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猴硐貓村又稱「猴硐貓街」。猴硐貓村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侯硐車站周邊,以光復裡柴寮路一帶為中心的山村民宅古街,為瑞芳鎮於2009年底新規劃之觀光景點。百貓街棲息的貓因長期與觀光遊客近距離接觸,多半已不怕生,更有些貓會主動與人撒嬌接觸。因白晝較炎熱,故貓群多會隱匿於陰涼處,傍晚後較容易看見大量貓只群聚的盛景。2012年動工改建,融入貓村特色並結合當地煤礦、貓、隧道等意象,打造為造型獨特、人貓共用的「貓橋」,2013年3月30日啟用,成為新亮點。
圖片來源:華夏經緯網製圖
【貓咪】
貓群因為與當地居民的生活關係密切,長期為居民們所飼養,多已算家貓而非野貓,故幾乎每隻都已被起名。其中以裡長家四隻明星貓深具自我特色而被封為「四大天王」,分別是「流鼻涕、黑鼻、麒麟尾、大頭。」其特色分別如下:
流鼻涕:總有一撮鼻涕一直掛在鼻邊。
麒麟尾:尾短眼小。
大頭:群貓之中屬頭較大
黑鼻:」四大天王「的「老大」,2010年去世,後被封為臺鐵榮譽列車長,並特別在車站為他打造了一座紀念銅像。
【貓橋】
「貓橋」全長60公尺,「貓頭」在園區願景館端,上有兩隻耳朵,「貓尾」在貓村端。觀旅局指出,「貓橋」是全臺唯一構件長度和形狀均不相同的跨鐵路人行陸橋,橋身包括25環斷面、500支方管構件、750片鋼鋁板包覆,全部構件的尺度都不同,造型獨特。
特別的是,願景館前變電箱以棧板包覆的特製跳臺供貓玩耍,椅凳下也有供貓躲藏小狗追逐的空間,讓「貓橋」成為臺灣第一座人、貓共用的陸橋。
為強力行銷猴硐觀光,市府還找來金穗獎導演劉建偉拍攝兩支影片,一是紀錄施工過程的「2013猴硐貓橋紀事」紀錄片,另一支則全部由猴硐當地貓咪擔綱演出的「猴硐貓咪導覽影片」,這也是臺灣首支以貓作為觀光導覽員的宣傳影片。
圖片來源:網絡
【貓巴士】由石繪藝術家李鴻祥設計的貓巴士,其實是基隆客運經營的808號路線,來往瑞芳與猴硐,車程大約20分鐘。
* 如何前往:可搭乘東部幹線,於侯硐車站下車,位於往臺北方向左手邊的山村。於出火車站後利用寫著「往活動中心」的天橋步行,短時間內即可到達。
責任編輯:徐亞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