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說一下指彈和撥片彈。
嚴格的講,指彈當然應該是古典吉他了。因為撥片彈只能在民謠吉他上進行,這是弦的材質不同所造成。古典吉他的琴弦早期是羊腸子做成的弦,後來變成了尼龍弦,是不適合撥彈的。而民謠吉他使用的是鋼弦,這裡面要注意,1、2號弦是裸鋼絲弦,3、4、5、6號弦為纏鋼絲弦。音色比古典吉他明亮,它是可以指彈和撥片彈的。
兩種指彈方法是一樣的,可是手感存在很大差異。因為古典吉他指板要寬於民謠吉他指板,而且手指對尼龍弦和鋼絲弦感覺和彈奏力度也是不一樣的。這就看你準備學習什麼吉他了
古典吉他音色柔美圓潤,以演奏樂曲見長,多獨奏和重奏。從弦枕至共嗚箱有12個品格,指板左側邊緣5、7、9、12等品格有音位記號。要求在演奏時坐姿規範。
民謠吉他不僅指板窄,還略有弧度。從弦枕至共鳴箱有14個品格,3、5、7、9、12、14等品格有音位記號。它又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主要用來獨奏的缺角式民謠吉他(以撥片彈為主);另一種主要是用來伴奏的民謠吉他(指彈和撥片彈均可)。音孔面板下方粘有匹克護板,是防止掃弦時劃傷共鳴箱的。
我把兩種琴的區別講了,建議選擇好其中一種。有喜好、男女、年齡所限,先開始指彈哪一種倒是無所謂,可琴買錯又後悔學錯了,再改是件頭痛事。
第二說一下指彈基本要領。
我們大多數人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彈奏,也就是用右手的各手指彈或勾撥。說到指彈的基本功練習,本人認為首先應該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其實彈奏的基本形式就兩種,一是不靠弦彈法,二是靠弦彈法。不靠弦彈法的正確方法是,拇指向食指的第一關節方向撥弦,食指、中指、無名指向手心方向勾弦。各手指撥響琴弦後回到初始位置準備再次撥弦,並且不能碰到鄰近的琴弦。二是靠弦彈奏法。它又稱平行奏法。平行是指各手指發力的方向與吉他的面板平行,靠弦是指各手指彈響琴弦後應沿發力方向停靠在與之相鄰的琴弦上。
如果方法正確了,多練習就有了基本功,方法不正確再練也白瞎。
第三說一下吉他用譜問題。
學吉他用的六線譜要比學鋼琴用的五線譜簡單。不過我認為既然要做音樂人,還是應該把五線譜學好。因為國際通用的是五線譜,如果你彈的比較好,有機會到國外交流,人家給你個曲子是五線譜,那就不好辦了。
我簡單介紹一下五線譜的來歷,要學它首先要搞清楚它是從哪裡來,是幹什麼的,也就是我們要學的明白。
用線譜記錄音樂的方法產生於十一世紀的義大利,由音樂家古依多首創了四線譜,成為世界上最早比較實用的記譜法。後來隨著音樂的發展和音樂家們的不斷探索,大約在十六世紀中晚期慢慢形成了五線譜這種完善的樂譜體系。用五線譜記錄音樂能夠直觀地反映樂音間的相互關係,展現音樂旋律高低起伏變化的情況,記錄的多聲部音樂更顯出五線譜無可比擬的優勢。
學習時要認識五線譜,也就是第一線到第五線,第一間到第四間中記錄樂音的音位,音位越高所記的音就越高,反之越低。
譜號是五線譜上線與間的具體高度及音名的記號。將譜號記在五線譜的某一條線上,就指明了這條線的具體高度和音名,譜號與五線譜合稱為譜表。
在鋼琴鍵盤上對照學習高低音譜、簡譜,又稱為大譜表。
再把長短、強弱的記錄方法掌握了,你要學習的五線譜也就基本掌握了。
總之,儘管有便於彈吉他的六線譜,可我一直認為還是要熟練掌握五線譜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