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雙創」能力取決於有多少人,有什麼樣的人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國研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

作為「2018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的系列活動之一,「2018全球天使投資高峰論壇」5月19日上午在成都成功舉行。

而作為此次高峰論壇的主要演講嘉賓之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趙昌文在論壇上發表了非常精彩的主旨演講。此外,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金融業的創新發展出現了新的特點,針對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創新創業與風險投資、區域經濟與城市發展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趙昌文還在論壇期間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獨家專訪。

「區域經濟的發展,首先要把自己的資源優勢儘可能用好。一個地方的創新創業能力關鍵取決於有多少人,有什麼樣的人。」趙昌文表示,深圳之所以比很多地方的創新創業搞的好,人口結構是一個重要因素:一個外來人口多,一個是年輕人多。當然,也要把創新創業生態搞好。

金融業應告別「坐地收錢」

NBD: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您對我國金融業的創新發展有什麼樣的建議和期待?

趙昌文:對於金融業而言,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理念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這40年裡,我國金融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早期,金融業發展非常滯後,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換言之,就是金融拖了經濟的後腿。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如果你看一些指標,比如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我們2015年就達到8.5%了,遠遠超過了十二五規劃的目標,並且也超過了全球很多國家,包括美國、英國這些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家。而從稅收的角度來看,我國10萬多家金融企業納稅的金額,就相當於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家工業企業繳納的稅。稅收是最真實的數字,這背後所反映出的,是金融業的利潤率遠遠高於工業企業。現在的金融業已經不是拖後腿,更多的是導致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發展失衡問題。

所以,上述兩個不同的階段帶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中國的金融業發展到今天,首先從理念上一定要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對金融業發展最大的期待就是,要改變發展理念,不能像過去一樣「坐地收錢」,要和實體經濟共同發展,共生共榮。

第二個期待的變化,是從發展的角度來講,金融業要改變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實現平衡發展。我們金融業最大的問題是銀行業部門一家獨大,其它金融部門相對較小,導致整個經濟發展對銀行體系的依賴性特別大。當宏觀經濟出現周期性波動時,實體經濟的發展與貨幣政策的關聯度非常高。原因就在於,股權融資和其他融資手段的發展總體上滯後。所以,國家也多次強調要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消除資產替代限制。

第三個期待的變化是創新發展。金融部門自身也有很多創新,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帶來了很多金融業部門自身創新發展的機遇,比如金融科技。所以,金融業也應該利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趨勢,實現金融業部門自身效率的提升,提供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信息化的發展比如區塊鏈技術等,進一步解決過去金融部門很難並且一直沒解決好的問題,比如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道德風險、逆向選擇等問題。

科技金融支持創新創業

NBD:據我了解,您似乎是國內最早提出並系統研究「科技金融」這一概念的學者。在您看來,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科技金融」?它與「金融科技」有怎樣的區別和聯繫?

趙昌文:我們曾在2009年出版的《科技金融》一書中做出過如下定義,即科技金融是指通過改革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及創業投資等各類資本,創新金融產品,改進服務模式,搭建服務平臺,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的有機結合,為初創期到成熟期各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統安排。

通俗地講,科技金融是服務於科技進步和企業創新的金融,是以金融為手段、科技為目的的科技與金融的結合。

而金融科技是一個伴隨「網際網路+」與金融行業深度結合而快速興起的產業概念,是指將新的科技成果如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生物技術、網際網路技術等科學技術應用於金融領域,通過改造和創新,融合產生的金融領域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等。換言之,金融科技就是科技在金融業的運用,就是使金融成為具有金融功能的信息產業或信息科技產業。

我覺得,現在科技金融還是應該作為重點。因為科技金融實際上是支持創新創業的金融,而金融科技已經開始顯露出越來越多的泡沫。有些企業利用金融科技的概念,去做很多並沒有真正有科技創新的事情。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入推進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發展是一項符合新時代發展需要,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兩步走」戰略目標的重要任務。為此,我們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深刻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二是要深度促進科技和金融融合發展。三是要深入探索把握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四是要深耕更加有利於科技和金融結合的生態環境。

資本市場是把「雙刃劍」

NBD:在您看來,「創新」更容易發生在那些匯聚更多資源的大企業,還是更容易發生在充滿活力的小企業?

趙昌文:這些年,我一直提一個詞叫「縱向流動性」。所謂「縱向流動性」就是一個企業從誕生到成長為大企業的概率。縱向流動性更強,就說明這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更好。

總體而言,學術界的研究認為,小企業的創新活力更強,因為他更願意創新;而大企業的創新能力更強,但創新動力更差。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大企業往往在某一個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在技術上佔據主導地位,或者在商業模式上佔據主導地位,甚至是壟斷地位。擁有壟斷地位就可以獲得壟斷收益,沒有更大動力改變當前的格局,去摧毀一個「舊世界」,重建一個「新世界」。當然,大企業之間也是有競爭的。

相對而言,小企業雖有創新動力,但有時會缺少創新能力,比如在資金、人才等各個方面有天然的劣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既需要有創新活力的大企業,也需要有創新能力的小企業,兩方面都要有。

我覺得,政府的政策導向應該做兩件事情。第一,針對更多的創新資源和生產要素,創新政策要保證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這個很重要,因為即便是公平的市場環境,小企業都不見得能生存下來。第二點,從產業政策的角度來說,要更多地鼓勵那些有活力的中小企業去創新。對大企業特別是依靠商業模式創新的平臺企業來說,更多的是加強規制監管,防止他們形成新的壟斷,惡化創新創業生態。

NBD:對「雙創」企業的發展而言,資本市場可以起到哪些作用?

趙昌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可以為風險投資提供一個退出機制,所以這些資金才願意投資。當然,風險投資也不見得都要通過上市來退出,併購、回購等方式也可以做到。但由於資本市場是最主要的退出機制,從某種程度上講,沒有資本市場就沒有創業投資,而沒有創業投資,或者叫風險投資,也沒有創新的上市企業,這個是一個天然的邏輯關係。

現在越來越多的獨角獸企業開始選擇不上市。實際上,資本市場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提供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有利於創新創業;另一方面,有些企業上市之後,就更多追求短期財務效益,可能反而在一些中長期的創新方面做得不夠。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不上市,原因就在於資本市場從短期來看給企業帶來的壓力太大,所以他們寧願去找非公開的私募股權投資。

創新創業的關鍵在人才

NBD:當前國內區域經濟的發展有哪些新的特點?對於位於中西部城市而言,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趙昌文: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的多元化,是多年來的一個基本特點。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這用在區域經濟上也是非常準確的描述。

從區域發展角度來說,需要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西部地區一定要按部就班地按照東部地區過去的發展模式,重走同樣的發展路徑。就像中國和發達國家一樣,中國在很多方面借鑑和吸收了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比如工業化、城市化等。但我們也不是完全不能超越他們,所以很多方面也可以「彎道超車」、「跨道超車」。

從發展戰略上來說,西部地區首先要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工業化、城市化這些東西是跨不過去的,這種約束會一直存在。另一方面,也要有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路徑。。總體而言,兩方面應該結合起來。成都的這兩個條件都很好,創新資源和要素,像人才、市場條件、產業基礎等,在西部地區中都是最好的。

區域經濟的發展,首先要把自己的資源優勢儘可能用好。創新創業要素很多,一個地方的創新創業能力關鍵取決於有多少人,有什麼樣的人。

深圳之所以比很多其他地方的創新創業搞的好,主要就是這兩個指標:一個外來人口多,一個是年輕人多。年輕人多,創新創業的動力就足,願望就強;外來人口多,創新創業的動力也同樣越強。所以,一個地方要成為創新創業的城市,在雙創方面領先,其實一定要有一個開放式的人才的流動機制,鼓勵越來越多的人口來到這個地方。當然,人才選擇進來,本身就是因為你的創業創業環境更好。所以,現在很多城市的競爭就體現在人才方面。

所以,只有創造出一個好的創新創業生態,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在這裡發展他們的事業,進而這個地方的經濟競爭力就會提升。

相關焦點

  • 「財經縱橫」趙昌文:統籌好各種關係要作為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可能使我們有機會站在科技和產業的前沿地帶,但也存在少數發達國家圍堵而導致技術「脫鉤」的風險;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重塑可能使我們有機會從規則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參與者,但同樣面臨來自少數國家的外部壓力。這次疫情又一次增加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如何處理好「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與「做好自己的事」的關係,應該是2020年和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基本邏輯。
  • 【新年班會】你是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是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 印尼旅遊與創意經濟部開展「IndonesiaCare」運動
    印尼旅遊與創意經濟部部長/旅遊與創意經濟局局長維斯努達瑪-古素班迪奧(Wishnutama Kusubandio)來到雅加達Senayan廣場的XXI Studio電影院為確保這項運動的順利進行,旅遊與創意經濟部部長/旅遊與創意經濟局局長維斯努達瑪-古素班迪奧 (Wishnutama Kusubandio) 還發布了《清潔
  • 「財經縱橫」趙昌文:工業革命就是新技術對舊技術持續廣泛的替代過程
    趙昌文:新技術對舊技術的替代是有很多阻力的,甚至有時候「先進」本身也構成了阻力財經縱橫★★★★★請允許我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新工業革命背景下的中國產業升級》這本書。這本書是我們2017年開始的基礎研究領域的最終成果。大家知道,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我們平時主要是做政策研究。
  • 有米科技雙創示範基地
    有米科技雙創示範基地,成立於2016年7月8日,總部位於有著「中國矽谷」之稱的廣州大學城,下設杭州中科有米產業基地和深圳中科有米產融社區,總面積超14000㎡。基地充分發揮自身品牌效應優勢,通過開展形式豐富的雙創活動,發揮自身品牌在行業內的引領作用,推動基地及在孵科技創業企業品牌建設,並通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在產業賦能、反哺雙創的同時,也積極地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和回饋社會。為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基地通過建設AR虛擬演播廳的形式,打造直播經濟示範區,促進數字經濟產業提質增效。1、助力企業自主創新,培育孵化雙創項目。
  • 荷蘭經濟部「餐飲業備忘錄」的風波
    荷蘭經濟部的有關主張「餐飲業重新開放」的備忘錄昨天已公開。該文件實際上是供內部使用的,但RTL Nieuws昨天已經對此進行了報導。該備忘錄指出,讓酒吧和餐館開門並不一定會導致更多的感染。實際上,根據分析,甚至可以想像,所謂的傳染指數r值在重新開門的時候,實際上會減小。
  • 「雙創」基地增強學生創業能力
    2018年,西安外事學院創業學院為了更好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孵化等工作,啟動了「雛鷹計劃、翱翔計劃、歸巢計劃、創雲計劃」,創雲計劃主要針對全校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實踐和創新創業孵化的師生、創業校友等群體,把西安外事學院孵化器打造成創業校友的數據云庫,協調各方,把海內外知名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資源集結在一起,按照不同的行業類別、創業年齡段、前期投資額度、創業年限、特色服務、客戶群、核心資源優勢、地區產業現狀等進行整合和劃分
  • 君盛投資廖梓君:「雙創」3.0時代產業資本如何掘金創投
    這一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橫空出世,扶持「雙創」的政策層出不窮。政策利好,加之中國廣闊的市場和積蓄了幾十年生產力的爆發,「雙創」熱情日益高漲、參與群體越來越多元、覆蓋範圍越來越廣泛:從草根到精英、從城市到農村、從國內到國外……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創業投資市場,創新創業的平臺支撐能力正不斷提升。
  • 臺灣苗慄「反瘋車自救會」佔領「經濟部」 抗議建風電風車
    「苑裡反瘋車自救會」則表示,他們只是「路過」「經濟部」,但這些「老邁鄉親」堅守「經濟部」中庭,儘管隨時可能被警方驅離,但歡迎大家一起來「路過」。起初「能源局」官員態度強硬,表示都有依法舉行聽證會,但民眾不滿這種說法。隨後下午「經濟部次長」沈榮津和抗議群眾進行協商,最後答應重新審查,下周三召開協調會,在結果出爐前廠商須停工,「自救會」才結束抗議行動。
  • 有多少美國人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美部長:無法回答
    視頻:有多少美國人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時長約1分36秒【環球網綜合】有多少美國人接受過新冠病毒檢測?面對記者的提問,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部長亞歷克斯·阿扎(Alex Azar)在9日的發布會上回答說:「我無法提供多少美國人接受了檢查。」據美國「政客」網站報導,阿扎當天在記者會上說:「目前派送出去的檢測類型不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檢測由疾控中心向外派出,上周派送的足夠檢測7.5萬人,送到了美國大約80個公共衛生實驗室,每州至少一個公共衛生實驗室。
  • 關於開展「兵團雙創之星」評選的通知
    現將該項評選活動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義  通過開展"兵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之星"評選活動,在兵團範圍內發現並樹立一批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職業品德好、創新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創新創業先進典型和明星,激勵和引導各類人才紮根兵團、服務兵團,進一步激發乾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在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發揮兵團"三大作用"中建功立業。
  • 「雙創」進入2.0時代,北科建與創業黑馬共創產業孵化新模式
    這是中國領先的產業孵化平臺運營商與中國領先的創業服務生態機構的一次強強聯合。雙方將共創產業孵化新模式,推動「雙創」進入2.0時代。郭瑩輝表示,當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下簡稱為「雙創」)風起雲湧,對新常態下「經濟調結構、產業謀發展、社會增和諧」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做個積極的人,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跟心愛的人在一起卻背靠背,這不是有矛盾嗎?秀才一聽,頓時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客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他: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客店老闆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
  • 學府產業園區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報料熱線:0351-8222318     0351-8222999panshi_a ="1947451392_4101906432_1";panshi_b ="960_60_10"; 學府產業園區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 落子海南 中科華海布局智慧財產權及雙創產業新生態
    &nbsp&nbsp&nbsp&nbsp,而中科華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立足智慧財產權和雙創(科創、文創)兩大核心戰略,專注於智慧財產權SaaS服務雲平臺、雙創服務雲平臺等相關配套業務的發展。
  • 中國雲谷總裁張衛昌:以「產城雙創工程」推動產業新城實現
    以「產城雙創工程」推動產業新城實現——中國雲谷總裁張衛昌談產業園區智慧化發展新華網上海11月11日電 產業園區如何智慧生存、創新發展?近日在上海舉行的「2016中國產業園區大會」上,產業園區的智慧化發展成為熱議話題。
  • 雙創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養體系
    本期我們特邀3所高校的三大教務處處長,分別從3個獲得第二屆大賽金獎的項目切入,為讀者解讀雙創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養體系。「雙創大賽加快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由『兩張皮』向有機融合轉變,由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轉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落幕之際,向全國各高校提出殷切希望。
  • 2019山西雙創周啟幕 煤矸石地溝油效力清潔環保產業
    2019山西雙創周啟幕。 李新鎖 攝中新網太原6月13日電 (記者 李新鎖)「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山西分會場活動13日在太原啟動。開幕式上,創業者展示用煤矸石、地溝油等工業生活廢棄物製造的汙水去除劑、煤炭洗選浮選劑等,為傳統煤炭大省的清潔環保產業注入新活力。當天,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長胡玉亭表示,雙創活動為山西經濟轉型發展提供強力支撐。山西雙創要注重以創新帶動創業,圍繞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提供全方位服務,調動各類主體的創新創業積極性。
  • 歐美同學會首屆「雙創」大賽北部賽區落幕 33個項目入圍總決賽
    12月14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首屆「雙創」大賽北部賽區決賽頒獎儀式在濟南舉行。獲獎項目代表現場展示參賽獲獎項目。 沙見龍 攝  按照產業方向,此次「雙創」大賽設置北部、東部、西部、中部4個賽區。作為中國健康城市建設首批試點的濟南市獲得北部賽區承辦機會,主要面向高層次留學人才、企業、個人或團隊徵集醫養健康產業領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