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媽媽很著急,自己的寶寶馬上就要到11個月了,生性活潑,愛笑,胃口也不錯,現在能自己坐爬,扶物能行走,依呀學語,但是到現在還是不會叫爸爸媽媽,這是為什麼呢?
每個寶寶語言發育是不一樣的。一般10個月到11個月,一些寶寶已能比較準確得發出&34;的音了。當寶寶會說第一句話時,爸爸媽媽別忘了一定要抱他、親他,鼓勵寶寶,如&34;
8個月--1歲半
每個寶寶的說話時間存在差異,一般情況下,孩子在8-9個月時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複音,如「爸爸」;1歲時能說簡單生活用語;1歲半就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要求,但說話不是很清楚。孩子到了2歲,就可以簡單交談了。
4-5個月
4—5個月大的時候,寶寶可能偶爾會蹦出第一聲「媽媽」或「爸爸」來,雖然肯定會讓你無比激動,但他還沒有真正把這些詞和你們聯繫起來。這要到他大約1歲左右才能做到。
6-9個月
6—9個月寶寶的會說的話更多了。當他喃喃自語或發音時,聽上去好像有意義了。這是因為他在使用跟你說話時類似的語調和語氣了。給寶寶讀書來鼓勵他的牙牙學語。
12-17個月
12—17個月寶寶可以使用一兩個詞了,而且知道它們的含義。他甚至會練習變換聲調,在提問題時,把語調升高,比如寶寶想要人抱的時候說:「抱不」?。他漸漸地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語言在表達他的需要方面具備的強大力量。
1歲半—2歲
1歲半—2歲的寶寶詞彙量可能已經多達200個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詞。在18—20個月之間,寶寶學習詞彙的速度為每天10個或更多。有的寶寶每一個半小時就能學會一個新詞,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
因材施教
有些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會咿呀學語,整天哼哼哈哈的。家長要注意寶寶咿呀學語發出的聲音,這些聲音是寶寶學習語言的基礎。可能寶寶的鼻音特別準。家長可以不從爸爸媽媽教起,而是先教他說&34;,&34;兩個字用鼻音就可以輕易發出。針對性的教育,會使寶寶很快就能說出&34;兩個字,而且音很準,喊得特別響亮。這時媽媽要接著激發他的成就感,每天問好多次:&34;當寶寶答對的時候要給予表揚,滿足寶寶的成就感。
把握時機
當寶寶寶寶自信心&34;時,家長可以接著教他說&34;和&34;。這兩個詞語都是單音節,怎樣才能讓寶寶迅速記住呢?可以把&34;和&34;的發音改編成一首歌,每句押韻時都落在&34;韻母上,爽口易懂,簡潔易記。寶寶都喜歡唱簡單流暢的歌曲,甚至會每天反覆哼唱。在寶寶表演的時,別忘了表揚寶寶喔。
不要急於求成
在教寶寶說話的過程中,絕對不能心急。一來孩子的腦部發育還不完全,容易遺忘;二來家長急於求成的態度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有時寶寶即使心裡明白,但就是不敢開口,學習說話變成一項艱難的功課。
不要貪多
給寶寶一天教一到兩個音節或詞語就可以了,甚至兩天教一個都沒關係,讓寶寶有機會鞏固已學過的內容,不易遺忘。
隨機教育
多帶寶寶去動物園。當寶寶遇到感興趣的動物,媽媽可以趁這個機會教寶寶發音。回家後,拿出動物的圖片,指著動物教寶寶發音。因為寶寶見過實物,又正對著圖片,就會很感興趣地跟媽媽學發音。
其實說話和語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語言主要指對語言的理解和應用方面,而說話只是語言中的一部分,是指調用各個發聲器官發出正確的字詞。所以說話晚並不一定意味著語言發育遲緩,但是語言發育遲緩一般來說會導致說話晚。
一般來說,孩子學說話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大部分孩子都會依循這個規律進行語言發育。值得注意的是,嚴重的語言和說話發展遲緩可能是多種疾病的一個症狀,包括智力低下、聽力下降、表達性語言障礙、心理剝奪、自閉症、選擇性不語症、接受性失語、腦性麻痺等等。所以,孩子如果有嚴重的語言發育遲緩的嫌疑,一定要早日就醫,耽誤不得。
語言是寶寶思維發展的物質基礎,一個對語言比較敏感的寶寶通常比那些語言發育遲緩的寶寶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各種經驗,同時,良好的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也能有效地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那麼有哪些特徵顯示寶寶有語言發育障礙呢?
1、新生兒對各種響聲無動於衷
寶寶一出生就對聲音很敏感,尤其聽到很大聲音的時候,寶寶會受到驚嚇,出現諸如突然揮動胳臂、踢腿、臉部肌肉緊張甚至哭鬧等現象。如果家長發現新生兒對聲音不敏感,就要警惕注意了。
2、 寶寶不會尋找發聲物體
寶寶一出生,對聲音就有了反應,因此經常跟寶寶說話或者拿帶聲響的玩具逗弄寶寶,並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寶寶對聲音不敏感,你說話時,寶寶也從來不看你,那麼,寶寶很可能聽力有問題。寶寶聽不到周圍的聲音,自然無法通過聽這一途徑獲得語言信息。
3、 7個月的寶寶不會呀呀學語
寶寶長到4到6個月的時候已經開始呀呀學語,發出類似&34;&34;&34;之類的聲音。如果寶寶到六七個月還不會發出這些聲音,爸爸媽媽就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了。趕緊帶寶寶去看看醫生,或許寶寶有語言障礙呢。
4、1歲半的孩子一個字不會說
一般來說,大多數寶寶到1歲半左右已經能夠學說不少常用的語句,即便他說得不太流利,不太通順,但至少他會說了。雖然寶寶語言發育的進度多少有些差異,但是1歲半的寶寶至少應該掌握一些簡單的詞句。如果寶寶到1歲半了,還是一個有意義的字都不會說,爸爸媽媽就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他很可能有語言障礙,應該儘早去看醫生。
5、2歲至2歲半的寶寶不會連著說兩個字以上的詞
大多數的寶寶在18至22個月的時候已經能夠使用兩個字以上的詞組。到2歲至2歲半,寶寶已經能說不少話了。因此,即便寶寶語言發育比一般的寶寶慢一點,但是如果寶寶到了2歲半,還不會使用兩個字以上的詞,更別提完整的句子,那就該提高警惕了。這很可能預示著寶寶有嚴重的語言障礙。
現在的寶寶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平常要麼跟著媽媽要麼跟著奶奶外婆,說話的人少了,環境的刺激不夠所以導致說話晚吧;以前的孩子,大人忙於生計很少會照顧得那麼仔細,孩子說話只要不是太遲,一般的家長估計也就沒那麼在意了。不像現在的父母,孩子稍微有點異樣,就會緊張的不得了,生怕孩子有什麼問題。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大人多慮了,孩子的個體差異決定了每個人的發育速度都是不盡相同的,有人快有人慢,你走路早我說話早……就拿剛才一直說的語言發育來說吧,開口晚的這些孩子真正最後診斷為是智力低下或者其它什麼嚴重問題的,幾乎很少很少,絕大部分孩子最後都能順利學會開口說話,經過一段時間後語言水平都能達到同齡孩子水平,智商也不比別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