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民用電網的標準是50赫茲110伏,中國的是50赫茲220伏。還有國家是55赫茲的,也有60赫茲的,電壓也有所差異!中國國家電網也國定了,家庭用戶電網用電質量標準。。前兩年,上海用戶電網質量是48赫茲,230伏左右。
具體說為什麼世界各國家用電網電壓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有這麼幾個原因!
中國的電網是三相四線制,頻率50赫茲,相電壓220伏,線電壓380伏。美國和我國臺灣地區相電壓是110伏,頻率60赫茲。在相同功率用電設備來比較,中國的成本低,輸送距離遠損耗小,導線的截面積減少一半,電機功率體積比就小,節約電機製造材料降低生產成本。
由於我國規定對地電壓250伏以上才是高壓電器設備,所以我國的這個供電網絡是屬於低壓電器設備。如果世界都改為相電壓220伏固然有很多優點,但對老用戶需要更換所有電器設備造成浪費。如果所在國政府買單的話找想是個好事。
至於為什麼不統一,那是因為已經有這麼多電器使用這個電壓,如果更換的話所有原有電器將不能使用。沒有人願意承擔這個成本。 對於電器商來說,基於大部分電器都是不會移動的,所有只要根據該國標準設計電源部分或動力即可,這部分的邊際成本對大規模的生產而言是無限趨近於零的。而像筆記本這裡移動電器,配上一個適用於全球所有電壓和頻率的電源適配器即可,同時也保證了筆記本所用電源的穩定性。
因為每個國家的實際情況不一樣,發展的先進程度不一樣,歐美他們電氣化普及比較早,我們發展中國家比較滯後。所以滯後的都會參考發達國家的標準,發達國家有的考慮安全性,電壓低一些,有的考慮線路費用就選擇電壓高一些。美國電壓110伏受愛迪生的推薦的歷史影響,愛迪生推薦110伏電壓,所以110伏電器越來越多,電壓低確實浪費電線等材料,但是電壓不好更改了,因為電力系統都延續110v,改了百姓的電器都作廢了所以就一直延續下來了。我們國家起步晚,考慮到節能耗材,降低成本當然採用高壓220v,頻率嗎考慮我們國家幅員遼闊頻率低點對遠距離輸電有好處所以用50Hz
說起來容易,落實起來難啊!委實這些差異,給出國旅遊、世界貿易都帶來諸多不便;但卻毫無解決之道。如果僅僅是插座不同,倒也簡單,花上幾元錢買個轉換插座,甚至買個萬能轉換插座,帶在身邊也就是了,麻煩的是電壓不同、交流電頻率不同、電視的制式不同。
因為世界上各國有電力的時間不是統一的。有的較早有電力,有的較晚才有。而且這些發電站也是由不同國家建立。電壓輸的標準各國不一樣(因為不同電壓性能都有優缺點)。但世界上主要的輸變電壓也就幾種,並不繁多,而且電壓可通過科技進行互相轉換。對使用者不會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