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家庭教育,叫「急火攻心」
現代社會,把漢字「造」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網絡熱衷於造勢,娛樂界熱衷於造星,家庭教育也有熱衷造神童的趨勢。
最近,網絡上曝出的信息總是讓我吃驚:
一個16歲的少女日均作詩2000首,一個六年級的孩子癌症研究成果獲獎。
作詩的孩子叫岑某諾,個人相關信息如下:
全球華人青少年領袖學習會創始人
2017出版《中國青少年經典詩詞集》
2018年出版小說《雷霆戰警》
2018年出版《岑怡諾詩詞666首》
一天能寫300首詞 2000首詩 15000字小說
演講觀眾最多人數3000人
中國國際新聞雜誌社記者
多個品牌創始人
怎麼樣,16歲,這才能和頭銜是不是嚇人一跳?
再看看陳某石:
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撰寫了一篇《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研究論文,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研究成果的科研難度相當於碩士甚至博士生的水平。
這是不是也可以驚掉人的下巴?
於是,家長和孩子都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尖浪口,飽受質疑,而幕後推手則是父母。
1
孩子的人生之路:是踏實行走還是投機取巧
世上,沒有父母不愛孩子,問題在於愛的方式。有的愛,如甘泉;有的愛,則是毀滅人的貪慾之火。
年僅26歲的仝卓靠著《聲入人心》迅速走紅,然後又迅速翻車,演繹了過山車一般的人生。
仝卓在一次直播回答網友提問的環節中,自曝高考「用了某些手段」把往屆生的身份改成了應屆生。
一石激起千層浪 ,給予他「很多很多手段」的正是他的「超能力」繼父。
有一種家庭教育,叫急火攻心
結果,仝卓成為「劣跡藝人」,他的畢業證被取消,繼父被撤職,與此事相關的人員也被處理。為孩子精心「開過光」的人生,光環散去,一片狼藉,父子倆都淪為公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至於陳某石,一個連基因概念都不甚清楚的小學生,寫出如此學術水平的論文,怎能不叫人懷疑 ?經查,證實陳某石的父母是科研機構的研究員。隨後,陳某石的獲獎被組委會取消。
孩子的成長是一條緩緩延伸的路,不是父母建造的空中樓閣。所有用「手段」建造的「樓閣」終會坍塌,所有光環終將消散。而食惡果的人,除了急火攻心走捷徑的父母,還有無辜的孩子。
2
孩子的人生意義:是成為獨立的自己還是裝點他人的人生
面對岑某諾同學一天寫2000首詩的高產能力,有網友調侃:這讓詩歌終生產量最高記錄保持者——43760的乾隆皇帝情何以堪。一天兩千首,不吃不喝不睡,平均每0.7分鐘寫一首詩,估計七步成詩的曹植也會汗顏。
面對網友的質疑,岑某諾的爸爸說:「情況沒有誇大,狀態好的時候,3000首也不在話下。」
有一種家庭教育,叫急火攻心
詩歌,我偶爾也寫。每時寫,也總是字斟句酌,反覆推敲。作為一個詩歌愛好者,也許我沒有她的那份天分吧,但她的高產實在讓我慚愧。除了寫詩,她還去香港衛視做公益頒獎盛典的演講,還準備去做小導演。
看完後,我很無言,我寧願相信她的才華。可是,即便有如此才華,一個十五六歲的花季少女被輿論推到風尖浪口,被人質疑,被人嘲笑,是禍患還是幸福?
傷仲永的故事總在我們的身邊重演。
有一種將教育,叫急火攻心
這個名叫張峻豪的男孩,我們並不陌生。他,3歲上中央電視臺,5歲上春晚,可謂名聲大噪。他的父母常帶他參加各類綜藝節目,而張峻豪的表現也的確討喜,小小年紀的他,瘋狂吸金,為家裡帶來百萬收入,養活了一家人。
由於長時間參加商業類活動,沒及時「充電」,9歲的張峻豪表現出嚴重的厭學情緒。
本來擁有天使的翅膀,卻因為他的父母過早將他拉入成人的名利場,美麗的翅膀終於不堪其累,最終折斷。
花有花開的規律,人才有人才的成長軌跡。為了裝點父母或取悅他人,毀掉本該屬於孩子的童年和少年,不斷催化他,促他早熟,實則是一種殘忍。
3
孩子的人生方向:是厚積薄發還是欲速不達
現代社會,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一直在焦慮和不安中度過。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為了塑造一個完美的孩子,一個假期可以逼著孩子瘋狂報班,興趣班從文化補習上升到插花、馬術、高爾夫等高大上的項目培訓上,甚至還可以花上一大筆銀子讓孩子出國鍍金,以為孩子從此有了「金色人生」。只是沒有考慮,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做什麼,想要做什麼?
家長煞費苦心,可惜孩子不是「京東快遞」!疫苗助長,欲速則不達。孩子本應經歷的階段被剝奪,本應經歷的事情從未經歷。如此人生怎能不是一份缺憾?
想起了羽毛球運動員林丹的成長經歷。頗有天賦的他5歲開始練習羽毛球,18歲才進國家隊,卻在19歲獲得世界冠軍。十多年的艱苦和汗水,十多年的能量集聚,才換來一飛沖天。
《中國詩詞大賽》第二季冠軍得主武亦殊,憑著古典詩詞的儲備和不容忽視的實力,成功奪冠。面對成功的她,並未陷入名利場中,而是淡定地沉浸到學習中,最後進入北大。
但願每個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意識和格局:
一個孩子,在學習的階段該學習,在積累的時候應積累。就像植物春季開花,才換來秋天的華美果實。
人生就是這樣一場依靠腳力的競走。只有積蓄好足夠的力量,一步一步,才能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