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陽「熊孩子」偷玩手機遊戲,先後兩次充值1.8萬元
衡陽日報12月17日訊(記者金明達) 「您好,我是雁峰區黃茶嶺街道雲沙詩意小區的居民,我的11歲的兒子天天(化名)今年來兩次偷用我的微信和支付寶充值了1.8萬元玩手機遊戲,這可咋辦?」昨日,記者接到市民林女士的求助電話,由於家庭經濟並不寬裕,對方幾乎哭出聲來。
-
安鄉一8歲「熊」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4.5萬元!家長懵了!
原標題:安鄉一8歲「熊」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4.5萬元!家長懵了!常德融媒訊(記者 曾蘭)11月5日,家住常德安鄉縣三岔河鎮三星咀居委會的張女士向尚一網求助,她說自己年僅8歲的孫兒前不久偷拿自己的手機,在一款遊戲中充值了4.5萬元,希望遊戲方能退款。
-
小學生玩手機遊戲,爸爸給他充值2萬買裝備,孩子的學習咋樣了?
文/美媽郭嬋01我兒子班裡有個同學叫徐楷棋,他們現在上一年級,聽徐楷棋媽媽說晚上他們家一人抱一個平板電腦,各玩各的,徐楷棋和他爸爸玩和平,媽媽追劇。徐楷棋上幼兒園開始玩手機遊戲,最開始玩寶寶巴士,後來玩切西瓜之類小遊戲,幼兒園中班開始玩槍戰遊戲。
-
男童沉迷手遊瘋狂充值 偷刷婆婆5000元買裝備
男童沉迷手遊瘋狂充值 偷刷婆婆5000元買裝備 原標題: 為搞清楚錢去了哪裡,覃婆婆來到大足區公安局萬古派出所報警。民警仔細查看了覃婆婆提供的交易記錄,發現這和一般的銀行卡資金被盜案有明顯的不同。「銀行卡上還留有2000多元餘額,其他的錢都是通過北京和廣東的兩家網絡公司進行的支付寶消費。」民警分析,這應該不是一起盜竊案。 兩孫子玩手遊瘋狂充值 民警聯繫了支付寶客服。
-
孩子玩遊戲,被舅舅發現等級過高——父母看帳單崩潰:偷轉十一萬
孩子玩遊戲,被舅舅發現等級過高——父母看帳單崩潰:偷轉十一萬 眾所周知,熊孩子對於父母來說簡直是最令人頭疼的生物,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普及與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成為必備用品的今天,愈來愈發達的網路遊戲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於其中。不但影響了自己的身體發育與學習成績,還給自己的父母帶來了經濟災難。
-
美國6歲男童玩遊戲用母親銀行卡充值10萬元,堅稱會還錢
但大多數情況下,被瑣事叨擾的父母並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甚至對於一些沉迷於遊戲的孩子來說,遊戲公司了解孩子遠勝他的父母。近日,在美國康乃狄克州威爾頓市的一個6歲男童布魯斯(化名)就往遊戲裡充值了16293美元(約合106494元人民幣)。
-
...10歲小孩偷打遊戲充值近2萬 公司:確認是未成年人充值可退回
3月30日,小波父親到銀行取錢時,發現帳戶上的1.8萬元「不翼而飛」,打出清單後,消費內容竟然是「貓和老鼠鑽石6480」,小波上的「網課」這才暴露……小波玩遊戲用父親手機上網課他偷偷打遊戲充值上萬元 4月1日下午,成都武侯區果堰村一組,一間不到5平方米雜亂的房間內,10歲的小波還躺在床上,玩著父母「恨之入骨」的手機遊戲,只不過,他再也不敢往裡面充值。
-
小學生遊戲充值2萬買裝備,父母支持他玩遊戲,現在學習咋樣了?
文/美媽郭嬋01我兒子班裡有個同學叫徐楷棋,他們現在上一年級,聽徐楷棋媽媽說晚上他們家一人抱一個平板電腦,各玩各的,徐楷棋和他爸爸玩和平,媽媽追劇。徐楷棋上幼兒園開始玩手機遊戲,最開始玩寶寶巴士,後來玩切西瓜之類小遊戲,幼兒園中班開始玩槍戰遊戲。
-
泉州少年拿媽媽的手機玩遊戲,被騙14萬!
為獲贈裝備,少年掃碼支付14萬這段時間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期末考試結束後,迎來愉快的暑假,不少孩子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來爸爸媽媽的手機,然後下載最想玩的幾款遊戲,然後盡情陶醉在網遊當中,但是,殊不知不法分子正將詐騙的圈套投向這些孩子們。
-
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父母做到這3點,提升孩子自制力
前幾天看到有家長發朋友圈,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玩手機,給手機遊戲充值了2000多元,怎麼辦啊?協商解決聯繫遊戲公司客服,說明情況,孩子拿自己手機玩遊戲,出現大額的遊戲充值,退回充值的錢同時封掉遊戲帳號,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2、協商不成,進行起訴如果是不滿8歲的孩子,他的行為是無效的。家長和遊戲公司協商無果,那麼起訴時,就要收集證據。
-
父母存3萬準備生二胎 熊孩子偷玩遊戲花了一半
為了方便聯繫,李女士給浩浩買了一部手機,用自己名字辦理了手機卡,順帶綁定了銀行卡,加了小孩微信。這幾天,浩浩一直在玩某射擊遊戲,用媽媽綁定的銀行卡充值。8月2日下午2點,張先生和李女士急匆匆來到渝北區公安分局回興派出所報警:家裡的銀行卡被盜刷15000元。
-
熊孩子玩遊戲,三天充值3萬!如何管理孩子玩遊戲
手機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不僅給人們提供了很便利的通信聯絡方式,還能給人們提供便利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通過手機購物、娛樂、充值、甚至工作等。現在的孩子仿佛比我們小時候聰明,他們生下來接觸到的,就和我們大不相同,現在兩三歲的小孩,玩起手機來,也是溜得飛起,這無疑是時代的進步,但是也是一種悲哀。
-
江西7名學生沉迷手機玩遊戲,被騙20餘萬
此時,黃某某母親發現小孩被騙,立馬報警。2月15日,豐城一名11歲學生宜某某玩遊戲被騙9000元。易某某玩遊戲時用家長的手機添加了一名遊戲網友,對方在微信裡發了一個代碼,聲稱要送東西給宜某某的遊戲帳戶,宜某某按要求提供了家長的身份證號碼和手機號碼給對方,隨後,該手機的微信零錢帳戶被人分兩次轉走了9000元。家長發現後立馬報警。
-
又一個遵義「熊孩子」玩手機,充值遊戲上萬元…
12月13日12時許,敖溪鎮轄區居民趙先生焦急地來到敖溪派出所,稱自己手機微信裡的錢,被自己9歲的小孩用來購買遊戲裝備,希望民警能幫充值的錢追回來。經民警了解得知,被誤充的錢是趙先生夫妻倆辛苦掙來用於補貼家用和孩子上學的費用,其錢款都被充值到了王者榮耀、穿越火線、和平精英等各個遊戲平臺,充值數額高達13714元。 民警經過多方核查,在取得相關證據後立即與遊戲客服取得聯繫,經過多方努力協調,遊戲客服最終將充值購買遊戲裝備的13714元全部退回。
-
11歲小女孩在上網課期間玩遊戲,將給外公治病的救命錢充值網遊
外公不幸病亡小錦今年11歲了,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地打工,小錦平時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今年疫情原因,學校要求停課期間學生要在家上網課完成作業,奶奶就把手機給了小錦,由於年紀大了,奶奶對手機一竅不通,就讓小錦自己用手機上課。
-
危險就在眼前,爸爸玩手機絲毫不知寶寶被「偷」,兒童走失怎麼辦
危險就在眼前,爸爸玩手機絲毫不知寶寶被「偷」走根據研究得出,失蹤的孩子大多在5歲以下,而且大部分走失都是因為父母的疏忽。清清老公帶孩子在外面遛彎,清清不放心跟出來看看,結果老公坐在公園長椅上玩手機,孩子自己躺在嬰兒車裡面。清清無語至極,悄悄把孩子推走老公都沒反應,心想:「讓你玩手機,看你知道孩子沒了著急不著急。」
-
一10歲孩子玩遊戲充值1.6萬
「疫情期間,兒子上網課需要手機,我就把手機給他用了,但沒想到這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充錢玩遊戲,直到有一天我翻看微信帳單才發現異常。」7月20日,呼和浩特市的王先生反映,他平時做藥材生意,微信中往來帳目比較頻繁,一次無意間發現微信帳單中出現數個628.56元的扣款,回家一問,才知道兒子小其偷偷玩遊戲充值買「皮膚」了。
-
孩子玩遊戲上癮,偷偷用家長手機充值怎麼辦?
,手機被沒收,兩周前發現孩子拿奶奶的手機轉帳給遊戲充了200塊錢,我和爸爸說了後,爸爸忍住沒有打他,和他談了談。剛剛又發現孩子用奶奶手機給遊戲充錢。孩子知道錯了主動要求和我談談,我不知道怎麼談,趕緊來求助雲朵老師,應該怎麼引導才能杜絕這樣的行為呢?雲朵老師:最近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寫作業,避免不了用手機,因為孩子玩遊戲來諮詢的家長特別多,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
9歲孩子玩遊戲半個月充值2萬元 家長要求華為退款
花錢充值玩遊戲已經不是稀罕事,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未成年人身上,卻足夠讓家長頭疼。陳先生有個9歲的兒子,最近半個多月孩子一直在家裡用平板電腦上網課。2月17日,陳先生發現自己帳戶裡的2萬元「不翼而飛」,查了半天才在華為應用市場的「已購買」項目中發現了這筆錢的去向——原來,孩子在短短的半個月裡分數十次給遊戲充值,最高單筆充值648元。陳先生認為,華為應用市場提供了遊戲軟體下載,但在產生消費後卻沒有及時通知用戶,再加上這筆錢是孩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消費的,自己有權要求華為方面退款。
-
熊孩子玩手機遊戲花了他奶奶2.9萬元,VIVO錯在哪裡?
文丨金不換玩過手遊的都知道,只要願意充錢,就能在遊戲中獲得「白嫖」玩家難以體會的暢快體驗。但貧窮一向是老金理智的源泉,所以老金玩手遊從來是一毛不拔,也無法理解那些充值數萬的人民幣玩家,難道他們就真的不在乎錢嗎?可如果充錢的是一個對金錢概念認知不全的熊孩子,那能如此任性反倒是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