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診、把脈、開藥……在仙桃市中醫醫院三樓曾碧濤的辦公室,前來看病的患者絡繹不絕。
一襲白衣,面帶微笑。面對不同的病人和家屬,曾碧濤都耐心細緻地詢問病人情況,綜合分析後,合理用藥,合理治療。
從他的話語中,感受到的是醫者的仁心,體會到的是大愛無疆的一份責任。
從醫近30年,曾碧濤秉承著父輩傳下的醫德家風,承擔起「妙手治病,仁心醫人」的一份責任,持仁心,修仁術,在行良醫的道路上堅守奮進。
堅守恆心練本領
談及當初為何選擇中醫,曾碧濤告訴記者,主要是受其父親的影響,「我是從小耳濡目染,嗅著藥香長大的。」曾碧濤的父親曾繁震,是市中醫醫院的醫學骨幹人物,在仙桃頗有名望。在父親「妙手治病,仁心醫人」的理念下,曾碧濤立志傳承中醫,紮根在一線治病救人。
受父親的真傳,加之自身的聰穎好學和醫德良好、醫風嚴謹,開始獨立行醫後的曾碧濤迅速成為醫院的骨幹力量,任市中醫醫院的副主任醫師。他的業務主攻方向是中醫內科,比較擅長於胃腸疾病、腎性水腫、男性不育、肝膽疾病、風溼病、過敏性疾病以及內科疑難雜症的診斷和治療。
從父親,到自己都是中醫,現在就連自己的孩子都選擇中醫系,曾碧濤笑說,「這樣的傳承不容易。」他不僅感到驕傲,更多的是感動。
兩代行醫結識了很多病患,很多和曾碧濤一家成了世交。「20多年前,我的爸爸就是找曾老醫生治好的,現在,我和我老婆那邊的親戚,都只認曾醫生。」30多歲的王某帶著家裡人來找曾碧濤看病。
曾碧濤堅持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對內科常見疾病,疑難雜症,多發病加以觀察總結,去偽存真,以臨床療效為目的,努力發揮中醫藥診療「簡、便、廉、驗」等特色,孜孜不倦,立足本職,積極探索,突出中醫藥特色為臨床宗旨,努力提高診治水平。
在慢性結腸炎的治療上,以臨床病例為基礎,曾碧濤發現健脾調腸湯(太子參、山藥、苡仁、茯苓、白朮等)比補脾益腸丸治療效果更為顯著,相比之下,中醫起到更好的療效。這是曾碧濤發表的論文之一,近十年來,曾碧濤相繼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多篇專業論文。
在疫情防控中,曾碧濤和同事們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中醫藥服務,受到一線醫務人員和群眾的好評。曾碧濤說:「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為患者真真切切解決問題。」
不忘初心為患者
每天早上8點不到,曾碧濤診室門前就已早早地排起了長隊,不僅有仙桃的還有周邊市縣的患者。其中家住洪湖的尹某是他的老病患之一了,「我之前患有腎肝綜合症,在省級醫院做過『人工肝』,跑了很多醫院就是看不好,後來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慕名找到曾醫生診治。吃了曾醫生開的中藥,一年多就康復了,現在每年來複查兩次,身體基本都沒問題了。」尹某笑著說,曾碧濤除了醫術好,人還特別好,這裡大多都是「老朋友」。
曾碧濤每天50至60個門診患者是常態,多的時候有100多人。在臨床診療工作中,他踏實認真,待人真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對待患者不分家庭境況貧富、社會地位高低,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對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認真檢查、詳細解說、精心施診。平時提前上班,延時下班,無論節假日,在病患中樹立了良好的職業形象。
2001年,一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被緊急送入市中醫醫院,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家庭情況後,曾碧濤自掏腰包無償為患者提供了300元的輸血費。「無論什麼時候,治病救人都是第一位的。」曾碧濤說。
「我覺得這樣的醫生是最好的,救死扶傷,不管有錢沒錢,認識或者是不認識的,在現在的社會當中就需要他這種正能量。」患者張某對曾碧濤讚不絕口。
從醫之路雖漫長艱辛,但曾碧濤時刻不忘初心,孜孜不倦。在工作中連續多年被醫院授予「特殊貢獻獎」 「門診接診患者人次第一」 「中藥使用第一」;被市委組織部授予「仙桃市優秀技術人才」 稱號;被市衛健委授予仙桃市「十佳優秀醫師」稱號和「十佳突出貢獻工作者」稱號。
盡責盡心履好職
身為一名醫生,曾碧濤始終用一顆醫者的仁心對待患者,幾十年如一日,贏得了患者的信賴和讚譽;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儘管臨床醫療工作已經十分忙碌,他依然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積極建言獻策,及時反映社情民意,履行政協委員職責。
自當選市政協委員以來,曾碧濤自覺學習中國人民政治協商制度的理論,學習憲法、法律法規。他說,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履職。他積極參加政協各項活動,結合自身工作特點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認真提出提案和建議。
曾碧濤說:「我是醫衛界的委員,所以特別關心醫療衛生,尤其是民生醫療、中醫傳承等方面的問題。我的提案方向是發揮中醫藥在健康仙桃建設上不可或缺的作用,關注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
他認為,中醫藥歷經千載而不衰,延綿百世而不墜,究其根本,在於傳承。因此,培養一大批優秀的中青年中醫師至關重要,他們是促進中醫藥傳承發展的中堅力量。
曾碧濤帶徒兩人。他說:「我非常希望把自己學的知識傳授給我的學生們 ,更加發揚光大我們的中醫事業 。」(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周彬)
【來源:湖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