文末的讚賞通道,大家在看文章的時候就會看到讚賞的按鈕,7日到帳美滋滋。
當然,大部分是爸媽打錢……
今年,微信為了支持原創創作者,還新增了付費文章這一功能,你可以設置1-208元作為付費閱讀的金額,自定義免費與付費的比例即可。
在後來的更新裡,創作者也可以選擇允許轉贈,即付費用戶可將文章分享給另一位好友,也能帶來文章的傳播。
當然,付費就意味著讀者完全支持你,你的內容足夠有料,才能或者青睞,不過付費閱讀這一功能,對於連載付費小說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極好的功能。
③ 推文帶貨
分銷合作、返傭商品
上面流量主提到的返傭商品,其實是和其他平臺的好物推薦一樣的功能,類似於淘寶客、京東芬香、拼多多、知乎電子書等。
對不同的產品生成個人專屬的分銷連結,有人點擊購買,交易成功賺取佣金。
對於公眾號而言,推文內部也可以插入N個產品連結,以此賺取不同額度的佣金,從5%-80%都有,因物而異。
又或者是外部合作來聯繫你的推廣,在你的公眾號賣它們家的產品,生成專屬的統計連結,以55分成或更高的比例進行分銷合作。
這類分銷合作主要是一些知識類的產品,除了等別人找上門以外,也可以在一些新媒體網站上主動去分銷,當然額度會相對較小。
帶貨分銷,既看重流量的大小,又看重公眾號的內容影響力,否則進來10000人也沒有1人轉化,這也沒法為你帶來多大的應收。
④ 接廣告
直推轉化廣告、品宣文案
接廣告,俗稱恰飯🍚。
目前市面上比較多的合作形式都是直推型與品牌型兩種,前者直接轉化獲取客源促成交易,後者軟文植入,不一定能帶來太多直接轉化,但能帶來品牌印象。
不同的用戶體量與不同的內容定位,都會影響你的公眾號的商務合作。
假設你是一個美妝博主,那你幾乎不會接到一個設計軟體的測評廣告;
假設你是一個工具帳號,那你很難收到MAC口紅或Dior香水的品牌廣告;
假設你是一個廣州地區號,你一定不會收到麥當勞東北分店的活動廣告……
可以在菜單欄設置一個商務合作的菜單欄,附上你自己的微信號,讓商務媒介可以點擊添加,從而進行下一步的文案審核與報價,個人報價可以從1元/閱起。
後臺商務媒介170+人
如果你的個人號數據不錯的時候,能夠達到500+或者更高,基本上你就可以穩定變現了,最基礎的便是轉化類的課程推廣。
轉化直推型的文案,一般由對方直接提供,你只需要同步文章修改一些二維碼等,軟文植入類大多數是需要單獨撰文的,報價會比直推型更高。
⑤ 自產自銷變現
私有店鋪、知識付費、1V1指導、小班教學、技能變現、付費答疑
假設你的內容與公眾號流量足夠ok,與其給別人帶貨發廣告,倒不如藉助微信平臺進行自產自銷,微店賣貨開個個人專屬小店,有技能可以走知識付費的道路。
從以前的微店,到前陣子出現的微信小商店助手都可以自產自銷一些實體類的貨品,資金技術支持的話甚至可以自己開發一個電子商用更方便管理。
如果你的公眾號是一個技術類、成長類公眾號,那你將你的才華發揮到利益最大化,普通的技能變現、付費答疑、開發課程等都是變現的方式。
你擅長PPT設計,或你是知名Hr,又或者是心理醫生,總之你有一技之長,都可以在公眾號放上自己的作品集+報價+聯繫方式。
⑥ 私域流量
沉積小號,社群帶貨淘寶客、幫轉朋友圈等
做公眾號,一定要有導流意識,把公眾號上的粉絲導流到你的個人號,專業術語叫做沉澱用戶,私域流量什麼的都好,除了增強互動,有時候也可以變現!
一個擁有幾千名好友的小號,互動活躍的情況下,一條圖文廣告的報價也會在幾十幾百元不等,這一點在高校公眾號尤為明顯。
網傳媒體報價
如果你精力允許,你可以去建群互動更深,如果沒有的話,朋友圈互動也可,日常分享有趣好玩的東西,偶爾給一些彩蛋,發發文章廣告讓大家支持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懂電商,也可以通過微信小號渠道進行變現,例如早年的淘寶客分享優惠券等形式,都是可以實現的變現,身邊很多朋友都做過。
私域流量還有很多的玩法,在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⑦ 賣號
最後一筆變現……
實在不行,也對公眾號運營沒什麼念想的話,不妨把公眾號打包銷售給別人,賺筆快錢,畢竟現在沒有了留言號,一個帶有留言的自然增粉的公眾號還是很值錢的。
號主可以根據自己的用戶質量,一般以0.6-2元/粉的價格去報價,也可以掛在這類交易平臺上,交給中介讓他們去幫你賣。
相信大家後臺應該也日常能收到。
基本變現模式就是以上,萬變不離其中,靠你的內容積蓄與獲取的流量,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努力地變現吧!
如果你不是公眾號運營者,作為粉絲吃瓜群眾,想通過其它公眾號來變現,這其實也蠻多辦法的,在這裡因為文章長度問題,就暫時不寫,有機會以後再寫。
04. 結語
扯了這麼多,可能你會更焦慮,又或者是信心滿滿覺得自己掌握了新媒體的一些套路,其實答案在於你自己。
想到高中政治書上的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看了再多的「成功經驗」,或是收藏了很多「方法論」,最終有什麼樣的結果都是需要你去實踐,動手,從打開文檔開始,等你真的實操了才知道有多難。
現在自媒體平臺很多,但所有平臺變現方式都大同小異,理解其平臺、算法、變現、內容諸多因素後並進行正確的操作,才是硬道理。
每件事情,有可能你能做好,但別人不一定能做好,公眾號變現只是一件值得你去試錯的事情,試過不行也不要氣餒,嘗試過就好。
分享完畢,希望有助。
--
如果對於「公眾號變現」,你嘗試過嗎?進度如何?又或者是想要交流的或者補充的,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