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加琳瑋
5月20日,由國家藥監局主辦的首屆全國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正式在北京啟動,全國多個省份也在當地藥監局的主持下同步開啟這一活動。該宣傳周主題為「安全用妝,點靚生活」,各省將根據當地情況,以科普動畫、公益視頻、知識競賽等方式在本地宣傳化妝品安全知識,同時對本地化妝品企業進行排查。該宣傳周將持續至26日。
國家藥監局在啟動儀式上推出了一款名為「化妝品監管」的APP,具備商品信息查詢、化妝品知識科普、投訴舉報、公布抽檢信息等功能。界面時尚在該APP上線後進行了試用。
對於化妝品消費者來說,「化妝品監管」APP的最大用途便是查詢商品真偽。
在該APP的中心面板位置有「掃一掃」功能,可識別商品條形碼。掃描後會顯示該商品的名稱、備案信息及生產企業。
界面時尚掃描了部分從品牌天貓旗艦店、日上免稅店及海外購買的產品,發現該功能並非可成功識別所有產品。如果掃描失敗,可以手動在APP首頁的搜索欄中輸入產品名稱、國妝備進字及化妝品生產許可證。
這些信息通常都會在產品說明中被明確標註,其中,國妝備進字的搜索結果較為精準。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搜索結果並不能直接定位到某款產品,但會顯示生產企業及工廠地址,這兩個信息通常也會在產品說明中有詳細備註,可對比檢查。
「化妝品監管」APP內還提供了檢驗化妝品真偽的機構,用戶可搜索所在地城市名稱,即可顯示當地相關機構名稱、地址及可檢驗項目。
此外,還可查驗化妝品生產商是否具有記錄在案的生產資質。
APP內的投訴舉報功能則分為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三個類別,需要投訴人提供個人姓名或單位名稱,以及有效證件號碼。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顏江瑛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表示,化妝品安全已經成為民生關注的新熱點,伴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不斷發展,化妝品違法違規行為更加複雜、更加隱蔽,公眾的化妝品消費安全受到新挑戰,化妝品監管體制機制建設面臨新課題。
尤其是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妝品市場,各個國家的化妝品以不同方式流入中國,消費者在享有更多選擇的同時,也面臨假貨、次品的威脅。全國化妝品安全知識科普現狀調查顯示,在關於化妝品的態度中,81.7%的公眾最關心化妝品安全性。
中國首個化妝品監督管理司已於去年9月成立,意味著中國的化妝品行業及市場將越來越規範化和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