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周侃:不會煎鍋貼的士兵一定不是好飛行員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

  上周剛跟大家聊完臺軍將翻拍《太陽的後裔》,以「招募」兵源為訴求,希望透過影視劇來一掃陰霾,展現臺軍的新氣象。這個話題的熱度還沒褪去,臺軍又添新料。近日,「在臺灣服兵役,可能會被派去鍋貼店當店員」的消息引發島內網友熱議,直呼「瞎到家」。另一邊,面對臺灣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的隔空邀約,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在受訪時表示,希望有機會去臺灣、金門,但是目前不抱幻想,「我不能作為一個『外國人』去啊」。這番話也是說到了很多人的心坎裡,兩岸同宗同源,血脈相連,怎麼就成了「外國人」?

  煎鍋貼也可以替代服役?臺當局遭炮轟走火入魔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單說這面點,像是饅頭、包子、火燒、煎餅、鍋貼等等,帶餡的、不帶餡的,花樣繁多到都可繞地球一圈。都知道會做這些美食可以當廚師,可你聽過煎鍋貼也可以替代服役嗎?在臺灣,「替代役」是徵兵的一種,但是如果你被徵服役之後,可能被安排到便利超市、鍋貼店當店員,不知你是何想法?最近臺當局就出了這麼一個政策,遭批判決策短視,役男淪為低薪勞工。

  這項政策源於臺當局推動的「產業儲訓替代役」,今年有超商、運輸業者以及知名鍋貼業者(四海遊龍)申請,所以該制度也被譏諷是「鍋貼役」。在臺灣,替代役原是徵兵制度的一種彈性作法,讓某些被徵者可以進入警察、環保、教育等公共部門服務,替代純粹的軍事操練。另一類需要專業的「研發替代役」,讓碩博士進入科技產業工作,也是各界可以接受的變通之道。但這次臺當局推出的「產業儲訓替代役」,卻是進入超市、鍋貼連鎖店、宅急便、計程車隊等無關公共事務的民間企業工作,讓島內民眾大跌眼鏡。

  有網友通過網絡製圖諷刺,想像一下將來的當兵回憶、未來的親子對話。

  兒子:拔拔你以前在哪個營區當兵?

  拔拔:我在四海遊龍!

  兒子:好酷!是蛙人部隊麼?

  拔拔:不是,賣鍋貼的。

  ……

  兒子:拔拔你以前在哪個營區當兵?

  拔拔:我在黑貓!

  兒子:好酷!是飛行中隊麼?

  拔拔:不是,送貨的。

  真是一把辛酸淚啊,網友酸其說,未來役畢男性若回憶起服役生涯都在餐飲、運輸業中度過,不知道會作何感想。職業本來無分貴賤,煎鍋貼、超商結帳、快遞宅配、開計程車等,都是社會大眾需要的服務工作。問題在,這樣的工作為何需要替代役來擔任?試想,如果役齡男子不須服兵役,他們很快就能找到這類工作;而且,不被兵役身分框限的話,所能領到的薪資還會更高。那麼,臺當局以替代役名目將服役男子廉價提供給企業使用,目的何在?

  表面上看,役男選擇服產業替代役,比起一般義務役僅月領6000元新臺幣而言,似乎可以拿到更多報酬。實質上,產業替代役至少必須籤約3年,平均每月僅領取20000元新臺幣上下的薪資,其實就是22K一族。對於工作勤奮而有心求進的青年而言,耗費3年在22K的工作上,完全是不划算的事。

  我們並無意責備這些企業剝削替代役男,事實上,企業每僱用一名學士替代役男,必須繳交28000元新臺幣給臺當局。然而,替代役男卻只能領到19500元新臺幣,其餘8500元新臺幣都要納入「替代役基金」,作為臺當局甄審、訓練及其他程序之用。簡言之,企業所支付的替代役費用,有3成許其實是付給了臺當局;從某個角度看,這3成就好像是臺當局收取的「中介費」。試問:以徵兵為名,卻收取高比例中介費來出租士兵,臺當局不覺得不妥嗎?

  替代役之所以被濫用至此,追根究底,是臺當局推動「募兵制」失利,又無法消化徵來的兵力,只好想方設法以變相手段安排這些過剩人力。落到現實,今天產業替代役的出現,就變成了「臺當局徵兵,然後廉價出租」的景況。從因果關係看,其實是臺當局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又要維持徵兵的公平假象,只好讓役男去給企業當廉價勞工。

  對於外界質疑產業替代役會淪為廉價勞工,可能影響役男權益等問題,臺當局內政部門負責人葉俊榮聲稱,整個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才,訓練管理能力。對此,只能說,臺當局荒腔走板到此等地步,真是夠了!

  去臺灣當「外國人」?這個笑話太冷了

  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近日的一番話,道出了很多大陸人的心聲:「我不能作為一個『外國人』去臺灣。」

  面對臺灣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的隔空邀約,陳德銘回答記者提問時這樣說:「我很希望他(田弘茂)能給我這個機會,但是目前不抱幻想」,「歡迎田先生來,也應該是他到自已國家一部分的大陸來,否則我們怎麼談呢?連身份都不明確,是不好談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這個在民進黨當局看來「難於上青天」的問題,其實真的不複雜。「九二共識」只有四個字,「一個中國」的內涵也只有四個字。過去八年間兩岸的種種交往,不都是建立在這四個字的基礎之上嗎?怎麼喊著「維持現狀」口號的民進黨,一上臺就把這個「現狀」給丟之腦後了?

  對於陳德銘的話,臺媒解讀說:這是繼李克強總理在兩會表達「兩岸終歸是一家人」之後,大陸方面又一次對蔡當局釋出善意,蔡應把握機會,不要讓兩岸關係改善的重要契機平白流逝。

  但是很可惜,海基會是這樣回應的:「海基、海協兩會應該多溝通,但兩會負責人要見面,不應預設政治前提。」——依然是「原來的配方,原來的味道」。很顯然,民進黨當局對於大陸一再釋出的善意並不領情,短期內也根本不會改變其兩岸政策。

  難道說:「九二共識」是前提,臺當局所說的「不要九二共識」就不是前提了?「不要九二共識」這個「前提」,是不是就是所謂的「兩國論」的代名詞?大陸已經多次把為什麼一定要有「九二共識」講得透徹明白、有理有據,所以也請臺當局儘快把「不要九二共識」這個「前提」說出個一二三來吧?!否則總是這樣無意義的隔空喊話,要雙方如何自處呢?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29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答詢表示,首先,既然陳會長赴臺沒有「外國人」的問題,那就應該大聲說出來,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不是國與國的關係。第二,古今中外,任何協商談判都不可能沒有目標,不可能沒有方向,也不可能沒有一個共同的基礎。我提醒海基會和陸委會的先生們注意,在2008年5月26日,海基會給海協會來函,同意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儘速恢復兩岸協商。2014年2月11日,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在南京會面,共同表示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進兩岸關係,國臺辦和陸委會建立常態性的聯繫溝通機制。這些情況都是白紙黑字,都是紅口白牙,是可以查證的。

  也許很多臺灣朋友不了解,大陸人喜歡稱你們為「同胞」,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絕對不是客套,也絕對不是隨口一說,而是有著真真切切、如假包換的情感在裡面。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我們就知道了日月潭與阿里山的美麗,知道了善良的臺灣同胞跟我們一樣,來自同一個祖先,有著同一個名字——中國人。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信念,刻骨銘心。所以,我們怎能忍受去臺灣時像個「外國人」一樣的感覺?

  大陸的對臺大政方針始終一貫,不會因為臺灣政局的變動而輕易改變。近些年,越來越多在大陸生活的臺灣同胞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民待遇」,這讓他們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而一個始終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臺灣當局,永遠也無法消除大陸人民心中「我們是否『外國人』」的疑問。

  以上就是本期《臺灣一周侃》的全部內容,感謝收聽,再見!(本音頻及文章系中國臺灣網網友小小投稿,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原來在臺灣,「煎鍋貼」、「送快遞」也能「服兵役」!
    替代役班長:「集合,分派工作,2個煎鍋貼、3個洗碗、午餐鍋貼10個」話說,環環(ID:huanqiu-com)發現在臺灣,可以用「煎鍋貼」來服兵役。事情是這個樣子的:在臺灣有一家名為「四海遊龍」的鍋貼餐廳,這個「四海遊龍」可不僅僅是賣賣鍋貼這麼簡單。去年底,這家餐廳的創業者搭上了「產業訓儲替代役」順風車,成功申請到6名替代役員額。
  • 原來在臺灣,「煎鍋貼」、「送快遞」也能「服兵役」!
    替代役班長:「集合,分派工作,2個煎鍋貼、3個洗碗、午餐鍋貼10個」是的,你沒聽錯。事情是這個樣子的:在臺灣有一家名為「四海遊龍」的鍋貼餐廳,這個「四海遊龍」可不僅僅是賣賣鍋貼這麼簡單。去年底,這家餐廳的創業者搭上了「產業訓儲替代役」順風車,成功申請到6名替代役員額。何為「產業訓儲替代役」?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的「聖誕禮物」好憂桑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一到這種需要煽動社會情緒時就把「臺灣人民」端出來,臺當局520後的一系列政策,無論是擬開放日本核輻射區食品,還是緊抱美日大腿不顧臺灣漁民生計,再或是冷凍兩岸關係造成臺灣旅遊等基層業界哀鴻遍野……又有哪一次是把臺灣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傷害臺灣人民感情的到底是誰,這個黑鍋,我們不背。  再來說說什麼是「破壞兩岸關係的穩定」?
  • 讓人目瞪口呆的臺灣士兵,還想反攻大陸?
    近日臺灣「內政部役政署」正式確定了在政府規定的一些服務業中工作可以替代服兵役,這些服務業的公司包括鍋貼四海遊龍,統一超商連鎖便利店、泰式料理餐廳、計程車公司、快遞黑貓宅急便等。 臺灣「兵役法」規定,替代役是服役方式之一,服役期間一般致力公共事務和其他社會服務,如警察役、消防役、醫療役等。替代役男不具備現役軍人身份、但享有部分軍人福利(如軍警票)。
  • 臺灣一周侃:忘記祖宗,是要天打雷劈的!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清明小長假,很多朋友都選擇外出遊玩,放鬆一下,也有個好心情。可臺灣島內的抗議民眾卻被臺當局官員辱罵「趁清明早點去死」,讓人氣憤難忍。另一方面,蔡英文當局決定今年不再「遙祭黃帝陵」,更出現了「媽祖是國民黨拿來統治臺灣民眾的最好工具」等奇葩言論,引發島內網友熱議。
  • 臺灣一周侃:胖是工傷,蔡英文努力"賣臺"臉都圓了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參加民眾和國民黨民代王育敏等人均對蔡當局舉辦的公聽會名稱未納入「輻射」二字表達不滿,更有民眾直指蔡英文「親日賣臺」,表明反對日本幅射食品輸臺,衝上臺大罵:「臺灣不是日本殖民地」。參會代表張秀葉則怒批,蔡英文無所謂,「我們上有父母、下有孩子,我們吃了這個,一家人都要死!」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權力漸凍無悔改 再提「臺灣價值」惹爭議
    臺灣一周侃2.2.mp307:38來自中國臺灣網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看來自知之明這項品質真不是每個人都有,面對如此低迷的民調還能再生事端、說出此番荒唐的言論,估計臺灣民眾會用下一次民調數據告訴蔡英文,什麼叫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 臺灣一周侃:臺灣被「斷交」賴大陸?蔡英文神邏輯遭群諷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布吉納法索日前宣布與臺「斷交」,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第一時間發表談話,全程攻擊大陸,稱此舉已經挑戰臺灣社會的底線,「我們不會再忍讓」。蔡英文此番神邏輯不僅被吐槽「無能還不檢討」,更被諷刺是「毀滅前的最後瘋狂」。
  • 臺灣一周侃:有了蔡小姐,天天都是兒童節!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    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橘子妞。  這一周,全國人民喜迎雙節,才過端午,又迎六一。「我們只看到蔡當局磨刀霍霍準備大砍軍人退撫待遇而已,這種大靠山還不如家裡的枕頭山好用。」  臺軍退休將領對此說的更為透徹,蔡英文說自己是臺軍最大的靠山,但是退伍後就不給你們靠了,還要羞辱你們!在民意機構抗議的800壯士不就被蔡英文汙名為「不事生產的米蟲」、「吃垮臺灣的肥貓」,「先砍退休俸1/3,再來清算鬥爭他們的既得利益!」
  • 人家飛彈打過來,我們鍋貼丟過去?——聽臺灣同學聊「鍋貼役」 丨社論前沿
    於外,需把關避免產業訓排擠視業單位原有非典型勞動人力;於內,由於產業訓本職為提升企業發展與升級的儲備幹部,應保有一定薪資水平,發揮其應有人力資原價值,杜絕薪資低落化情況。雖然目前只是施行於替代役,但次種制度對於青年銜接職場何嘗不是一個好方法,由政府機關設立的媒合平臺,減少因信息不足或不熟悉求職管道造成的摩擦性失業,青年失業及青年薪資低落化亦是當今臺灣勞動力市場的一大問題,如果產業役施行得當,轉為積極性就業政策役有期正當性。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們,別演了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6月2日,21年來最強梅雨空襲北臺灣,瞬間豪大雨讓島內多地淹水成災,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時卻仍在跑自己的行程,遭批「神龍首尾都不見」。
  • 平底鍋煎出來的鍋貼,外焦裡嫩,鮮香酥脆,一定要趁熱吃!
    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想要吃點帶餡的,又懶得包餃子、烙餡餅的時候,鍋貼總是讓人眼前一亮的選擇。麵皮上放點肉餡一捏,直接放到鍋裡去煎就行。等到出鍋,底部金黃酥脆、內餡鮮香濃鬱,放到燈光下,別提多誘人了!端上桌來,肉香隔著金黃外衣沁了出來,咬上一口,肉餡緊實浸著湯汁划過唇齒.真叫人慾罷不能、回味無窮!
  • 臺灣一周侃:冬天來了,蔡英文心裡冷的可以住北極熊了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海峽對岸的寶島臺灣,雖說天氣尚好,可蔡英文的心裡卻也如同下雪一般,拔涼拔涼的。美國即將退出TPP,自己的民調支持率也下降的慘不忍睹。更痛苦的是,民眾已經開始討論下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最佳人選了,這叫人情何以堪。  本期咱們就來聊一聊讓蔡女士煩惱、憂心的這兩件事。
  • 臺灣一周侃:毒蛋、毒課綱 臺灣何時改名「毒島」了?
    語音版請登中國臺灣網收聽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繼歐洲等地出現芬普尼雞蛋後,臺當局農業防檢主管部門也於近日確認臺灣地區雞蛋驗出數據偏高的芬普尼。可笑的是,臺當局食品藥物管理機構日前才對外宣稱,經查驗島內雞蛋沒有該殺蟲劑殘留,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
  • 飛行員全有軍銜,為何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
    飛行員全有軍銜,為何飛行員都是軍官,沒有士兵一開始無人機操作人員只能從現役飛行員中挑選,因為無人機的佔位,攻擊都需要有戰術經驗,不是像打電子遊戲那麼簡單。但後來無人機發展,這部分戰術動作已經實現了自動化,所以不需要專業的有人機飛行員來完成,另外有人機飛行員去飛無人機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人才也是浪費。所以現在基本都從士官中,培養專業的操作人員。讓停飛/退役的飛行員做無人機操作手那是發揮餘熱,從士官裡選拔無人機操作手,縮短培訓時間,降低培訓成本。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兩周年直播 遭全臺花樣diss
    臺灣一周侃5.25.mp307:08來自中國臺灣網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暑夏將至,島內又迎來一年一度的缺電危機。蔡英文在接見環保團體時說「這10年是臺灣能源政策轉型最痛苦的10年」,其實更接近事實,也代表供電緊張會是長期問題。還記得去年815全臺大停電,導致668萬戶居民受到影響。臺灣《聯合報》評論文章指出,有天災、有人禍,但就是不見蔡當局檢討能源政策。俗話說不見棺材不掉淚,現在掉淚的是面對停電的民眾。「815」的黑暗,會不會是蔡英文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的最後一次黑暗?
  • 臺灣一周侃:偽善意、真算盤 蔡英文「獨性」不改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因為錯誤政策,有多少人生活快過不下去……人民沒飯吃,叫人民吃肉好了!」  另外,針對蔡英文聲稱要「擺脫對大陸依賴,形塑正常經濟關係」,有人質疑:你不是要「維持現狀」嗎?天天只負責鬼扯。蔡英文表示要「力抗」大陸,更讓不少島內民眾憂心,蔡英文如今的說法儼然就是要撕掉「維持現狀」的假面具,重回兩岸對抗之路。
  • 做盤香煎槐花牛肉鍋貼,淡淡的槐花香,滿屋子春天的味道
    大家好!我是小菜,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美食是香煎槐花牛肉鍋貼。春天是踏青的好時光,俗話說:春吃鮮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湯。前幾日踏青挖野菜,再過幾天就可以摘槐花了,每到這個時候,我就一心想著到田邊,野地去轉悠轉悠,順便摘點槐花或者榆錢等等特別有意思了。
  • 寧國路這家六十年老牌餐飲店,牛肉煎包和鍋貼據說是上海最嗲?
    外皮香脆不失韌性,油香四溢,越嚼越美味,而且不會很厚,餡料飽滿,非常實在。牛肉餡的味道也是非常棒,肉餡鮮香多汁,牛肉味很足,緊實不松垮,和這香酥的外皮吃起來真的是絕配!牛肉鍋貼吃完煎包再來試一試店裡的鍋貼,平時吃慣了豬肉鍋貼,讓我們再來嘗嘗這牛肉鍋貼,正好碰上一鍋剛出鍋的,弄得整屋子都香得不行!煎鍋貼的火候非常好,個個酥底都是完美的微焦金黃,個頭飽滿,成色是相當不錯的!
  • 臺灣一周侃:陳水扁"賭一把"挑戰民進黨 蔡英文"打臉自己"遇尷尬
    點擊收聽《臺灣一周侃》→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周侃》,我是小小。出了牢籠的陳水扁並不是這樣。  陳水扁剛開始出席公開場合時,都是以抖手、坐輪椅示眾。民進黨2016年重新執政後,扁不再顧及外界質疑「裝病」眼光,頻繁出席各場合。中監為他專門訂立了「不上臺、不演講、不接受採訪、不談及政治」的四不原則,這即是蔡清祥所說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