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到了尾聲。
這一年,不管是世界、國家還是我們身邊的生活,都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變化。
變化總是跟隨著挑戰。
有人說,人生就像登山,需要不斷的去攀登一座座的山,去收穫不同的風景。
可是,在面對生活裡的低潮時,我們往往是孤獨的。
與人分享喜悅,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可是要找到一個能夠理解自己挫折與痛苦的人,往往特別難。
天助自助者,唯有從內心找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夠真正擁有面對困境的勇氣。
梳理情緒,書寫煩惱
恐懼、焦慮、無助,是我們在面對困境時,最常出現的3種情緒。
這些情緒強度通常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很難完全排解。
要完全消除負面情緒,是處在低潮時期無法達成的一種狀態。
除了從事一些日常的休閒減壓活動,還有一個很簡單,卻也能夠有效調節情緒的方法。
那就是書寫煩惱。
把讓你困擾的事情寫下來,在表達的時候,可以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注意條理性,把事情分點寫明白;儘可能用數字精確的描述;把自己能想到的所有細節都寫下來。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受困於情緒,是因為面對情緒時產生的次級反應,使得負面情緒形成了一種循環。
書寫能夠幫助我們把問題客觀化,讓我們看見問題,從而對問題能夠形成一種確定的感知,而不是任由它在腦海裡引發無限的聯想。
如果你喜歡畫畫,也可以把這些煩惱畫出來,賦予它們一個生動的形象,試試看,也許你也能夠在自己的畫裡,獲得療愈自己的能量。
學會取捨
如果你認為自己面對的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那麼,這通常是因為內心的執念,有一些想要緊抓不放的東西。
而那些東西真的是人生路上的必需品嗎?
我們很難捨棄面子、財富、甚至是一段糟糕的感情,因為它們是我們維繫良好自我感覺的重要工具。
對於失去,我們常常會有一種本能的失落感,甚至伴隨著劇烈的痛苦。
但在面對困境時,一個人往往要學會割捨,才能夠跨越面前的障礙。
因為身上背的東西太多了,只會讓我們的腳步越來越沉重。
放棄掉那些無謂的執念,才能夠輕快的從一個坑裡爬出來。
重塑信心
面對困難時,失去自信,是很多人會產生的一種狀態。
因為缺乏信心,也會讓人失去了行動的動力。
給自己加油打氣,可能真的能夠激發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
可是缺乏行動的自我激勵,通常無法持久。
因為一個人的信心,不是通過思考建立起來的。
真正的自信,是在行動中不斷累積起來的信心,而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認知態度。
去做一些能夠幫助自我成長的小事,比如讀一本書、學習一點新的技能、認識一些新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