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一年一度的高校畢業生離校大潮再次來臨。畢業生紛紛在校園和網絡上雙管齊下地售賣自己不想帶走的五花八門的用品,其中一些有愛心的學生欲將銷售所得全部捐給災區。不過,記者了解發現,儘管學生們想了不少辦法,但是畢業生離校的浪費現象依然很嚴重。
畢業生練攤新動向畢業生把不用的物品通過網絡出售,用相機拍下照片再作描述,效果絕對不亞於實體店鋪。
校園裡的道路上,不少學生又開始了練攤生活。《市場報》記者了解到:不管去不去當實體攤主,絕大多數畢業生這些日子都在忙著轉讓自己帶不走的東西。「我這張晨曦百貨的VIP卡,已經積了1000分,可以直接削分換錢,能換100塊錢代金,就賣你80塊錢吧。」中國人民大學的小李這樣將自己的商場貴賓卡「賤賣」給了一位師妹。「我畢業之後要去上海工作了,現在沒空也沒心情去買衣服,低價賣掉也算一種不錯的選擇。」與她同宿舍的小王則告訴記者:自己本來準備再考一年研,還報了個暑期考研班,不過最近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便打算在網上將聽課證打折賣掉。在各大高校的BBS上和分類信息網站上,跳蚤市場板塊無疑是近期熱度飛快躥升的類別。「快畢業了,電視機揮淚甩賣!手機號碼如下,有意者請聯繫。」「研二生低價處理MP4!」記者在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網上隨便一翻便看到了眾多畢業生出售物品的帖子。而在各個大學BBS的「二手市場」或「跳蚤市場」上,此類帖子更是層出不窮。「網攤不用花時間守在攤子前,買家看到帖子就會通過QQ、手機等方式和我聯繫,而且看到的人比較多,交易成功的概率也更大。」北京大學的小劉這樣告訴記者。而一位將自己的用品一股腦兒弄上網絡出售的小林同學則表示:自己把東西分類整理了一下,像電腦、自行車、手機這類比較值錢的物品,主要是通過網絡賣掉,用相機拍下照片再一描述,效果絕對不亞於實體店鋪。
愛心學生隨處可見準備將物品義賣,將所得款項捐獻給災區的畢業生不在少數。
「今年夏天,我們國家經歷了一場大災難,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可是畢竟我們還沒有工作,所以只能通過這種方式獻點愛心了。」一位在中國人民大學校園裡練攤的朱同學這樣對記者說。她告訴記者,自己同班的好友賣掉了自行車和一些雜誌以及書籍,共得到500元錢,悉數捐給了李連杰的基金會。據悉,今年離校前,像這位同學一樣,準備將物品義賣,將所得款項捐獻給災區的畢業生不在少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一位大四學生告訴記者,前些時候,一些同學自發組織起來為災區舉行了義賣活動。「考研輔導書、英語四六級用書、專業課教科書,還有各種大家平常使用的物品,都被擺了出來。一些同學還製作了宣傳板,幾行振奮人心的口號下面,貼著幾天來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的匯款回執單。」這位張姓同學說,義賣的想法是宿舍幾個人合計出來的。結果,一呼百應,許多大四同學紛紛拿出課本及物品,跟她們一起義賣,最終籌得了上萬元的善款。
浪費依然不容小視很多人買的書還是嶄新的,當初買書花了幾千元,最後畢業時一兩百元賣掉,太可惜。」
「太心疼了,7毛1斤全賣了!」大四學生小陳對記者說。由於考研用輔導書變化很大,一些當初沒有用過的書籍也賣不掉。還有一些教科書,買者也是寥寥無幾,「我把行李箱都裝滿了,拎下樓,擺了幾天攤,才賣掉3本。很灰心,只好全賣廢紙了。」
記者了解到,「論斤出售」往往是這些無人問津的書籍難逃的命運。「1斤7毛錢,我當初花1000多塊買的書,最後總共賣了不到100塊錢!」一位女同學很鬱悶地告訴記者。一位碩士畢業生則表示:離校時,書籍浪費現象一直不能得到改觀。「本科的時候就這樣,如今依然如此。很多人買的書還是嶄新的,當初買書花了幾千元,最後畢業時一兩百元賣掉,太可惜。」此外,記者在不少宿舍裡看到,畢業生留下的東西五花八門,很多還是8成新。中國傳媒大學一位學生告訴記者,自己曾給「紅十字會」打電話,但那邊要求捐贈者自己送去,「我當時特鬱悶,離校時都忙暈了,哪有功夫跑趟紅十字會啊!」採訪中,和這位同學有相似看法的畢業生不在少數,他們表示,有關部門和學校應該設立回收機構,將畢業生物品以適當價格回收,再發放給貧困同學;或是請慈善機構在離校時期進校設點,大家都很願意獻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