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欲訪洞府仙窟 黔靈山先拜猴
[XCAR 愛卡旅行社 原創]
(貴陽 莊晨辰)無盡之旅來到貴州,終於到了平素中原人都不愛來的一方淨土。說起貴州,大家總會想起綿延不絕的的巍巍青山,以及好客又甘醇的茅臺美酒。然而我們的旅行,終究攸關自由的追逐,所以同行沒有人選擇夜盡天明的貪杯歡享,而是將兒時對小說裡的齊天大聖的夙惦轉化成輪胎不斷碾過前路的執著。我們的旅程從貴陽市開始,去往那個師徒緣分未開地方。甘苦悲歡,盡力找尋最初的感動。
說是前路漫漫,事後回想卻並不覺得一味是匆忙。夜晚時間很短,每個人都懷揣著一股子興奮;而盛夏的早晨又來得出奇早,一晃神已經是清涼的DAY 1了。話說,欲向黃果樹尋別樣洞天,拜會四方生靈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其中拜會大聖的猴子猴孫更是不可少。作為空氣品質和森林覆蓋率全國首屈一指的貴陽,唯黔靈山一處可有此景可循。愛卡汽車貴陽分論壇的版主深海,成為我們路上的嚮導。早8點以後城區往黔靈山公園的道路會開始封閉,我們只得摸黑跟著晨練早場的人們上山...
塵緣聚散就是這麼奇妙,趕昨晚飛機到貴陽的朋友們還在提心弔膽水土不服,來到黔靈山除了有些犯困,卻沒有一點不適應的感覺。人居環境是無可挑剔的吧,特別是我們在非常早的時間離開宿地,跑到沉眠中的山上。
黔靈山深處有一座不大的寺廟,喚作「弘福寺」,名兒也普通,看門的不是僧人,卻是有些年紀的善男信女。說實話寺廟本身一般,環境清幽才是難能可貴的地方,如今還有誰那麼在意廟裡的人是不是和尚呢?善而立身遠比信而立身更有力量,不是嗎?
黔靈山上的猴挺符合孫悟空的秉性的,成佛不成佛並非是己願,樂得自在逍遙才是值得慶幸的事情。他們生活在弘福寺周圍,每天聽晨鐘晚禱覓食,入眠,不見得能懂佛理,但耳濡目染是要比一般走獸通情達理的。一番等待終究沒讓我們失望,林中細碎聲音傳來,猴兒們已經醒了。
深海成為版主已經好多年了,作為愛卡論壇中成長起來的第一批地方論壇版主,他可是個地地道道的貴陽全知。當然除此之外,他也經常自駕遊歷四方,在論壇中一直是位活動組織的行家,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海哥。
儘管預備了至少五六人份的花生來吸引猴子,但還是架不住一個山頭的小傢伙來要。走走停停,花生袋已經見底,黔靈山猴秉性溫良些,你不給,它也不搶。吃飽就走,絕不貪多,讓人欽佩。
猴山一聚,感覺本地主人並沒有過多為難我們遠道而來的朋友。西行的第一站我們採擷了初生的朝陽,暗暗把困意隱在心間。不經意間,有位妹子在手臺裡說:「真捨不得啊....」,眾人猜測她口中捨不得是為何事。捨不得炒得火候合適的花生是戲言,捨不得黔靈山一山安貧樂道的猴子卻有那麼幾分道理。
盼大聖火眼不察 觀紅楓湖漁樵耕織
通往黃果樹景區的路非常好找,導航找到安順,往下劃一下就能看到景區的標記。貴黃高速早已通車多年,去往水簾洞的路也不像從前需要天兵天將開路,少了些險阻,總覺得得之太易,少了磨難不像西遊。眾人提議,經過清鎮的時候我們稍作盤亙,此處有一座大湖,曾是國家帆船運動中心的水上基地。景色秀美,道夾青山。同行有信佛者連稱「罪過罪過」,不過我想這等小差開開...大聖在靈山應該是火眼不察,睜一眼閉一眼罷。
高速行駛間隙,湖光山色本來已經讓我們感覺非常漂亮。舍了高速,從清鎮選國道走,沒有圈進景區的湖水就依偎在兩邊的山崖之間,車隨影動,眼底始終似畫卷慢慢轉軸。你能想像這就是離貴陽市區不到60公裡的去處嗎?
如今自足已經是非常難得的生活方式,物慾帶來的享樂如海潮般容易浸潤現代人的內心,湖區周圍還是能見得到耕織漁樵這樣傳統而具有美感的活法,讓我們羨慕。縱然得失中我們能夠捨棄很多,但衣食住行卻漸漸走上了難以降低標準的軌道,我們獲得了便利,但也時常被便利困在原地。
湖區短暫歇了幾個小時,車隊便直抵安順,實際上整段路也就兩三個小時,日影偏斜黃昏來臨。大家商量了一下,決定明天再出發前往大瀑布景區。
晨光熹微須緣路輾轉 觀縫生奇樹
翌日早晨一樣是起了大早,安順地界離黃果樹大瀑布景區還有40公裡左右。這裡稍微作下解釋,黃果樹瀑布上遊為白水河,所以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名,歷來被譽為華夏眾瀑之首,落差高度雖然各有千秋,但此間寬度確實為全國之冠。而該地區內存在大大小小數以千百記的諸多瀑布,一般意義上大瀑布都是景區內的主瀑布,而86版《西遊記》的花果山水簾洞取景地也在此處。
瀑布景區裡面的直飲水算是凡遊必飲的,付了180元門票這算為數不多的福利,而且景區周圍酒店裡賣的瀑布水煮魚也說是用了這個水;與其到那裡被人宰還不如在景區裡喝個痛快,體驗一把「花果山」天然純淨水的魅力。
在景區內部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這株植物是什麼,後來查閱資料,發現這就是黃果樹周邊黃葛榕。縫中成型足見其包藏天地之精,頑強的生命力也讓人覺得驚嘆和欣賞。
第三頁
望銀龍汲水 披金縷玉衣洞府道福
在國際瀑布寬度排名上,黃果樹大瀑布居第三位。但是在中國人民心中,瀑布永遠是和文人騷客聯繫在一起的,就像李白成就了廬山瀑布,黃果樹瀑布則因徐霞客而聞名天下。
明崇禎11年,徐霞客經安順入滇,對黃果樹瀑布作了如下描述:
「透隴隙南顧,則路左一溪懸搗,萬練飛空,溪石如蓮葉下覆,中剜三門,水由葉上漫頂而下,如鮫綃萬幅,橫罩門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數計,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厲。」
黃果樹大瀑布的觀賞有不少講究,其中最特別的在於,它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從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位觀賞的瀑布,而水簾洞自然貫通且能從洞內外聽、觀、觸摸,也讓這個名字顯得更為真實。
面對奇觀勝景,人內心深處總是容易激動,隨著山邊棧道一點點延伸,瀑布的水簾就真的成為一道屏風出現在我們的側面。這種體驗在彎腰低頭的時候顯得既無奈又有趣,無奈是瀑布本身壓抑且限制了你行走的空間;有趣是即使你被打溼或者頭撞到溶洞內的巖體,你也還是會傻傻地笑起來。
心高嫌地窄難居 立志端要破碧落瑤天
一番辛苦,終於能瞥見「水簾洞」三個硃砂填過的紅字,這種民國時期的筆法,在網上很快就找到是劉海慄先生。當然遊歷此處的人遠不止他老人家一位,這裡可能就是找了近代最早的一位題字人。
真正的從後方欣賞瀑布,是從這個階段開始的。同樣進入溶洞後,光線變暗,水聲變大,這個時候瀑布已經不像遠處看時那般溫柔。它的怒吼就像有千軍萬馬在你耳畔叫陣,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又上心頭,這不禁讓人聯想起齊天大聖的旌旗在洞外直刺青天的光景。
世上事難免不公難平,我們搖頭忘記十分輕鬆,實際也是自己選擇了普通人的處世之道。而齊天大聖之所以叫齊天大聖,就是因為他不甘自己命運的平淡。生於世間自願揚名的志向,從進入水簾洞的那一刻就深種其心。
「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
吳承恩把石猴成王的故事寫得特別簡單,飛瀑流泉,猴群中調侃誰能進出不溼身,我們就拜他為王。石猴進去發現裡面有個溶洞,躲進去即不會溼身,這個洞也就是後來的水簾洞。猴王從此出發,書寫了幾世的傳奇。
水簾洞穿行一程,衣服溼潤在所難免。同行者換衣回宿地修整,一早在景區內的感動還未退散,對瀑布的看法卻有了別樣感覺。然而,福地洞天宇內又何止一處,數之不盡的去處還在等待著我們。
遇奇滴水灘逢蝶 無盡有境西遊路抒懷
前面說過,黃果樹瀑布群是一個由眾多瀑布組成的群落。看過了景區熱鬧熙攘的大瀑布主景區,我們旋即選擇了一塊人跡罕至的小瀑布來享受一下小眾的時光。的確,雖然祖國河山大好,但越來越多的商業化元素已經讓旅遊變成了單調乏味的同類搬運。很多想要看一看自己從未觸及的事物,從未感受過的生活方式...這類要求是越來越多,如果說在瀑布群中選一處符合上述要求的地方,事後看,那天下午的路線選擇可說是相當不錯的。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要路好走,景色還特別,恐怕如今已很難。但如果稍微放寬趕路的要求,那麼奇景多在奇境,辛苦跋涉不會讓你失望。
閒話算是不得不提,以這座橋在天際露出的一抹長弧來說,誰都無法忽略,橋梁與整個峽谷相得益彰。自然形成的雄偉地貌和人力創造的國之大器,最是讓人震撼。
對於一臺城市SUV來說,銳界(參數|詢價)出行的表現優秀,無論是在城市擁堵路段穿行;還是走到鄉間的非鋪裝路面,它表現出來的適應性都非常高。以往美系車型中細膩的底盤調教以及合轍的變速箱都不算多見,銳界的表現很好地證明了自己,對於SUV我們應該多去思考它用途的最優方案,而不是斤斤計較它在通用性上的高低。我想重申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當我們出遊的時候,特別是到一個路況接觸為0;一切全看車輛實力以及駕駛者經驗的的時候,選擇銳界這樣技術層面表現相對穩定的車款,能帶來諸多便利。
此次無盡之旅的行程短短不過三天時間,卻足夠讓人逛夠相關的景點。因為全省各縣級單位,已經貫通高速公路,自駕已經成為遊歷貴州最棒的交通方式,一路上森林和湖泊都不乏值得遊賞的地方。唯一值得提醒的就是,自駕一定得選擇一款比較成熟的SUV,這樣出行的攜帶品得以保證,緊急情況下適當的脫困能力也能讓人更輕鬆。
去年的《大聖歸來》燃起了一波東方奇幻英雄的回爐熱。孫悟空始終是最不像中國人的神話英雄,只有中國人才能理解他兩次回到花果山的經歷。第一次因為他在唐僧面前殺死了白骨精,而反被他責難;第二次是因為真假美猴王戲碼,唐僧又一次錯怪了他。兩次境遇如此相似,大聖眷念家園卻始終如一。你可以調笑猴子自大卻拗不過一個義字,一個信字;單說他二回花果山就能看出他是一個倔強到可愛的存在。西行之路還在繼續,我們每個人都和石猴一樣,從花果山水簾洞走出去。慢慢打拼、奮鬥直到自己發現自己能有一個新的叫「孫悟空」的名字,水簾洞還在,不管你是不是叫孫悟空,只消逢年過節回去看看,再難,也都能找回那份因為不甘心,才變得強大的力量。
1375 條評論,一鍵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