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哪有所謂的天賦,不過是一拳又一拳的咬牙堅持。
腦癱兒的人生是怎樣的呢?他們剛出生的時候,像所有的孩子一樣,帶著父母全部的期望。他們一開始像正常的孩子一樣,會哭會鬧。可隨著慢慢長大,問題就出現了。他們不會走路,甚至不會爬行。他們就是別人眼中的「小傻子」,歪著脖子,雙眼無神,哈喇子流一身。
對於其他孩子的爬行、走路,對於他們而言,卻異常的艱難。因為他們很難做到,四肢協調。隨著年齡的增長,同齡孩子開始入學,他們卻頻頻被學校拒收。就算其中有學校收,在學校裡,也會被其他同學給欺負。那些童言無忌的孩子,張嘴閉嘴就是「小傻子」。也許他們沒有惡意,但依然對這樣的家庭造成了莫大的傷害。
孩子難熬,父母也沒有好過半分。孩子身邊離不開人,所以他們要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工作。沒能給孩子健康的身體,沒能給孩子良好的生活,他們的壓力是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都無法體會到的。
腦癱兒的人生只該如此嗎?他們天生就該比別人低人一等嗎?不,從來都不是。有這樣一個的父親,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把腦癱兒子訓練成拳王,堪稱現實版的逆天改命。
1985年,汪爸爸和妻子期盼著孩子的出生。他們給未出生的孩子起的名字,是一個「強」字,包含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孩子終於出生了,但卻早產了三個月,並且有腦出血、黃疸的狀況。命雖然救回來了,但命運弄人,孩子被診斷為腦癱。
診斷之後,很多親戚都勸他們放棄,趁現在年輕,趕緊生一個。他們的話是出於為汪爸爸的關心,但汪爸爸作為一個父親,怎麼可能放棄自己的孩子?沒能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又怎會拋棄他。
之後,他和妻子就開始了漫長的康復過程。他去學習按摩的手法,堅持每天給孩子按摩4-5個小時,這一堅持,就是二十多年,一天都未間斷。當然,也有諷刺和質疑的聲音:你這樣就能治好兒子?那全世界的人都成醫生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7歲的孩子,孩子的手指能伸直了,也慢慢的會叫「爸媽」了。多年的復健,終於開始有點用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汪爸爸意識到,孩子該上學了。一開始沒學校接收,汪爸爸求來求去,才有一個學校勉強接收,但要考一下孩子。汪強也算是爭氣,數學考了100分,還得了小紅花。就這樣,他入學了。
入學之後,因為各種原因,他經常被欺負,又毫無反抗能力。汪爸爸很著急,擔心他以後不能保護自己。所以汪爸爸開始教兒子練拳,而他就是兒子的人肉沙包。由於汪強四肢協調能力差,所以汪爸爸先教兒子跳繩,教了半年,兒子才學會。
就這樣,汪爸爸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把汪強教成了拳擊手。讓他在2014年在第四屆中外抗擊賽中,獲得銀牌,成為名副其實的拳王。
他的成功著實不易,汪爸爸也真的不簡單。他這麼多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堅持。但他用這份堅持,創造了一個奇蹟。
▶也許很難,但請不要放棄。
把一個腦癱兒教成拳擊手,這個過程是很艱難的。有同樣遭遇的家庭其實也不是一個,還有一些同樣遭遇的家庭,在默默堅持著。希望他們的孩子,也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不求多有出息,只求有自理能力,只求能照顧自己。
而汪爸爸和他兒子的事情就在告訴大家,過程的確很難,但請不要放棄。堅持未必能成功,但不堅持孩子一輩子就只能這樣了。
▶孕期做好產檢
很多人都對產檢不以為然,認為沒什麼用。其實不然,產檢可以檢查出胎兒的絕大多數問題,保障了優生優育。同時,定期產檢,也能及時發現產婦和胎兒的問題,保證他們的健康。當發生異常之後,也能及早做出選擇。
因此,孕期要按時產檢,避免一些悲劇的發生。
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公平,可仍有人輸在開頭贏在結尾。歸根結底,無非堅持。
【話題討論:你們身邊有這樣的事情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