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方健數首席科學家張霖濤榮獲ACM2020傑出科學家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剛剛公布了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名單,全球總共64名來自世界頂尖的大學、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翼方健數首席科學家,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張霖濤入選,表彰其對計算機領域做出傑出科學貢獻。

作為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領域專業性學術組織,ACM的影響力不言而喻。ACM創立於1947 年,目前在全世界 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 10 萬名會員,其所評選的圖靈獎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被稱為「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張霖濤在北京大學獲得本科學位,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是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在人工智慧,大數據,計算機系統和硬體加速方面有著超過二十年的研究和工程經驗。此前曾任前微軟亞洲研究院 (MSRA) 首席研究員和全球合伙人,管理MSRA的智能雲和邊緣研究小組。張霖濤過去從事過包括驗證邏輯、網際網路安全、分布式系統、計算機體系結構和可重配置的計算。他的研究興趣是超大規模分布式系統中的系統問題。他特別關注云規模網絡、存儲、計算和人工智慧領域的挑戰和機遇。 他的研究論文曾在SOSP和DATE上獲獎,他曾獲ICCAD的10年回顧性最有影響力論文獎,其論文是DAC 50年歷史上被引用最多的論文,也曾獲CAV獎和2006年的Richard Newton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技術影響力獎。

張霖濤目前擔任翼方健數首席科學家一職。翼方健數是一家快速發展中的隱私安全計算高科技公司、一家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公司。致力於成為"數據和計算網際網路"的運營商和推動者。曾發布全球第一個商業部署的隱私安全計算平臺:翼數坊XDP。為醫療、金融、政務等行業建設在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基礎上的數據開放生態和數據共享協作環境,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人工智慧的能力,賦能行業。

在上周落幕的2020中關村大數據日暨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論壇上,張霖濤表示人工智慧的進步離不開大量高質量數據,而數據價值流通的挑戰在於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而非某項技術一蹴而就。不同的技術路徑有其優劣勢,應對不同場景,對安全、通用、流程等多方面綜合考量形成對應的技術解,這也是隱私計算技術值得探索且引人入勝的一項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翼方健數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個在城市級別大數據場景實現隱私安全計算的企業,並且具備多個案例,同時也是唯一一個結合隱私安全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端到端做透,從大數據治理到服務終端用戶的企業。在未來會繼續向翼方健數的願景"數據和計算網際網路(IoDC)"邁進。

相關焦點

  • ACM傑出科學家名單出爐:葉傑平、崔鵬等26位華人學者上榜
    ACM 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評選從 2006 年開始,意在表彰至少有 15 年的專業經驗、至少具有5年的ACM專業會員資格、並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或產生巨大影響的 ACM 會員。ACM 傑出科學家的評選比例不超過 ACM 會員的前10%。
  • 葉傑平入選、華人佔4成,2020年ACM傑出科學家榜單出爐
    要入選ACM傑出科學家,要求入選者至少有 15 年的專業經驗,並且在過去10年中至少5年具有ACM專業會員資格。  而評選比例,ACM 傑出科學家不超過 ACM 會員的10%。  此外ACM共會從三個方面評選出傑出科學家,分別是表彰其在計算機領域中的教育、工程以及科學上的傑出貢獻。  這次,26名華人學者的分布中:工程傑出貢獻有1位,科學傑出貢獻的有25位。  葉傑平
  • ACM2020傑出會員公布,葉傑平、崔鵬上榜,華人學者佔四成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剛剛,國際計算機學會(ACM)公布 2020 年傑出會員(ACM Distinguished Members)名單,共有 64 人獲此榮譽,其中華人學者 26 名。ACM 2020 傑出會員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印度、英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頂尖大學、公司和研究機構。這些創新者在大量技術領域中作出了傑出貢獻,包括數據科學、移動和普適計算、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教育、計算機工程、圖形學、網絡安全和網絡。
  • 貝殼找房技術副總裁葉傑平當選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
    近日,國際計算機協會(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公布2020年ACM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s)評選結果,貝殼找房技術副總裁、首席科學家、人工智慧技術中心負責人葉傑平教授因其在機器學習方法及應用的突出科學貢獻當選
  • 2020 ACM傑出科學家名單出爐:葉傑平、崔鵬等26位華人學者上榜
    剛剛,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公布了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名單!ACM 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 Member)評選從 2006 年開始,意在表彰至少有 15 年的專業經驗、至少具有5年的ACM專業會員資格、並在計算機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或產生巨大影響的 ACM 會員。ACM 傑出科學家的評選比例不超過 ACM 會員的前10%。
  • 翼方健數與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籤署...
    左為: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 鄭廣勇博士 右為:翼方健數副總裁 張鶯耀得益於我國數字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信息科學技術已與健康醫療服務全面融合發展。翼方健數以隱私安全計算為根基,為醫療、疾控、政務、金融等行業的數據資產提供安全計算和應用開放賦能,解決方案覆蓋區域大數據應用開放平臺、科研平臺、生信分析平臺、輔助決策、質量控制等。翼方健數密切關注對數據隱私保護、彈性存儲、彈性計算等具有高要求的生物醫學領域,並以此為切入點,深耕生物醫學相關的業務場景,解決行業痛點。
  • 2019年度ACM傑出科學家!拿下華人數學領域最高榮譽的上財陸品燕...
    2019年度ACM傑出科學家!拿下華人數學領域最高榮譽的上財陸品燕教授,又拿獎啦!,全球共有62名計算理論、人工智慧、人機互動、計算機工程、圖形和網絡等領域的傑出計算機科學家入選,我院陸品燕教授獲此殊榮。
  • 祝賀:上海交大、電子科大、上財4人當選2019ACM傑出科學家!
    62位科學家獲此榮譽,其中中國大陸高校4位學者入選,上海交通大學佔2席、電子科技大學1席、上海財經大學1席。獲得2015年CCF青年科學家獎、2017年CCF NASAC-東軟青年軟體創新獎等獎項、2018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虛擬計算環境的低時延關鍵技術及應用」的第一完成人)等獎項。
  • 隱私計算2020盤點: 數據安全流動新藍海業已形成
    2020年8月,第三位華人IACR會士、國際著名密碼學專家、IDEA密碼發明者來學嘉教授受聘成為富數科技技術戰略委員會特聘首席科學家。 此前,國內隱私安全計算技術企業翼方健數組建由李凱院士、王小雲院士、宋曉東教授加入的技術戰略委員會,由李凱院士擔任主席。 其中,李凱教授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王小雲教授是國內密碼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入選IEEE Fellow
    近日,據《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獲悉,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入選IEEEFellow。 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易芝玲 IEEE Fellow即IEEE會士/院士,為協會最高等級會員,是該組織授予的最高榮譽,在學術科技界被認定為權威的榮譽和重要的職業成就
  • 安芷生院士榮獲美國沙漠研究所「傑出國際科學家獎」
    11月18日上午,美國沙漠研究所(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傑出國際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舉行,地環所安芷生院士榮獲該獎項。據悉,這是美國沙漠所首次將該獎授予非美籍科學家,以表彰安院士在地球環境科學領域的傑出成就。頒獎典禮由地環所周衛健院士主持。
  • 慈谿中學校友童行行入圍2020ACM傑出科學家名單!
    近日,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公布了2020年度ACM傑出科學家(DistinguishedMember)名單。其中,慈谿中學1998屆畢業生童行行入圍其中。據悉,今年全球共有64名傑出計算機科學家獲此榮譽,分別表彰他們對計算機領域的傑出教育貢獻、工程貢獻以及科學貢獻,其中華人學者上榜26人,佔總人數五分之二。童行行2002年、2005年在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系副教授。
  • 中國化學會2017傑出科學家獎與傑出青年科學家獎揭曉
    第四屆中國化學會-贏創化學創新獎獲獎名單傑出科學家獎獲得者李    彥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俞燕蕾     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傑出青年科學家獎獲得者黃  正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阿里「圖像搜索之父」獲ACM傑出科學家等國際大獎
    中新網杭州12月23日電(趙小燕)近日,美國計算機協會(ACM)公布了2015年度傑出科學家名單,在上榜的兩位亞裔學者中,阿里巴巴圖像搜索的領軍人物、阿里巴巴搜索事業部研究員華先勝位列其中。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也在近期公布了華先勝當選2016年度IEEEFellow(IEEE會士)的消息,以嘉獎其「為多媒體內容分析和圖像搜索做出的突出貢獻」。
  • 清華大學新增九位「首席科學家」
    日前,科技部公布了2010年973計劃、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立項項目,清華大學有9個項目獲準資助;其中973常規項目1項、973新增重大科學問題導向項目1項,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7項,9位教授同時被聘為項目首席科學家
  • 大洋考察第一位女首席科學家
    韓喜球,女,浙江台州人,博士,我國大洋科學考察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學家作為首席科學家,韓喜球執行了該航次的首次科學下潛,下潛的水深為3120米,該潛次由實習潛航員首次擔任主駕駛。"我們早上六點鐘就開始做準備工作,七點鐘開始下潛。一個半小時後到達海底,順利找到了2處已經"熄滅"的硫化物煙囪體,然後就開始忙碌地觀察、記錄、拍照和取樣,一刻不停地一直工作了六個小時才拋載上浮。在上浮時間才有點兒空閒吃點乾糧喝點水。
  • 王越院士受聘工程系首席科學家
    日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名譽校長王越教授受聘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工程系首席科學家。王越院士是我國著名的信息系統專家,曾領導我國軍用信息技術從白手起家到蓬勃發展,多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等科技殊榮。聘任儀式後,王越院士與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李和章進行了交流。
  • 2019 ACM Fellow 名單出爐,中科大、中科院、MSRA科學家入選
    陳熙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多媒體技術和多模式人機接口,曾先後主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63 計劃等項目的研究工作,並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7 項以及國家發明專利四項。
  • 阿里兩位科學家當選ACM2019年度傑出科學家
    阿里兩位科學家當選ACM2019年度傑出科學家 關注中金在線:
  • 小白世紀首席科學家黃高博士榮獲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
    2020年9月9日,本年度阿里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北京小白世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白世紀」)首席科學家黃高博士,憑藉新型神經網絡構架DenseNet,與其他9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鍾南山院士作為今年的頒獎嘉賓,在線上頒獎典禮現場,以VCR寄語的方式表達了他對青年科學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