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孫帥執導的短片電影《水中撈月》近期登陸美國阿爾伯克基電影節並獲得最佳短片白金獎獎項。該片曾榮獲美國獨立短片電影節Independent Shorts Awards最佳劇情片,並成功入圍加拿大Alternative電影節以及克羅埃西亞Diversions國際短片電影節等多個電影節。
電影《水中撈月》的故事發生在越南的一座小村莊,影片講述的是兩個小孩圍繞一頭懷孕的牛展開了一段《羅生門》般的故事,一開始由最初兩個孩子之間的爭搶,演化至越來越多村民被捲入其中的故事。
該電影的創作靈感源自對電影《草原》的一次觀摩與討論。經過與萬瑪才旦導演的交流,孫帥導演開始思考牛這個物種歷史地位的演變,對牛的命運產生了同情,從而生發靈感,有了故事的雛形。而正巧孫帥導演曾有過與越南一所大學交流的經歷,在那期間,他看到許多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保留,觸動很大,於是把拍攝地選在越南,他還去到越南親自挑選了演員以及拍攝需要用到的水牛。影片中的演員是村莊裡土生土長的一家人,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加演出,保留了最天然的本真與純樸。
同時該片的構圖、影調受水墨動畫片《竹笛》的影響,影片的畫面呈現山水畫的質感。而不同於以往農村故事背景的電影對風景等元素的強調,《水中撈月》通過這種東方繪畫的拍攝方式對於牛這個物種的的命運展開了深入的探討。是被奴役還是被解放?牛到底屬於人類還是屬於牛本身?影片通過柔美的畫面提出一個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最後,《水中撈月》這部藝術短片重新審視了內與外、天與地、人類與自然的矛盾和衝突,通過對奴役與解放,束縛與自由的分析,將影片轉換成一種可以拋開文化背景、拋開國界、拋開語言、拋開物種去理解的視覺語言,使影片給觀眾帶來一次觀念上的自由與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