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這件事是女性人生重大的轉折點,這轉折點前面就是鬼門關,很多人都是非常的害怕,生之前最糾結的就是生產方式。
現在的醫療水平很發達,無論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自身沒特殊性的話,風險都不會太高,大部分孕媽是重視產前卻不重視產後,其實生完娃之後,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孕媽去做,卸貨之後的重點除了要照顧寶寶,還有自身的恢復。
很多人生娃就像自己要面對考試一樣,考完之後就放鬆了,反而落下了病根,這個放鬆不單單指不認真坐月子,很多的事情甚至需要產後當天儘快完成。
產後一件小事沒做好,遭了不少罪
小玲是一個新手媽媽,她懷孕的時候每天都期待著寶寶的出生,畢竟懷孕期間的日子真的很辛苦,小玲是順產,生娃這件事花光了她所有的力氣,因為她的產程比較長,真的很累,出產房之後小玲就一直休息。
後來護士讓小玲去給孩子開奶,她嘗試一下沒有成功,覺得再等等,這一等就讓她非常後悔,乳房硬得像石頭,孩子一吸疼得直想哭,而孩子一直喝不到奶,她也很著急,孩子一哭她也哭,還不想給孩子奶粉。最後小玲遭了很大的罪開了奶,別提多後悔了。
不管是順是剖,生完娃後這六件事也要儘快知曉
1、儘早開奶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寶媽生完娃之後都要儘早的開奶,世衛組織明確的規定,新生寶寶出生後最好放在母親胸前,通過儘快的和寶媽接觸,吸吮的時間,不能少於30分鐘。
所以給孩子開奶是有黃金時間的,就像小玲一樣,如果不儘早開奶,乳房會變硬,開奶會變得越來越困難,晚了孩子大人都遭罪。
2、多下床走動
生完娃之後,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都非常的辛苦,下床走動被認為是不可以的。如果順產沒有側切,兩個小時基本就可以下床活動了,而剖腹產麻藥經過了之後,差不多六個小時就能翻身了。不要一直平躺著,翻身,能走動的手下床走動防止腸粘黏。
3、壓肚子
壓肚子這件事是必須經歷的,也是很多寶媽的噩夢,寶寶出生之後,子宮可能還有很多「垃圾」,俗稱惡露,惡露要儘量早些排出體外,子宮才能慢慢恢復原來狀態。
而且因為孕育寶寶,內臟位置可能發生了變化,壓肚子對恢復子宮狀態排出惡露,還有幫助內臟回到原來位置有很多的好處。
壓肚子痛感很強,寶媽要有心理準備。
4、飲食清淡
生完娃之後,很多寶媽為了讓身體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都選擇一些大補的食物,有營養的湯類,甚至很油膩。
尤其是奶水不是很充足的寶媽,不知道喝了多少營養湯,其實產後的幾天內,儘量飲食清淡一些,如果是剖腹產清淡飲食有利於傷口恢復。而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清淡的飲食都能防止堵奶。清淡不代表沒有營養。飲食均衡很重要。
5、儘早排尿
產後兩個小時內,醫生會讓寶媽排尿,防止出現尿瀦留,第一次排尿可能還會有同感,很多寶媽生產後根本沒心情喝水,這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不想排尿,還是要想點辦法,比如喝溫水。
如果是剖腹產,也是一樣需要儘快的排尿的。
產前的知識很重要,產後很多寶媽忙於照顧孩子,就忽略了照顧自己,從飲食到休息以及恢復都要提前了解,未來自己才能少遭點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