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中國第一所「混血」國際學校,結果是...「好想變回學生,來這裡畫畫啊!」

2021-02-21 常青藤家長會

說起國際學校,你最先想到哪座城市?

 

是的,隨著國際教育在國內越來越火,目前在中國國際學校領域的頭排兵,當屬上海。

 

在國內,上海擁有全國第一大數量的國際學校,含光華教育集團、協和教育中心(集團)、均瑤教育集團、平和教育集團、德英樂教育集團,禾佳聯盟等幾大教育集團,共195所學校,遠遠甩開擁有155所國際學校的北京,穩居全國第一。在國際範圍看,上海也不甘示弱。17/18年,上海就成為了全世界國際學校第二多的城市,「國際學校含量「僅次於杜拜。

圖解:多鯨資本2019年3月報告

 

慶幸的是,與數量相匹配,上海國際學校的質量也處於領先狀態

 

在《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上,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前三,分別擁有27所、26所和8所全國百強國際學校。包玉剛、上中國際部、世外、平和雙語...等等國際教育領域響噹噹的學校,都位於上海。

 

自然地,上海牛校也就成了許多家長擇校時候的參考。即便不去上海讀書,許多家長也還是會將當地的國際學校與上海的同類學校作對比,以後者作為標杆和參考。

 

只是,國際學校數量日漸龐大,想要為孩子「深扒「每所學校,不僅需要網上搜尋信息,參加國際學校展會,報名不同學校開放日.每周奔忙,仿佛趕場。

 

更大的問題是,這些任務每一項都需要做大量功課,考驗家長的前期資料搜查、現場的洞察能力,以及後期的整理和對比能力...對大多數家長來說,「擇校」都可以說是「一個不可能之任務」

 

為了能夠給各位家長排憂解難,常青藤家長會就將在這一欄目中,實地走進那些有代表性的國際學校,親自去感受不同的校園氣息:踏進教學樓,和學校的學生、老師、校長對話,及盡所能去挖掘出每一所學校的真實狀態。綜合整理出我們最直觀的、最可靠的探校感受,力求為家長展現最真實的學校面貌。

 

而這一次,我們就來到了中國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中美合作高中: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簡稱七德)

走進七德,

中國第一個國際學校的「混血兒」

 

正如前文所說,上海共有27所被收錄進「胡潤國際學校百強」榜單,其中就有七德的一席。

 

七德有著上海出名的「好生源」,入學學生的平均中考成績都是周邊地區的尖子生,甚至被家長視為「上海最難進的國際高中「之一。

而頭頂這些光環,七德本身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外教育「混血兒「——

 

其中的中國血統,來自上海七寶中學。這所學校創校於1947年,是上海市的重點中學,也是一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常年居於上海市前五的水平,老牌、公立的名聲在外,自然也為上海地區家庭的認可奠定了基礎。

 

而其中的「外方血統」,則來自德懷特學校(Dwight School)。它成立於1872年的紐約,是北美第一所提為K12教育供完整IB課程的私立學校,也是美國第一批到海外設立校區的學校。除了紐約和上海,德懷特也在倫敦、首爾、杜拜開設了分校。

 

在剛剛過去的畢業季中,官方數據顯示,189位畢業生中,12%走進了美國TOP10,47%走進了美國TOP30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從各個維度,結合官方數據與我們的主觀體驗,帶大家「雲訪」七德。

建校時間:2014年

校園面積:2.5萬平方米

辦學性質:民辦、全日制

學段設置:10-12年級

國籍戶籍:不限國籍、學籍

課程體系:

全年學費:16.4萬/年

學生數量:593

中外教比例:6:4

校長:


作為一所2017年才擁有畢業生的學校,七德絕對屬於「新星學校」的梯隊,但令人吃驚的是,首屆畢業生就收到了斯坦福和布朗兩所藤校的offer,得到了很多的關注。誠然,教育與升學本不是一回事。但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拋開升學談「教育「卻也太過奢侈。因此,每一個家長在探校時,率先查看的一定是「結果」。所幸的是,自17年剛有畢業生起,七德的每屆畢業生的升學結果都不遜色。18、19年都均有學生被布朗青睞。2020年,即使有了疫情的影響,七德的升學結果還是比較出色。


2020年

2020年有188位畢業生,共收到673份offer。其中,

TOP30綜合/文理學院錄取率55.0%

TOP50綜合/文理學院錄取率84.6%

一位學生收到劍橋大學offer,

IB考試滿分2人,均分38.2。

從地區來看,截止2020年3月31日,錄取覆蓋了12個國家地區:美國大學錄取471份,英國126份,加拿大42份,澳大利亞23份,日本3份,荷蘭3份,中國香港2份,紐西蘭1份,新加坡1份,瑞士1份。


2019年

2019年有154名畢業生,共收到650份offer。其中,TOP30綜合/文理佔比60%,TOP50綜合/文理佔比87%,三位學生收到布朗大學offer。

2018年

2018年有151名畢業生,共收到600份offer。其中,TOP30綜合/文理佔比25%,TOP50綜合/文理佔比66%,一位學生收到布朗大學offer,累計獎學金近300萬美金。

2017年

2017年有136名畢業生,共收到544份offer。其中,TOP30綜合大學佔比20%,TOP50綜合大學佔比67.6%;一位學生收到布朗大學offer,一位學生收到史丹福大學offer,累計獎學金近兩百萬美金。

升學數據小結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七德是一個「不斷拔高自己」的學校。

1、自17年起,每年的學生數量都在增加,獲得offer的質量也在逐漸上升。2、每年都有學生獲得藤校或類藤校大學的錄取通知書。3、獲得TOP30以內綜合大學/文理學院的offer數量也在穩步提升。

根據這些趨勢,我們可以預測,未來幾年的升學水平應該也會保持穩定拔高的狀態。

 

談及升學,就離不開學校的升學指導安排和升學指導團隊。

七德的升學指導主任分別由中方吳穎瑩和西方Rafael Katz組成。他們貫穿中西,能夠精準的根據中國學生的特點,和美國大學的招生要求,給到學生最實用的升學指導建議。吳穎瑩老師是七寶中學2002級校友,東華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學學士畢業後,開始從事國際教育至今。2012年開始同仇忠海理事長、王芳校長一起參與七寶德懷特籌建,並擔任學工部主任和IB CAS協調員。2017年起,任學校招生升學部中方主任,創立「七德生涯規劃」項目。吳主任是七寶中學02級的校友,和七寶系學校有快20多年的羈絆。體制內教育走出來她深知對於中國學生來說,國際教育和升學指導的重大意義。吳主任告訴我們,七德能擁有如此優秀的升學成績,除了學校在各方各面為學生提供的支持,更離不開其完善的升學指導體系。

七德升學指導中心擁有6位全職的升學指導老師,他們會根據學生個性化的需求,提供為期三年的升學指導服務,協助學生順利完成整個的大學申請流程。

三年服務包含:

每周一次面向全年級的升學講座(1對200)

每周一次面向行政班級的升學課(1對30)

每學期一次學生面談(1對1)

每年至少一次家長面談(1對1)

建議安排標準化考試、夏校、遊學的時間

組織優秀學生探訪大學校園

為每一位學生撰寫升學指導推薦信

協助學生制定最合適和匹配的大學列表

修改潤色學生的大學申請文書

個性化輔導


10年級:

11年級:

12年級:

不僅如此,升學吳主任告訴我們,學校對每位學生的的關注不會停止,即使他們已經邁出校門。七德的首屆畢業生已有大學畢業生,學校還在持續關注他們的發展。

初三招生(一年)

校園宣介、招生考試、綜合評價、入學指導、德懷特全球網課、在線面試、Odays夏令營

高中在校(3年)

自我認知、心理調節、擇課考試、技能培養、職業體驗、大學規劃、申請輔導

畢業後(本科+碩士 6年)

校友平臺、實習資源、行業了解、職業規劃、入職準備

關世寧,布朗大學漢語言文學學士、波特蘭大學升學指導碩士、耶魯大學亞洲文化研究碩士。他在美國從教多年,至今已有20餘年升學指導經驗。多年的教學經驗使他受邀編寫AP教程,普林斯頓評論考試系統高級顧問,並擔任上海的SAT、ACT、AP和PSAT等考試的考試官。現在他身兼升學部外方主任和UCLA的招生官,負責國際學生。Mr. Katz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國際招生官,對於如何獲得美國大學的青睞了如指掌,是七德學生升學路上不可多得的神助攻。既然有機會和美國名校招生官直接對話,我們也抓住了此次機會,在不透露內部機密的情況下,讓Mr. Katz與我們分享了美國大學到底是如何挑選錄取者,以及中國學生應該怎麼做才能最大化被錄取的機會1. 大學錄取沒有「畫像」:申請切勿盲目跟風,人云亦云,別人做什麼活動就盲目追隨,一定要找到只屬於你的特殊點2. 文化自信的孩子更容易被接受,做公益不要「捨近求遠」,比起去大洋彼岸的第三國家做活動,不如在你的社區周圍做些助人為樂的事情3. 自信點,我的孩子,在申請文書上,請「大肆宣揚」你的優點,忘掉你的謙虛,讓招生官看到你所有的閃光點


每一所國際學校和雙語學校都避不開的問題,就是如何更好的融合中西方的文化思維課程,如何在給學生帶來國際化體驗的同時,既能讓學生最大化感受和適應西方文化,又不丟失中國本土的優良傳統。在這一點上,七德非常與眾不同。
作為中美合作的首所學校,如何做到真正的中西融合既是七寶德懷特的教育關鍵詞,也是這所學校成為國內第一個純正「教育混血兒」的意義所在:力求探索得到真正的中西合作辦學範本。因此,學校從管理層的配合,到課程的學術框架,也都是圍繞這個關鍵詞展開。當然,學校的基調和定位,離不開「校長「這個核心職務。

因此,我們就帶著問題和好奇,走進了「混血」七德兩位校長所帶來的「聯姻」,跟中方校長王芳和美方校長龍梅,一同聊了許多。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教育領導與管理專業博士。曾經在一所醫學專科學校從事了10年的教學工作,後跟隨中國著名的葉瀾教授領銜的「新基礎教育」研究團隊從事學校轉型變革研究,在學校管理和課堂教學的改革方面有著多年的研究經驗。2011年,在閔行區教育局負責閔行區基礎教育階段的國際教育發展規劃和推進工作。2012年,加盟七寶中學協助仇忠海校長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全程參與了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籌建的全過程。

美方校長:龍梅

Brantley Turner 來自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1993年,她第一次到中國;隨後,於1995-1996年間在北京語言大學學習中文。之後,於2000年在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完成了她的中美文化研究的碩士論文。她創辦的China Prep是中國體驗式教育領域的先驅,目前,她在位於上海、紐約和巴黎開設課程的國際管理學院讀博士。2009年起,她作為德懷特學校的中國項目負責人在中國工作。在此之前,她一直從事幼兒園至12年級中國學生的項目發展。

熟悉中外合作辦學的家長都知道,雙校長看似「花哨」,但也是一把雙刃劍。

 

好的一方面,是能夠從兩種文化角度去思考和審視問題,在辦學方向上給予學生最大化的雙國體驗。但其弊端就是,中外文化的不同也會帶來一系列的溝通和執行上的問題。

 

那麼,如何真正兼收中西兩邊的好,去除兩邊可能的壞?這個核心矛盾點,就是我們採訪時向二位校長拋出的第一個問題。

 

 

作為一所極具使命感的學校,「混血兒」七德有其本身的辦學使命,包括:

 

育人模式突破創新

探索中外合作辦學路徑

通過實踐經驗的提煉,給予政府政策諮詢,以及高中國際教育國際課程管理的規範

 

而在實現使命時,王芳告訴我們,他們也早早想好了三條合作原則,互為約束:

 

以我為主:雖然是中外合作辦學,但學校依然是屬於中國的學校,相互尊重

公益導向:作為政府支持的項目,學校雖然為民辦,但辦學目的絕不為營利

優質引領:通過團隊的努力,力求把事情做好做對,絕不含糊

因此,在我們帶著中外融合的核心矛盾問題採訪時,接到問題的王芳校長,便用了」婚姻「一詞來形容她和外方校長龍梅的工作關係。

 

」在七寶中學和美國德懷特學校初期談合作的時候,我和龍梅就是雙方的代表,所以我們很早就開始接觸彼此了,現在已經認識8年。」王芳校長說道。

 

「而且,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希望把這所學校辦好,不把個人的利益作為核心工作點。所以我們所有的決定,它不在於誰對誰錯,而在於如何把事情做對。」龍梅校長補充道。

 

建立共識和信任,互補才能成為優勢。而這種你退我進,你進我讓,你長我短...的關係本身,誰能說它不是像」婚姻「一樣呢?

當然,兩位校長成功的「婚姻」不僅建立在一致的原則、長達8年的磨合上,更是因為她們像老夫老妻一樣,交流「無國界」。龍梅校長雖然是美國人,但在她所有的對外採訪中,如果不看臉,你可能都意識不到自己在和一位美國人進行談話。

這是因為,從96年起,龍梅就開始在中國學習、工作,至今已經有20多年。20年不僅給了她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話,更讓她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了進一步認知。正因如此,二位校長才能在中西思想的碰撞上保持極度的開放——

 

她們認為只有碰撞,人才會看到不同,才會去反思,才有可能去形成一種新的想法,才可能創新,才可能做好七德。

2018年,為了能夠更好契合不同學生的特長和學校方式,學校開設了A-level課程,但就讀學生人數較少。與之相比,七德一以貫之的看家本領,則還是IBDP,這也是絕大多數學生選擇七德的一點。

10年級:

11-12年級:

IBDP+中國核心課程

A-level+中國核心課程

紐約德懷特提供的線上AP課程

在IBDP之餘,每位學生都需要學習四門中國核心課程:語文、歷史、地理、政治,並且參加會考。王芳校長告訴我們,七德是最早提出保留這四門核心課程的學校,後來上海出臺對國際課程管理意見,以及教育部最近出臺的一些對高中做國際課程的學校文件裡,都明確表示了必須保留語文、歷史、地理、政治這4門課程。而這樣的課程設置就意味著,七德的學生畢業後不僅能夠拿到IBDP的證書,還會拿到上海的普通高中畢業生證書,體制內外兩頭抓。那麼,IBDP課程和中國核心課程究竟融合的如何?就這個問題,我們也分別對談了學校的中方課程主任王豔春,和西方課程主任Shaun McGuigan。

中方課程主任:王豔春

王豔春1999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併入職於上海一市重點高中。2004年獲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碩士學位,期間加入上海一國際學校,從事iGCSE中文、IBDP A文學及初高中中文母語教學。2014年加入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構建和發展中文學科課程。2015年成為IBDP A文學考官。目前任學校課程部中方主任。Mr. McGuigan,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獲法律學士、曼徹斯特城市大學教育碩士、倫敦城市大學博物館與展會專業的教育碩士。2011年至2016年期間,他在東倫敦哈克尼城市學院工作,該校在過去的三年裡在英國公立小學裡排名前五。2015年他被頒發了溫斯頓邱吉爾基金會的獎學金完成東方教育學的研究項目。正是這項研究使他邂逅了七德。 

同時學習IBDP和中國本土課程,許多家長最大的擔憂,就是兩者的學習方式和考試方式的不同。

 

其一是,IBDP本身已經有很高的難度和強度,再抓一條中國線,會不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的困擾?

 

其二是,IBDP和中國核心課程都提供的課程一定會有交疊和重合。以中文課為例,兩邊都有中文,但兩者的課程安排肯定不一樣,這對學生來說是好是壞?



對此,王主任告訴我們,其實國際課程和中國課程的學習並不衝突,他們的不同點反而會鍛鍊學生的思維切換能力。


中國本土課程和IB課程各有優勢。中國本土課程比較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基礎累積,效率比較高,一節課的容量會比較大。而IB則是以技能的訓練、思維的訓練為主,更多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探究和思考過程中掌握的知識就會更紮實、更牢靠。」

 

他們雖然各自對學生的評估方式也不同,但學習能力是相通的,我們的學生需要用不同的策略去完成它。也就是說,學生在考不同體系的時候,他需要換腦子,或者說換一種思維方式。

 

比如說,中文的IB考試和會考時間比較接近,會考在高三的1月份,而IB的大考則在5月份。那麼在複習會考時,學生需要用閱讀理解和寫作文的方式準備,而輪到備戰IB時,就要用評論文的方式來進行寫作,這是一個需要切換腦子的過程,非常挑戰和鍛鍊學的靈活思維能力。「



我們都知道,經歷過體制內學習的孩子學科知識功底都非常深厚,只是缺少了如何將書本上的知識活用的能力,而這一點正是IB課程學習的核心:我們如何理解知識、如何運用知識、如何建立在信息基礎上,構建自己的「知識樹」。

 

因此,雖然兼顧兩種課程學習很艱苦,但是卻可以形成另一種互補:知識點與思維方式的互補。

 

除了校內的課程,有意願和能力的學生還能夠通過七德搭建的線上學習系統進行學習:目前有三種在線學習方式:融合學習項目 、間隔年項目、德懷特全球。

 

一、融合學習項目

 

融合學習項目十分適合對校內課程以外的學術領域抱有濃厚興趣,或渴求更高學業靈活度的學生。該課程適合具有較好學術基礎、時間安排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生。學生可以在Dwight Global或Pamoja學習課程,以代替或補充七德校內課程。

 

二、間隔年項目

 

間隔年項目極其適合有意在QDHS在校課程以外進行學術興趣拓展的學生。但凡成功完成間隔年項目的學生,在綜合能力方面,如組織協調、時間管理、自我驅動力和反思能力等各方面都有顯著提升。此外,此課程可讓學生為IB DP或CAIE A-Levels做充分準備,使他們從高中生活中獲益更多。


三、德懷特全球

 

課程採用融合、翻轉同步研討的大學課堂式教學方法。模式由多種課程融合,結合了同步(實時、在線、視頻教學、虛擬教室)和不同步(錄製的講座或研討會,以及各種教學素材)兩種教學方法。該教學是翻轉課堂模式,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內容預習,將在堂內時間更多用於積極高效的學術研討。學生每門課程每周有兩小時的同步課堂時間。 

 
在七德,除了學習以外,學生的校園生活是相當豐富的,光選修課就開了50多門,不怕你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就怕你挑花了眼。不僅如此,學校每年都會根據四季開展主題活動活動,只要下課鈴響起,學生們就會奔向自己的興趣愛好選修課,這個場面還是很歡樂的。

 

目前,七德有超過50門選修課同時開設。這些課程通過元素的形式被分為金木水火土風6大類,每個選修課授課的方式不同,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也各異。每位在校生學生需要在12年級畢業之前至少完成6個元素中的4個元素,才能達到畢業要求。這樣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讓學生積極嘗試全新的選修課領域,全面發展,激發自己的潛能。

04.

人文氣息滿溢!

這些學生怎麼「滿世界」畫畫

教學樓內、走廊裡、樓梯拐角處,甚至在電箱上,到處都是學生的畫。不同主題的彩繪和作品佔據了校園的每個角落。

走進七德的那天,恰逢上海好天氣。

 

結束了前日的旅途,奔忙之後,我們踏進教學樓、漫步在學校的走廊,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學校的真的挺「五彩斑斕」,一時間竟分不清自己是否走進了一所藝術院校。

根據負責德育的副校長戴絢介紹,「牆畫「是七德重要的特色之一,學校基本上所有的牆都被視覺藝術學生的作品覆蓋。

 

學生對七德這項特色傳統參與度非常高,每個人都爭先恐後地為學校「添彩」。雖然他們只能在課間、午休、晚自習等閒暇時間插空作畫,但即便如此,在每個充滿可能性的角落,學生的藝術細胞都好像「生長「到了極致:

 

 

 

在校生戴樂魚Emily告訴我們,她對學校的第一印象就是學校的壁畫

 

「我在走訪學校的時候,覺得這個學校有非常濃厚的藝術氛圍,因為他在各種牆上都有往屆學生的一些壁畫作品,我非常喜歡這一點,這也是我選擇來到這所學校的原因,這些畫給我一種很自由的感覺。」

為了給新的創作騰地方,今年,學校還特地刷白了更多牆壁。

 

而為了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更多的藝術碰撞,去年起,學校還特地制定了一個主題,讓七德不同的學院House聯手,共同打造出擁有兩個House共同點的作品。

House體系是七德學生管理的特色。每個House都有自己的House名稱、顏色、屬性和吉祥物。每個House內都有10-12年級三個年級的行政班學生。新生入學時,會根據其學術成績、特長能力、男女比例等平均分配到各個House中。

除了學術課程以外,學生的課後活動、住宿生活、運動比賽等,都會以House為單位進行開展。

在七德,一共有六個House,分別是:

Aristotle 亞里斯多德


顏色:橘色

吉祥物:獅鷲

屬性:博雅、理性

 

Buck 賽珍珠


顏色:綠色

吉祥物:馴鹿

屬性:青春、活力

             

Cai Yuanpei 蔡元培


顏色:藍色

吉祥物:白澤

屬性:包容、善良

             

 

Da Vinci 達文西

顏色:紅色

吉祥物:鳳凰

屬性:蛻變、重生、綻放

            

Emerson 愛默生

顏色:黃色

吉祥物:狼

屬性:融合、進取

             

 Fan Zhongyan 範仲淹

顏色:紫色

吉祥物:龍

屬性:堅毅、勇敢

所有的House logo都是由學生設計繪畫


因為不同House有其所代表的屬性和精神,該House的學生在未來三年的學習中也會「傳承」到這些屬性。

 

而通過各種以House為單位的課後活動、住宿生活、運動比賽等,相應House的學生能夠更好的彼此溝通、合作、扶持。負責德育的戴絢副校長就示,「House的形式很好的鍛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德育副校長:戴絢

戴絢自上海師範大學後,一直擔負著中學語文教學的工作,經歷了各種職務崗位: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德育主任、工會主席、校長助理以及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從2006年至2016年,從不間斷地兼任著高三語文教學,成績斐然。「如果我是翠竹,我會用節節拔高成長的喜悅,鋪設語言文字的錦繡,引領學生賞析,以深情哺育他們在美文佳作中徜徉。」「雖然我們在招生時會根據學生的各種能力進行隨機的House分班,但很奇怪的是,House具有一種魔力,分配到各個House的孩子就會逐漸顯現出這個House的特質。比如我們亞里斯多德House的屬性是理性博雅,那麼他們(學生)真的會覺得我是亞里斯多德House的孩子,我學術能力就應該強。所以進來沒多久,比起其他學生,亞里斯多德House學生的學術能力真的會凸顯。而賽珍珠House的孩子相對的會更熱情,也就是青春活力。正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各個House之間的互動也是既有溝通,有摩擦,也有會衝突。
而由於每個House都有自己的代表色:橘、藍、綠、紅、黃、紫。House的這些顏色,也恰恰可以構成視覺上的「互補色」效果:橘和藍,綠與紅,黃與紫。因此在去年的牆畫合作中,House的組合就變成:亞里斯多德 x 蔡元培, 賽珍珠 x 達文西,艾默生 x 範仲淹。亞里斯多德和蔡元培(橘和藍)賽珍珠和達文西(綠與紅)艾默生和範仲淹(黃與紫)單色的呈現,看久了令人乏味。多色的互補,最終融合到一起,才是百態和平衡的呈現。

根據季節的不同,七德把學生活動分成了四個季度:

 

秋季·體育季、冬季·藝術季、春季·學術季、夏季·世界教室。



我們拜訪七德,正值秋高氣爽的秋季。下午最後一節課的下課鈴打響後,操場上很快就聚集起了大批的學生:體育季的House足球賽就要開始了。

 

除了球場上奔波的隊員,四周坐滿了前來助力的啦啦隊、圍觀學生、在跑道上玩飛盤的各種組合,以及自由鍛鍊的一群群學生。青春的歡聲笑語讓我們所有人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好想馬上加入他們,一起奔跑在午後的陽光中。




秋季結束後,伴隨而來的則是藝術季,音樂、戲劇、牆繪、展覽都在活動列表上預備著。

而各種以學科為主題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春天展開。學術學科包括經濟、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對七德的學生來說,夏天可能是最幸福的季節。除了期待已久的暑假,更是學校的世界課堂展開的時間。學校會牽頭組織相關科學、藝術、人文等暑期專題項目,鼓勵學生參與各種課外夏令營、志願者服務等校外活動。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學生沒有辦法走出國門,但是紐約德懷特的音樂老師在5月份時組織了一個全球音樂會,有部分學生前去參加。而去年暑假,在校生張益誠Alvin,則跟同學一起去了雲南支教。

這個世界課堂中,Alvin說:

 

「雲南的老師雖然教育水平並沒有上海那麼高,但是學生們保持著一份很真誠的心去學習知識、探索學習的領域,這是非常打動我的

 

與此同時,很多兒童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大多都是在廣州或者上海工作,就這樣的家庭情況和文化差異確實給我帶來很多震撼,並且讓我更深入地思考了一些社會學或者是全球性問題。」


為了幫助學生全方位的探索自己未來的人生方向,學校也調動了許多資源。當其他學校不斷湧現「家長群」矛盾,家校紛爭的時候,七德卻和在校生的家長,通過家校合作,為學生們帶來了很多實習的機會。19年12月份,很多學生都參與到了不同公司的實習項目中,包括:雷技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寶龍地產有限公司等。

當然,如果要問有什麼活動是「七德獨家」,那在校生一定會異口同聲的回答:

 

ODAYS!



ODAYS是新生入學周orientation days的特色活動,通過6天各式各樣學校精心設計的破冰、達人秀、校外拓展、七德學術體驗等環節,迅速幫助學生彼此之間相互熟悉,更好地融入學校的氣氛。

 

下面就讓我們回顧下2020年的ODAYS吧!

(滑動查看全部)

DAY1: Opening Ceremony

在上午的新生大會上,學長學姐、畢業校友會上臺發言分享在校心得,為新同學們答疑解惑,分享學習方法,並且還會有多才多藝的校友表演節目,以王芳校長的致辭收尾。

下午則是拉近新生彼此之間距離的時間。通過破冰遊戲、了解七德的選修課和House的班會,學生們與彼此、同House的學長學姐距離又近了一些。

DAY2: Talent show

第二天上午學生們集體在體育館的訓練,下午傾聽七寶中學潘蓓蕾副校長的講座。

到了晚上,則是每個House的達人秀時間。6個學院的達人們使出渾身解數,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各式各樣的本領。

無論是樂器、舞蹈、歌唱,還是表演,每個House都有自己的看家絕活。

Day 3: Field Trip

第三天則是愉快的校外探索日。學生們來到了位於上海奉賢區的小木屋拓展營地,「安置紮營後」就是各種各樣的活動。

繪製納斯卡巨畫:

氣球舞龍:

攀爬畢業牆:

DAY4: Electives, Clubs, ODiscovery

由於七德的課餘生活實在是太豐富,有超過50門選修課,80個學生社團,還有30多個項目課程與競賽,第四天就變成了選修課的體驗日和社團招募日。

新生們們初次體驗了部分體育和藝術類選修課,如:籃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啦啦操、越野、合唱、水彩、絲網印刷.

DAY5: Sports Night

考驗體力的時候到了!體育之夜開展了許多運動競技活動,每個House的學生都早早來到體育館為今晚的體育比賽做準備。隨著主持人的一聲令下,體育之夜正式拉開了帷幕。

運球接力:

搭橋過河:

三人兩足:

拔河:

DAY6: Academic Courses

在ODAYS的最後一天,新生們早早走進了課堂,開始了他們的學術課程體驗日,科目包括科學、數學、英文、經濟:

通過豐富的6天活動,新生們不僅已經打成一片,更是學會了相互尊重和合作的重要性。接下來迎接他們的就是開學典禮了,相信每一位新生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05.

疫情下的管理:

吃食堂,逛安防:「哎喲,還不錯哦」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自然是一場對學校安全防護工作的大考。

為了保證開學後學生的安全,學校成立了多個防疫小組,分工明確,並且制定了應急情況的預案。學校每天早晚都會進行徹底的消毒,食堂也會在每次開飯前後消毒,全力保證學生的安全。

談及學校的後勤和安防工作,就不得不提到孟文紅副校長。作為學校堅強的後盾,後勤的工作每天都在一絲不苟地進行著。

上海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畢業,從事教育工作28年,擔任過英語教師、年級主任、教導主任、工會主席、人事幹部等職務。

孟副校長告訴我們,學校不僅為新冠防疫做了完全的準備,平時的安防也沒有落下

學生的安全意識培訓穿插在學年的每個角落。除了各種消防、地震演習以外,學校經常會通過廣播、學校郵件、醫務室展板等方式,為學生更新最新的培訓信息。

除了學校日常的安防工作,每當新聞上曝出校園發生的突發事件,學校也都會進行緊急會議,重新布局和升級學校的安防措施、培訓保安,防範於未然。

下面,就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學校的後勤及安全設施。

說起學生時代的記憶,恐怕各位讀者也會像我們一樣,時刻記掛著溫暖自己胃口的「食堂「。

七德的食堂也不例外。每當下課鈴響起,學生們就會從各自的教室湧進食堂,人雖然很多,但大家非常有序的排隊拿餐盤、打飯、找位置坐下。吃完飯後則會根據垃圾分類,井然有序的把剩餘食物和餐具歸類歸還。

由於早、中、晚都提供自助餐,也會根據營養均衡,為學生搭配出可口的飯菜,七德的菜譜也「變化多端」:坐擁「入學一年胖十斤」的美譽

在食品安全上,學校的把關也是非常嚴格的。食堂的材料全部來自於閔行教育局認可的採購單位,他們有自己的大棚,能最大化保證食品的質量,而且提供公司不定時還會到學校進行抽查。而所有的食堂人員則是通過閔行區的陽光平臺監管,持證上崗。

食品安全檢測

 學校擁有七寶德懷特和七寶中學兩個住宿校區。學生可選擇住宿或走讀。宿舍為四人一間,環境溫馨舒適,配備有獨立衛浴、空調以及風扇。學校的保健室共配有兩位醫護人員,都是醫學專科出身。如果學生在校期間感到不適,需要回家休息或入院治療,可在校方和家長同意後,拿「出門單」離校。此外,保健室也會根據季節氣候開展相關的宣傳預防活動。七德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一系列的諮詢和心理知識提供服務,包括個體諮詢、團體諮詢、 學生/教師工作坊、家長工作坊,同時也會組織和協調全效型的有關心理健康的活動,為學生和教師的心理健康發聲。隨著天色漸暗,此次七德的探校也迎來一個結尾,走出校園時,我們身後迴蕩著學生們在操場上的歡聲笑語。此次探校,我們試圖從一個更加主觀、真實的角度去探索一所學校,親自將自己置身為「學生」,置身為「家長」,置身為「親朋」,走訪到學校的各個角落,了解七德最不為人知的事情,也展現它在數字之外那些需要細細體會的「印象」。不知道各位家長對此次七德的探校印象如何?有何感想、體會、提問?如果你去過七德、了解過七德,或者孩子在七德上學,也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共同討論!另外,在後期的頭條文章,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七德升學指導老師,現任UCLA招生官老師的「美國大學錄取解析2020 | UCLA招生官說」現場指導,歡迎大家屆時來看~

相關焦點

  • 把學校建成圖書館,把學生變回讀書郎
    袁衛星 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第一實驗學校校長我生於1970年。我們這一代人的啟蒙讀物是「小人兒書」,也叫「連環畫」。小人兒書物美價廉,一本一角至三角錢。但對當時的我來說,一分錢都是貴的。交完學費後,父母不會隨便給錢花,他們在生產隊出工,辛苦一天所掙的錢,柴米油鹽都不夠用。於是我撿廢品賣錢,放學後、寒暑假,很大一部分時間都花在破銅爛鐵的尋找上。廢品收購站和新華書店兩點一線,我成了常客。相較於「小人兒書」,童話書算是「貴族」。
  • 北京第一所國際學校,最開始只有8個學生?
    現如今,北京的國際學校數目已超過100所,隨著國際學校概念的普及,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就讀於國際學校。但你知道在北京,是哪所學校開創了「國際學校」的先河嗎?最開始,僅有的2名認證教師在外交公寓的走廊上為學生們提供了受教育的機會。在這段還不能被稱作是一所學校的時期,這裡只有8名學生,不分年級,也不分科目。
  • 是南京市第一所註冊的可招收中國學生的十五年一貫制國際學校
    燕子磯新城,是南京市第一所註冊的可招收中國學生的十五年一貫制國際學校,以中國課程大綱為基礎,九年義務教育標準,融合國際理念。幼兒園採用先進的國際教育理念,並植根於中國文化,提供沉浸式的雙語教學環境,讓孩子在生活和遊戲中自然習得英語,也是打算送孩子去這裡上學,從小接受較好的國際教育。
  • 中國第一所海外基礎教育中國國際學校開學
    來源:海外網9月1日,杜拜中國學校成立,2020學年開學典禮在杭州和杜拜兩地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同時進行。阿聯杜拜中國學校是教育部首批在海外設立的中國學校,教育部委託浙江省杭州市承辦、杭州第二中學領辦的中國教育「走出去」第一所海外基礎教育中國國際學校。
  • 美國第一所中英文雙語學校進入31年 普通話教中文
    中新社舊金山5月11日電 (記者 劉丹)美國第一所以普通話教中文的中英文雙語學校中美國際學校(ChineseAmericanInternationalSchool)進入第31個年頭。  31年來,這間私立學校成為全美唯一一所開設學前班至8年級中英文沉浸式教學的知名學校,學生從3歲起開始在學校接受雙語教育直到8年級畢業。校長畢傑夫對中新社記者說,「把我們的學生放到中國或任何一個講中文的地方,他們都能自信地學習生活。」  打開中美國際學校的網站,全英文中三行中文字「心懷中華,精益求精,立足世界」很醒目,這是學校的辦學宗旨。
  • 中國高校法語系排第一的居然是這所大學?法國大學的國際排名更令人驚訝
    沒錯,排名第一的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並不是北大,清華,南開或北外。有同學會問,中國科教網這個排名的依據是哪些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個表格:所以說這個排名是一個綜合考量的結果。除此之外,各所大學各有特色的法語教育也是同學們擇校的權衡重點。有人會問,這法語教學還能翻出多少特色來啊?
  • 清邁15所國際學校詳解-2018更新
    近期有很多家長諮詢關於國際學校的事情,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我們專門花了兩天時間走訪了清邁所有的15所國際學校,就大家比較關心的這7個問題進行了了解
  • 百度搜上海國際學校被指無好結果:可作反向指標
    ■搜索結果  8條信息中都有「推廣」  前天下午,記者第一次搜索「上海國際學校」。搜索結果顯示的第一條就是「上海國際學校,招生啟動,融入國際化」的標題。標籤是「上海國際學校」,優勢自稱:純正的國際教育。
  • 又一批學生有福了,這所國際學校開始招生
    離開家上學的學生不過在天津有一所國際學校就藏在了和平區市中心教學樓是教學樓前身是美國兵營也是和平區唯一一所國際學校位列美國本科方向榜單天津市第1名來到這所學校新報考學生的父親或母親有支援湖北省新冠肺炎「戰疫」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者,可憑工作單位相關證明減免第一年全額學費。2. 新報考學生的父親或母親有支援天津市4所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戰疫」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者,可憑工作單位相關證明一次性減免學費5萬元。3.
  • 寧鄉碧桂園:一所優質K12國際學校從這裡崛起
    2012年春,湖南第一所K12國際學校在寧鄉奠基。2014年夏天,投資4億新建的寧鄉碧桂園學校正式開學。寧靜的校園環境,豐富的國際課程,獨具一格的教育生態,為學生的自由成長提供了無限可能。從第一屆畢業生至今,學校AL、AP、BTEC三大國際課程畢業生100%被世界前100大學錄取。
  • "Chegg海外名校中國行"走進中國第一所IB國際學校!
    北京時間2015年9月21日,由Chegg國際教育集團-Zinch中國與
  • 22所國際學校來通招生 逾500名家長到場諮詢
    22所國際學校來通招生 逾500名家長到場諮詢 2018-04-16 10:31:14 來源: 南通網
  • 老師來到學校,結果學校破爛不堪,裡面只有5個學生
    老師來到學校,結果學校破爛不堪,裡面只有5個學生 2020-12-11 00:00
  • 杭州,我們來了!Maze Math走進杭州!國際學校學生福利來了!
    為了滿足杭州國際學校家長的需求,浙江向外教育聯手上海美思國際數學,將上海頂級的雙語數學師資引入杭州,為杭州國際學校孩子帶來與國際接軌的數學學習及競賽資源。美思集合了海內外的各套教材體系,自編一套屬於中國國際學校學校學生的數學系統教學體系,結合了中國的奧數,中國的學而思,使國際學校的學生除了掌握好美國的數學課程以外,更多的融入了中國數學中的優勢,幾套教材的碰撞使得美思數學相得益彰,讓孩子們學的更加紮實!那麼,他來了!
  • 新加坡這所國際學校為什麼成為中國家長新寵?最滿意的答案在這裡~
    在這場激烈扎心的「廝殺」中,很多中國媽媽選擇退出國內賽制,轉身奔向新加坡的國際升學路。今天,熟悉新加坡各所國際學校的萬事通老師,就給大家推薦一所十分親民的國際學校,這所低調不張揚卻奢華有內涵的「神仙院校」,已逐漸成為中國家長們的新寵~話不多說,趕緊跟萬事通老師來瞧一瞧的家長圈的新晉寵兒--GIIS新加坡環印國際學校~新加坡環印國際學校(GIIS)成立於2002年,是亞洲K12基礎教育領跑者
  • 內蒙古第一所國際學校揭牌
    9月4日上午, 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 楓葉雙語學校舉行揭牌儀式,這也是內蒙古第一所開設「雙語雙學歷」模式的國際學校。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楓葉雙語學校是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和中國楓葉教育集團共同創建的一所現代化國際學校。
  • 全球第一所海外中國國際學校在杜拜開學,可銜接國內學籍
    (Chinese School Dubai,簡稱CSD)是中國境外第一所提供K-12教育的中文課程學校,已於2020年9月1日(周二)在杜拜開學。CSD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宗旨,努力培養具有中國心、國際視野、人文成就的未來人才,實現建設世界知名基礎教育僑校的使命
  • 華南第一所國際學校 廣州美國人國際學校最全分析
    今天給大家整理的是一所廣州地區的純外籍國際學校——廣州美國人國際學校,是華南地區第一所國際學校,也是廣州地區唯一的非盈利性國際學校。學校由東方賓館的七名美國領事館的學生開始,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所由幼兒園至12年級的首屈一指的國際學校,兩個校區合共有超過1000名來自50多個國籍的學生。受世界各地的領先教育機構的認可,包括西部學校和學院協會(WASC),國際文憑課程組織,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NCCT) - 中國教育部和世界級教學設計和測評(WIDA)。
  • 華南第一所國際學校 廣州美國人國際學校最全分析
    今天給大家整理的是一所廣州地區的純外籍國際學校——廣州美國人國際學校,是華南地區第一所國際學校學校由東方賓館的七名美國領事館的學生開始,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所由幼兒園至12年級的首屈一指的國際學校,兩個校區合共有超過1000名來自50多個國籍的學生。受世界各地的領先教育機構的認可,包括西部學校和學院協會(WASC),國際文憑課程組織,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NCCT) - 中國教育部和世界級教學設計和測評(WIDA)。
  • 中國的國際學校比新加坡貴,憑什麼?
    新加坡最貴校學費,每學年比中國大陸最貴校便宜超10萬元!新加坡國際學校收費首先我們來看看新加坡國際學校的收費如何?再統觀32所新加坡國際學校學費,學費皆比中國大陸國際學校便宜許多。這似乎也不難理解,為何新加坡成為了中國大陸家庭移居陪讀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