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踏進幼兒園就意味著長大了,開始結交朋友,這時家長心裡都會有顧慮,怕孩子上學被欺負,相信每個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前都說過這句話:「如果有小朋友欺負你,一定要告訴老師」,還有些「暴躁父母」告訴孩子直接「打回去」。

孩子受氣不可怕,關鍵是如何解決,樂樂是個懂事的小孩,他屬於光吃飯不長肉一類的,所以看起來比同齡孩子矮小一些。媽媽還在擔心上幼兒園不著調吃飯怎麼辦?

為了緩解孩子情緒,媽媽給她買了一個很好看的水杯,也想就著機會讓他多喝點水,恰巧被班上一位又高又壯的男孩發現了,直接「搶」走了水杯,樂樂見狀顯然也很不開心,就上去搶了回來,結果高個子男孩一拳打在了樂樂的胸前,一瞬間倆孩子打成一團。

老師得知情況後叫來了倆孩子家長,樂樂媽表示兒子沒有錯,還被罰站,但老師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打人雖然不對,但還手只會激化矛盾」,樂樂媽聽到這氣不打一處來,急脾氣上來以後直接「掌摑」了老師,老師豈能吃虧,下意識地打了回來。

樂樂媽氣不過,質問老師:「你咋知道還手呢?」剛才你說還手不對嗎,我家孩子被動還手你說不對,為什麼到你身上這種說辭就不管用了,兩人不甘示弱最後鬧到了園長辦公室,經過大家的調節,老師也像樂樂媽道了歉,她也不敢讓孩子在這種學校待下去就轉學了。

哪個家長忍心看孩子受欺負呢?但又不能幫孩子打回去,如何處理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也成了家長「頭疼」的事,全家人的掌上明珠突然加入集體生活,遇到形形色色的小朋友,難免會有小矛盾,家長一般會給出「三種」解決辦法

溫柔家長
小朋友之間發生矛盾很正常,人家打你一下能有多疼呢?男孩子大度一點以後離他遠一些,慢慢的相處一下就好了。
狂躁家長
在學校如果有人欺負你,你可以忍他一回,但如果他還沒改,直接「制服」他,怎麼打你就怎樣還回去,敵不動我不動,但你不能受欺負。
中和家長
發生矛盾找老師說明情況,如果你也動手打他事情就變質了,回家以後一定要告訴爸媽,我們會永遠保護你。但你也不能主動欺負別人。

家長處理矛盾的「態度」也影響著孩子的判斷,孩子來到一個陌生環境,心裡肯定會不適應,和別人發生矛盾也是正常現象,父母的處理方式非常重要,這幾點建議送給迷茫的你。

冷靜解決
父母最了解孩子的脾氣秉性,有些孩子淘氣慣了就容易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他們也可能成為受害者,當發生問題以後父母應該保持冷靜,先聯繫老師了解事情原因,暴躁只會讓孩子感到恐怖,還會造成膽小怕事的性格。

給孩子話語權
在發生矛盾的時候家長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卻不願給孩子說話的機會,有些事情並不是父母想像那樣,還會誤會孩子,當再發生問題的時候就不願和父母溝通,在這種環境中孩子會更偏激。

孩子和同學發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家長要根據矛盾大小制定相應的對策,小打小鬧就讓孩子自己解決,大的矛盾也要掌握好處理方式,這樣對孩子也有好處。
本文聲明:文字純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