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還在家翹著二郎腿吃著番薯看著電視,兩個小時後就被送進手術室進行緊急剖宮產手術。昨天,孕33周的準媽媽小陶躺在金華市婦幼保健院的產科病房大嘆幸運,「自己太大意了,要是晚到醫院一會兒,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肚皮發癢到睡不著
小陶今年31歲,已有一個女兒。孕33周,上個月開始,她發現自己手腳瘙癢,總是忍不住撓,以為是換季引起,也沒放在心上。最近,小陶除了手心腳心四肢發癢,全身都癢了起來,一到晚上就奇癢難忍。她不堪其擾,就在微信上抱怨:「當個孕婦真不容易啊,全身癢死了,四處都是抓痕……」沒想到好些人留言,讓她找醫生看看癢的原因。「我也沒怎麼當回事,因為一胎都好好的,覺得二胎不會有什麼問題。」
孕期皮膚發癢,很多孕婦都遭遇過。民間也有很多對癢的「解釋」:有老人說是胎氣,不要緊;有人以為是在長胎毒;也有人說是在排毒。不管是「胎氣」「毒氣」,還是「長毒」「排毒」,這些說法,聽聽就算了。小陶當天上午空腹去醫院抽血後便回了家,再沒回到醫生處,直到下午才晃悠悠地回醫院取報告單,沒想到,還真查出問題。這種奇癢,居然是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簡稱ICP),很可能導致孩子胎死宮內。
入院後30分鐘內剖宮取出胎兒
小陶的空腹總膽汁酸達94μmol/L,甘膽酸超出常人的6倍。一般總膽汁酸水平≥10μmol/L可診斷ICP;血清總膽汁酸≥40μmol/L,瘙癢症狀嚴重,伴有妊娠期高血壓等異常即診斷為重度ICP。小陶入院時胎心監護提示胎兒宮內窘迫,還合併有高血壓、蛋白尿等子癇前期等問題,綜合考慮孕周、病情嚴重程度等因素,市婦保院孕產保健部主任、產科主任王春茶主任醫師當機立斷、緊急啟動了急診剖宮產DDI(決定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間隔)。手術室、麻醉科及新生兒科積極配合,手術得以順利實施,孕33周的早產兒成功獲救。
王春茶告訴記者,ICP患者由於膽汁酸的毒性作用使圍產兒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升高,容易發生胎兒急性缺氧、早產、羊水胎盤胎糞汙染甚至難以預測無症狀的胎死宮內。對於重度ICP,儘量縮短DDI時間並達到≤30分鐘的標準是提高產科質量的必然要求。
「手術中見小陶的羊水呈草綠色,三度糞染,幸運的是早產兒情況尚好,目前在新生兒科監護,擇日即可出院。」
這種毛病有明顯的地域和種族差異,我國長江流域等地發病率較高,浙江也屬高發地。王春茶介紹,ICP是妊娠期特有的併發症,無皮膚損傷的瘙癢是ICP的首發症狀,約80%患者在妊娠30周後出現,有的甚至更早。瘙癢一般始於手掌和腳掌,後漸向肢體近端延伸,甚至可發展到面部。瘙癢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可以是輕微、偶然的瘙癢,往往夜間加重,嚴重者甚至引起失眠。出現瘙癢後2~4周部分患者可出現黃疸及肝功能異常,少數患者還會出現乏力、腹瀉、腹脹等症狀。醫生提醒,孕婦出現以上症狀千萬別不當回事。皮膚瘙癢多在產後24~48小時消退,肝功能在分娩後4~6周恢復正常。
目前,小陶渾身瘙癢症狀已經明顯好轉。
這種癢,需高度警惕
皮膚瘙癢也可能是腹部增大的伴隨症狀,或者是孕期的皮膚疾患,不能一概而論。醫生指出,ICP高危因素有:有慢性肝膽疾病,如C型肝炎、非酒精性肝硬化、膽結石、膽囊炎、非酒精性胰腺炎;家族中有ICP者;前次妊娠為ICP,再次妊娠ICP復發率為40%~70%;雙胞胎或多胞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助孕懷孕的。
如果具有以上高危因素的孕婦,孕晚期出現皮膚瘙癢症狀,更應提高警惕,儘早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排查是否患上ICP。
另外,孕婦有皮膚發癢的情況不要輕視,也不要因此而談病色變,保持積極愉悅的心情很重要。醫生建議孕期應勤換棉質透氣的內衣褲,保持皮膚潔淨。在排除ICP等疾病的情況下,孕婦因其他原因導致的皮膚瘙癢,如影響日常作息,不要擅自用藥,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