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嶺
美國權威民調機構蓋洛普10月底公布了2019年全球法律與秩序指數(又稱「民眾安全感指數」)排名。在榜單上的144個國家之中,中國位列全球第3位,而標榜自己為「世界最強大國家」的美國、號稱「最重視國家安全」的美國,卻位列第36位,排名持續下滑。
11月20日,美國威斯康星州沃瓦託薩市一購物中心發生一起槍擊事件,造成8人受傷
為何美國政府整天打著「安全」的幌子在國際上橫行霸道,美國民眾卻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了?
不安全感源於對「政治衰敗」的擔憂
冷戰結束時,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一度高呼「歷史已經終結」,成為當時不可一世的美國制度優越感的一個縮影。然而,正是這位學者近年來以一本《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全面揭示了美國政治的衰敗,同時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終結。
從2008年以來,美國政治日益極化,從為了醫保法案「一意孤行」的歐巴馬,到打著反建制旗號上臺、「逢奧必反」的川普,美國政治陷入了「一屆對著一屆幹」的惡性循環。兩黨極端派越來越多、溫和派越來越少。政黨利益至上、立場涇渭分明,各種政策被兩黨惡鬥所「綁架」,或在相互否決中久拖不決,或在忽左忽右的極端中來回搖擺。國家治理、政治秩序、民眾福祉逐漸淪為政黨政治的犧牲品。
面對洶湧而來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政府將選情置於疫情之上。兩黨利用疫情相互政治攻擊,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推諉扯皮,錯失抗疫「窗口期」。擁有發達醫療體系和前沿生物科技的美國最終淪為疫情重災區,死亡人數已超過了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總和。突如其來的生物安全危機放大了美國當下的「政治衰敗」,置身其中的美國民眾的無助、憤怒可想而知。
不安全感源於對「經濟困境」的焦慮
無論是美國奧斯卡獎作品《海邊的曼徹斯特》,還是美國作家萬斯的《鄉下人的悲歌》,都展示了美國底層白人漸行漸遠的「美國夢」,也是當下諸多郊區、鄉村投票支持川普的數千萬白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在科技日新月異、資本全球逐利的時代,美國國內的經濟版圖加速變換。東西海岸在新科技企業的助力之下持續發展,中部內陸和「鐵鏽地帶」加速衰落,越來越多的產業工人被尋求海外廉價勞動力的美國資本家拋棄。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加速美國經濟「虛擬化」和「空心化」,美國的財富越來越向最富裕的前1%的人口集中,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不斷累積。
美國中產階級持續萎縮,「橄欖型」的社會結構加速向「金字塔」型轉變。公立教育日益衰落,蓬勃發展的私立教育越來越成為「富人才能享受的特權」,事實上不斷拉大了美國的階級差異。貧困的代際傳遞已經成為美國普遍的現象,各個階層之間的流動性已遠遠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金融危機來臨時,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而在危機中破產的大量底層民眾卻無人問津。本土美國人還要面對不斷湧入的非法移民所帶來的「福利爭奪」和「廉價勞動力」競爭。絕望的民眾,一部分在不斷固化的貧困階層中自生自滅,一部分在暴力犯罪、酗酒、泛濫的毒品中加速沉淪。
川普一度被這些底層白人視為「救命稻草」。而4年過去了,很多人發現川普包括減稅在內的一系列政策不過是新一輪的「劫貧濟富」,這位資本家並不敢動資本家們的奶酪,底層白人仍在上述「經濟困境」中苦苦掙扎,不安全感也愈演愈烈。
不安全感源於對「社會動蕩」的恐懼
白人和少數族裔、不同性別、「嬰兒潮一代」和「Z世代」、基督教和穆斯林、「環保派」和「工業黨」,形形色色的身份和議題區分著「我們」和「他們」,日益加劇的「身份政治」不斷撕裂美國社會。傳統的「文化大熔爐」被分割對立的不同文化群體所替代,美國社會日益碎片化,各種矛盾相互交織。
「猶如一個擁有多根引信的火藥桶」,任何一個熱點事件都可能成為引爆美國社會大規模騷亂的導火索。今年5月,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遭遇暴力執法死亡引發了美國數十個城市激烈的抗議示威活動,「打砸搶燒」在多地蔓延,成為當下美國社會分裂與混亂的真實寫照。
而今年美國大選,兩位候選人各自獲得的超過7000萬張選票,更是將美國社會的分裂與對立直觀地展示出來。有美國媒體稱「美國正瀕臨新內戰的邊緣」。《大西洋月刊》發文稱:從大選後美國社會分裂的現實來看,整個21世紀20年代將是美國自南北戰爭以來最為動蕩的十年。
不安全感源於對「槍枝暴力」的恐懼
獨特的槍枝文化和持槍自由,使美國成為人均持槍數量全球第一的國家。《洛杉磯時報》調查顯示,平均每百名美國公民擁有槍枝88.8支。泛濫的槍枝使暴力犯罪「輕而易舉」,同時增強了極端分子利用槍枝進行恐怖活動的風險,給美國帶來嚴重社會治安問題和「獨狼式恐怖主義」問題。
過去50年,全球發生的25起槍擊大案中,有15起在美國。2019年8月,在得州埃爾帕索市沃爾瑪超市發生的槍擊事件導致22人喪生。近年來,在美國平均每天就有近百人死於槍擊,2017年槍擊死亡人數接近4萬人,創下近40年來的新高。
生活在這樣一個槍枝暴力泛濫的國度,面對著一個日益極化、分裂、混亂的政局和社會,感受著不斷滋長的極端思潮和社會憤怒情緒,美國民眾安全感不斷弱化絕非偶然。
難以治癒的傷口往往都是從內部爛掉的。一個人民安全缺失的美國何談「國家安全」?(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