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女商人常年偷偷獻愛心,敬老院老人都這樣稱呼她

2020-12-13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楊書貞

這些天,商丘虞城縣,漸漸瀝瀝的雨下個不停。氣溫從十幾度驟降到兩三度,人們開始穿上冬裝,空氣中充塞著絲絲寒意。一早,趙彩霞突然想起了什麼,當即召集幾個親友和她去超市。一說去超市,親友們立即明白:「彩霞又要去獻愛心了。」

【現場】「親閨女」趙彩霞:冒雨送棉衣,挨個給老人試穿

多年來,趙彩霞一直有個習慣,逢年過節,颳風下雨,尤其是天氣寒冷的日子,天大的事,她都要放下來,帶家人買來過冬的棉衣棉被、米麵油,給敬老院、聾啞學校,以及貧困村民送去,多年雷打不動。

到商場,趙彩霞直奔服裝櫃檯。聽說捐獻用,服務員當即推薦幾款價格划算的服裝,花錢不多,獻愛心可以了。但在趙彩霞的觀念裡:「獻愛心表達的是誠意,不打折扣,得要質量好的」。

半個小時後,趙彩霞帶著衣物冒雨來到虞城縣夕陽紅養老院。「60套棉衣棉褲、加絨的,分男女裝,一人一套,小了可以換。」趙彩霞樂滋滋地給養老院負責人打招呼。老人正吃飯,趙彩霞放下東西要走。「每次都這樣,吃完飯再走。」90歲的陸奶奶一再挽留。養老院負責人說:「趙彩霞經常來養老院獻愛心,每次來把東西往倉庫一放就走人,也不宣傳,很低調。」

屋外,雨下得正大;屋內,趙彩霞忙活著給老人們試穿衣服。「能在這時候想到我們的,沒幾個,彩霞真是比親閨女還親。」幾位老人感動得直抹淚。

隨後,趙彩霞又來到虞城縣聾啞學校。幾天前,趙彩霞給學校送油送面時,看到一些學生穿得破破爛爛,早就想為孩子們做點啥。看到孩子們在上課。趙彩霞將衣服直接卸在了學校辦公室。「這衣服質量真好,學生穿上一定喜歡。」

【緣起】商人趙彩霞:深信「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出了學校,雨夾雜著風,很冷。但獻了愛心的趙彩霞心裡很暖和。這些年,飲水思源、回報桑梓一直是激勵她前行的動力。

趙彩霞家住虞城縣城郊鄉孫門樓村,以前因為窮,她和丈夫都沒咋上過學,沒文化、沒背景,從苦日子裡走出來的她,一直信奉吃虧是福、與人為善的道理。靠著這種理念,她一路打拼,最終成為一個小有積累的老闆。

有了錢,就要回報社會。趙彩霞和丈夫都在農村長大。1984年,和丈夫結婚時,住的是土瓦房、燒的是地鍋。由於姊妹多,分家時,趙彩霞分到的是6袋麥子和兩間泥磚瓦房,3畝多薄地,外加一些債務。

上有老,下有小,過日子不容易。趙彩霞深知:「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她和丈夫向銀行貸了3000元款開始做生意,。丈夫會木工,她和丈夫在縣城開了一家家具裝飾店。後來,做批發裝飾材料。還買了電鋸,給人加工木材。

為掙錢,趙彩霞還養過羊,她和丈夫每天租坐三輪車,跑上百裡路,到村裡收羊,一種叫波爾山羊的品種,一隻羊要兩萬多,她將小一點的羊買回家後,餵一段時間,等羊肥壯後再出售,賺差價。

在夫妻二人的辛苦付出下,趙彩霞很快甩掉了貧苦帽子,不僅還了貸款,還有了積蓄。有了錢,趙彩霞開始力所能及地幫一些困難群眾。但這些幫助,並不能改變村民的窘況。

【轉折】鄉民趙彩霞:「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是真富」

期間,有朋友向她推薦一個空氣淨化的環保項目,當時市場還是空白,發展前景不錯。如果項目成功,不僅能給政府創造稅收,還能解決不少村民的就業問題。趙彩霞立即有了用該項目帶鄉親們致富的念頭。

趙彩霞去北京跑項目,還買了地,買了設備、建了廠房,幾百萬元投進去後,由於多種原因,項目無法開工。光投入不掙錢,合伙人要退出,趙彩霞說:虧錢自己承擔,不讓合伙人吃虧。幾百萬元買的機器最終賣了廢鐵。

趙彩霞這次創業以失敗告終。前些年做生意掙的錢也都砸進去了。

但趙彩霞不是一個輕易跌倒的人。她去北京跑項目時,外面的世界、商機,曾讓她炫目。當時,正是國內電子商業蓬勃發展的時候。2005年,趙彩霞搭上電腦科技的便車,在北京開了家列印紙用的油墨廠,廠子不大,但憑著她的誠信,生意卻很火,全國好多批發商找她進貨。每天的進項都在好幾萬以上。

有了錢後,她又在北京開了一家賓館。趙彩霞的日子又紅火起來。腰包鼓了,趙彩霞仍不忘鄉親。

2007年左右,趙彩霞回了趟老家,衣錦還鄉的她卻高興不起來。儘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老家的景象仍是她走時的樣子,除了個別村民外,很多群眾日子過的仍很艱難,村裡仍是泥巴路,八十年代的紅磚瓦房。她突然有了回老家發展、改變現狀的念頭!當年,她就賣了北京的廠子和賓館,回到虞城孫門樓村。「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趙彩霞說。

【創業】「一根筋」趙彩霞: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吃虧

在趙彩霞的觀念裡,做生意講究誠信、守法、善報,「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吃虧」。「要感謝這個好時代,讓我這個本應在農村相夫教子的女人,有了施展手腳的機會。」趙彩霞眉宇間閃爍著動人的光。

她一直想帶大傢伙一起幹點事兒。但趙彩霞說,像她這樣實心眼的人,能幹成事,也容易讓人眼紅。經常會有人背後搗鬼。但她都選擇了忍讓。

一次,一生意夥伴受人指使,將趙彩霞起訴到法院,說趙彩霞欠其工程款。法庭當庭對著對方的票據一調查,趙彩霞不僅不欠其工程款,還多給其5萬多元。對方當庭道歉,承認搗亂。趙彩霞一笑了之,多給的錢也不再要了。

【故事】「愛心姐」趙彩霞:擔心被誤解,踩著泥濘悄悄送愛心

前些時候,虞城縣一些政府部門下鄉扶貧,她聽說後也跟著去,她出錢出物不留名,看著群眾高興,她心裡舒服。

以前,她開過超市,村民缺啥了隨便拿,不收錢。村民不好意思。後來,逢年過節,她買好東西,挨家挨戶給村民送,家家都有。

但最近,她有些失落,她給村民送米麵油時,有人說她在收買人心。「咱不圖名、不圖利、不求回報,收買啥人心。」趙彩霞反問。

趙彩霞給村裡一些老人買了棉衣,因擔心被誤解。她將車子遠遠停在村外,見無人的時候,踩著泥濘,偷偷敲門,送給老人。像在做賊。趙彩霞苦笑。

因為有愛,所以無懼。這就是趙彩霞,一個「只要付出,就會感到快樂和欣慰」的女商人。她的大愛如同絢麗的彩霞溫暖了鄉親們的心。她告訴記者,獻愛心的道路還很長,她要和家人朋友一起堅守善念,把愛心傳遞一輩子。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徐華美

相關焦點

  • 竹子口腔喜福樂敬老院獻愛心
    上午,昆明竹子口腔醫院的醫生們在院長的帶領下,來到西山區的喜福樂敬老院,為這裡的孤寡老人開展口腔牙齒的健康檢查治療,並為每一位老人端上了熱氣騰騰的包心湯圓,祝福孤寡老人們身體健康、元宵節快樂。  喜福樂敬老院是由全國最美家庭的代瓊蘭院長在29年前創辦,多年來,代瓊蘭把老人當做自己的父母來對待,將村子附近的孤寡殘疾老人接到敬老院義務贍養、養老送終,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 人工耳蝸兒童合唱團敬老院獻愛心
    、慰問老人,這是上海首個人工耳蝸兒童合唱團。 上海首個聽障兒童合唱團敬老院獻愛心 合唱團為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表演,包括合唱歌曲《春曉》、脫口秀《課堂趣事》、舞蹈《茉莉花小天使們的愛心讓老人家們喜笑顏開,安靜的敬老院瞬時熱鬧了起來。活潑的孩子們在哪兒,陽光就在哪兒,院內充斥著一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院長感謝孩子們為敬老院的老人們帶來了歡樂美好的一天,親自為每一位成員頒發了證書和徽章。
  • 大安區新民鎮敬老院獻愛心共抗疫
    四川新聞網自貢2月25日訊 在全國上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有這樣一群特殊的老人,在大安區新民鎮敬老院上演了溫情暖心的一幕。「我捐20元」、「我捐100元」、「我捐50元」,老人們爭先恐後的將錢交到敬老院工作人員手中。
  • 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敬老院獻愛心
    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的愛心志願者協會到鄧城鎮敬老院獻愛心,慰問敬老院的院民們,為他們送去了200個夏涼被。在獻愛心活動儀式上,鄧城鎮鎮長陳國平代表鎮黨委、政府對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的愛心志願者協會到鄧城鎮敬老院獻愛心、慰問敬老院的院民表示感謝,同時祝願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上會走的更遠、做的更好,真正辦一個人民群眾滿意的學校;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負責人表示: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此次活動,不僅能塑造學生們自己一個高尚的人格、高尚的靈魂、高尚的道德修養
  • 學雷鋒 獻愛心---趙河一中共青團員和志願者敬老院慰問演出活動
    用青春揚起風帆 用行動渲染旗幟學雷鋒 獻愛心-------趙河一中共青團員和志願者敬老院慰問演出活動春風撫柳的暖陽下,正值學雷鋒活動月。3月30日上午,趙河一中共青團員服務隊、趙河一中善行志願者服務隊40多人在史書記、朱主任的帶領下一同來到趙河鎮敬老院給老人們帶來香蕉、橘子、蘋果等慰問品,並對老人的住處進行打掃整理和進行現場表演,讓老人們度過了一個溫暖的春天。
  • 寒冬送溫暖,河間仁德康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敬老院獻愛心
    寒冬送溫暖 愛心企業敬老院獻愛心12月26日上午,仁德康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員工們來到米各莊敬老院,為這裡的老人們帶來了30張多功能床,這些多功能床的投入使用,將大大方便老人們的日常生活。當天,大家還為老人們收拾衛生,與老人們嘮家常,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仁德康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路佳楠說:「關愛老年人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今後,如果還有需要我們幫助的地方,我們還會儘自己所能,義不容辭的去幫助他們。」據了解,這些多功能床總價值近4萬元,此次捐贈活動弘揚了傳統美德、樹立了社會新風尚。
  • 中國日報社21世紀英文報雙語學生記者走進敬老院獻愛心
    中國日報社二十一世紀英文報學生記者通訊社河南訓練營雙語學生記者走進敬老院獻愛心 陳文杰 攝雙語學生記者為老人整理內務 李高潔攝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11月8日電(王皓萍 李高潔)2015年11月8日,第十六個中國記者節當日,中國日報社二十一世紀英文報學生記者通訊社河南訓練營雙語學生記者來到鄭州市二七區中心敬老院
  • 愛心匯集昆明喜福樂敬老院
    中新網雲南新聞10月15日電   10月14日雖是是周末,但是來自省政協研究室、雲南政協報社、農信聯社金馬支行的黨支部和民進昆明高新總支第一支部 、民進昆煙支部及 韓美口腔醫院、普瑞眼科醫院等多家單位的愛心人士,卻不約而同來到昆明市喜福樂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
  • 「胖大姐」獻愛心 老人樂享「端午宴」
    「胖大姐」獻愛心 老人樂享「端午宴」 發布時間:2018年06月20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6月20日消息:日前,靈溪鎮西程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比往常熱鬧許多,愛心人士「胖大姐」陳上娥帶著志願者、義工,為該中心四十餘位老人精心製作一頓端午團圓飯。
  • 獻愛心不應走形式
    有媒體日前走訪多個敬老院和老年公寓後發現,春節期間,大量愛心人士去給老人洗腳、梳頭,但年邁的老人經不起這樣的折騰,直呼「心臟受不了」。  一天被梳幾次頭、洗幾次腳,讓敬老院、養老院和福利院的老人們身心俱疲,個別來獻愛心的人在搞搞儀式、拍拍照片後就走人,根本沒有考慮過老人們的感受。
  • 愛心企業為昆明喜福樂敬老院孤寡殘老人送月餅
    9月4日下午,昆明喜福樂敬老院裡一片歡聲笑語,碼成一堆的月餅盒子,透著闔家團圓的喜慶,為喜福樂敬老院平添了許多節日的氣氛。  不斷為老人們捧上月餅的人,是昆明市喜慶紅聯食品廠的董事長、總經理和部分員工。今天,他們攜帶者自己獨特的產品,來到喜福樂敬老院,為老人們送來中秋祝福、送來溫暖歡樂。
  • 昆明愛心人士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帶來嚴冬裡的溫暖
    冒著凜冽的嚴寒,12月20日,由愛心人士發起的「冬至送溫暖」活動在昆明市西山區喜福樂敬老院、富民麻瘋病村舉行。愛心人士們將善款交到了代院長手中。  冬至送溫暖」活動在昆明市西山區喜福樂敬老院、富民麻瘋病村舉行  喜福樂敬老院是由昆明道德模範代瓊蘭創辦的一所公益養老院,已近30年。多年來,代瓊蘭把附近村子裡的孤寡殘老人接到這裡,像親人一樣對待,像父母一樣贍養,已為數十位老人養老送終。
  • 海口美蘭區演豐鎮敬老院護理員徐月霞:用真情溫暖老人心
    在同事眼中她是對工作一絲不苟的「女漢子」,更是老人眼中的「貼心閨女」。在護理一線已經工作一年的她,堅守著護理初心,用恆心、耐心和愛心溫暖老人心。一下午幫7位老人洗澡給老人餵米粥的時候,徐月霞正在逗樂老人家,和他們說上玩笑話:「阿婆,今天的米粥好吃嗎?給我吃一口,好嗎?」老人點點頭,笑了起來。
  • 海口一家愛心企業敬老院看望老人,貼心禮物和陪伴溫暖人心
    今天上午,不少愛心人士專門趕過來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敬老院看望裡面的老人,為他們帶來了貼心的禮物和陪伴。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敬老院一共有76位老人,一大早老人們就來到了敬老院的食堂裡,來自海南恆昌金銀珠寶實業有限公司的愛心人士們將帶來的麥片、牛奶等營養品挨個分發到大家的手中。
  • 敬老院的老人們住在地下室,老人們的房間像垃圾堆:連狗窩都不如
    「說難聽點,那養老院的條件連狗窩都不如!」,近日,四川自貢的楊女士氣憤的對記者說。楊女士向媒體反映,自己的堂叔居住的敬老院環境「髒亂差」,老人們的生活情況簡直慘不忍睹!楊女士的堂叔下半身癱瘓不能走路,之前被榮邊鎮敬老院幫忙照顧著,與楊女士堂叔在一起居住的還有其他一些老人。前幾天,楊女士前往敬老院看望堂叔,沒想到去了之後,老人的生活環境讓她感到很憤怒。
  • 重陽節作文:重陽節獻愛心
    今年的重陽節過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我們學校組織了初中各年級的中隊長和初二(1)班的全體同學到東成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來到敬老院我們按照輔導員的吩付在敬老院門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後提著抱者花花綠綠的營養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們。公公婆婆看了我們後,心花怒放,立刻排成兩隊隊伍歡迎我們。好象當我們是他們的孫子了。
  • 新聞:愛心捐贈情暖敬老院!
    7月20日,儘管天空陰雨綿綿,但縣社會福利中心(中壩敬老院)的院壩卻熱鬧非凡,老人們在此翹首以待。他們在等什麼呢?「來了,來了。」上午10點,愛心企業寶興縣健迅石材廠來到中壩敬老院,為老人們帶來了衣服、褲子等生活用品,改善老人的生活,助力幸福晚年。「我們已經連續三年向縣社會福利中心捐獻愛心了,我們想通過自己的力量,讓這些老人體會到社會的關愛。」愛心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隨後,工作人員將愛心物資按尺寸、類別發放到每一位老人手中。
  • 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愛心企業商會走進嶽城敬老院慰問老人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每個人都將有老去的一天,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而在所有的老人中,有這樣一些特殊的老人,更需要我們所有的人去關注,在他們的後半生裡,敬老院成為了他們終身的依靠。,鄭州市雷霆戶外梁凱在駐馬店正陽縣汝南鎮鎮長管霞的帶領下一行來到嶽城敬老院,共同給嶽城敬老院的十六位老人帶來了被子,褥子,枕頭,糧,米,面,油,淨水機等實用的生活用品和慰問金,陪老人歡度祥和的節日,踐行社會責任,傳播社會正能量。
  • 退役老軍人獻愛心 情暖皮隴河敬老院
    近日,在福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張啟剛、福泉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於安全的陪同下退役軍人吳開文購買了2000多元豬肉,來到皮隴河敬老院,讓老人們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吳開文表示,雖然早他早已脫下了軍裝、轉變了角色,但多年的軍營生活已深植於心,無論現在身處何方、身居何職,都忘不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軍營裡濃濃的情懷,為老人們送一份溫暖、送一份關懷,是他多年心願,也希望能將這份愛心堅持下去、傳遞下去。
  • 仁愛敬老院用愛心服務社會 在侍奉上精益求精
    原姊妹的媽媽跟她講,信了耶穌好,信了耶穌就不生氣了。沒想到,這句話進到了原姊妹的心裡。 那時原姊妹的丈夫整天在外打麻將,夜裡很晚才回。一天,原姊妹想,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神的話,那麼讓丈夫現在回來。令她吃驚的是,丈夫沒有像往常那樣深夜不回,當天很早回了家。第二天,原姊妹再次這樣禱告,丈夫又回來了。這段奇妙的經歷,讓她真正相信了神,並開始尋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