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你聊聊快樂。你快樂嗎?有人說快樂其實很簡單,把要求定低一點就很快樂。但是我覺得不完全如此,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快樂真的是因為對自己太苛刻。想要得到的東西或是想要達至的目標過於「不實際」,也讓我們不快樂。因為設下時已經「註定了不能達至」,結果當然就只有失望。
丹麥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接連好幾年「快樂指數」居冠。丹麥人為什麼能這麼快樂?據說跟心態有關。丹麥有個單詞「Pyt」(讀音接近「pid」),指的是培養健康想法以應對壓力。就像一個感嘆詞一樣,在狀況發生的時候很淡定地說:「Pyt.」像是「哦,事情就這樣了」或是像動力火車唱的一樣,告訴自己,既然發生了,「那就這樣吧。」有「Pyt」的淡定,我們就不會在某件事情上投以過多的感情或情緒。不糾結於「責任追究」「前因後果」,只專注在當下如何重置並繼續。
「Pyt」的灑脫心態
我喜歡「Pyt」這樣的灑脫,並且學習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工作和生活。「Pyt」,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Pyt」你這樣說話我能理解……可以用它來安慰自己,甚至是別人。「Pyt」,下次別再犯同樣的錯就好」;「Pyt」,別用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這樣的想法真的很積極主動。自己掌控自己的心情,讓自己快樂。我當然不是鼓勵你用「Pyt」來掩飾自己或是讓它成為讓自己開脫的代碼。有些責任是我們推脫不了的,但人必須要能接受不完美。
我大多數的時候是快樂的。總是告訴自己:任何的事,只要已經竭盡所能,就可以說是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別人了。所以事無大小,我會想辦法處理和完成。在說「不可以」「很難」「不可能」之前,先思考一回。按照所掌握的信息和所有的資源,評估所需要做的以及能力是否能及,然後盡一切的努力,至於結果就「聽天由命」。
我覺得,能接受現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客觀環境總有我們料想不到的狀況,有時我們可以處理,有時我們難以解決。但要特別強調,我指的不是「任由結果自然產生」,被動或悲觀地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沒有用。
某天我一個人在公司天台喝咖啡,天上的雲彩像是偉大畫家的帥氣揮灑的畫作,好美。我想著剛剛完成的工作,想著當中碰到的困難和挑戰。雖不敢說計劃完美地呈現了,但我很肯定的是我們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回想著自己在整個過程中經歷的不同情緒上的變化和波動。想著自己從中的學習和成長,想著自己如何應對了各種「煎熬」。想著為什當時沒想到這樣處理那樣做。然後再喝一口咖啡,我跟自己說:「Pyt,我真的已盡了最大的努力。」這樣就夠了。快樂,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