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藝術節舞蹈表演
圖2:運動會
圖3:巴中五中規劃效果圖
圖4:歌詠比賽
昨日,晚報記者從巴中五中了解到,根據教育主管部門安排,巴中五中初高中自主招生方案出臺。今年,該校將招收高一新生700人,高中分別開設文科、理科重點教學班(「巴中五中·成都七中」網絡直通教學班)各1個;普通高中文、理科教學班12個,兼招部分音體美藝術特長生;招收初一新生600人,含兩個網絡教學班90人。
巴中五中校長龍從武告訴晚報記者,中考成績550分左右,即有機會進入該校與成都七中共同舉辦的網班(重點班),享受名校優質教學資源;中考成績620分以上的學生進入該校,將免交學雜費用,學校另給予每學年1500元的助學金補助,優先享受各類社會資助、贊助;凡報讀巴中五中的學生,在就讀學生中名列前5名的,給予成績優秀獎1000元;另外,學校每學年對學習優秀的學生給予單獨獎勵。
近年來,巴中五中積極貫徹全市教育系統「立德樹人,求知成長,實踐進步」核心價值觀,以「全面育人,發展特長」為辦學思想,以「完善人格,夯實基礎,終身發展」為辦學理念,堅持「德育為首、五育並重」的方針,瞄準「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爭創一流」的辦學目標,努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構建了「普教加特色、合格加特長」的辦學模式,教育教學工作亮點紛呈。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成才之路,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巴中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中形成了學校獨有的特色。
學生成績低入高出
近日,在高考前的「三診」考試中,巴中五中文科「網班」的小梅再次名列全校文科第一,按前三年高考平均重本線預估,其成績已超出重本線。而據小梅的班主任介紹,小梅考入五中時的中考成績是645分,而當年巴中高中錄取的最高重高線是730分。
「如果在其他學校,她不會進步這麼快。」對於女兒高中三年的成長和進步,小梅的父親深有感觸。他說,從高一開始,小梅的老師就根據小梅的特長和弱項進行針對性輔導,並為她制定了階段性學習計劃,如此,小梅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成為該校名列前茅的尖子生。「老師的重視,給了她自信;同學的追趕,讓她學習更加主動。當年,我們就是抱著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想法,把她送到五中的。」對三年前的決定,小梅的父親很是自豪。
採訪中,晚報記者了解到,小梅只是巴中五中把基礎較差的學生培養成優秀學生的一個縮影。去年高考,巴中五中學生溫濤,以543分的優異成績考入西南大學,而當年,溫濤中考績僅為601分;蔡楓,當年中考成績472分,去年以520分的成績考上二本……
巴中五中校長龍從武介紹,近幾年來,進入巴中五中就讀普通高中的學生大多基礎較差。以2011年為例,該校普通高中最低錄取控制線為409分,而巴中市其他示範性高中普高錄取控制線為680分以上。面對入口低的生源,學校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向著「讓中等生優秀、讓平凡人不平凡」的目標齊心協力、奮勇爭先,高中教師辛勤耕耘、頑強拼搏。在去年的高考中,該校本科上線總數101人,其中,文化類本科上線人數20人,藝體類本科上線81人,創巴中五中高中教育歷史新紀錄。
一流硬體和雄厚師資
五月的巴中市第五中學,陽光明媚、綠樹成蔭。走進五中校園,琅琅的讀書聲不絕於耳,青春明媚的笑臉隨處可見;寬敞明亮的教室、先進的寬帶網絡教學設備、乾淨衛生的學生食堂、環境優美的學生公寓、書籍齊全的圖書室和閱覽室……優美溫馨的校園,到處洋溢著一種積極向上、朝氣蓬勃、和諧文明的書香氛圍,讓人倍感勁頭十足、神清氣爽。
「我們學校於2012年春季從不到餘10畝的臨時校區,遷到這個佔地130畝的新校區。學校能有如此飛躍的發展,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龍從武告訴晚報記者,為了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緩解城區入學壓力,辦人民滿意教育,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一開始便決定,把巴中五中打造成全市硬體條件最好的學校之一。
據介紹,2012年,新校區高中部教學樓、學生宿舍、學生食堂投入使用,從宕梁街心花園到插旗山,巴中五中實現了第一步跨越。幾年來,省教育廳、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領導高度關注巴中五中的建設和發展,市政府兩次召開學校建設專題會,相關領導多次到學校調研指導,現場辦公、檢查督促工作。市政府持續投入,為巴中五中建設助力。今年,花崗石鋪裝的主題廣場、400米標準塑膠跑道的田徑運動場、圖書綜合樓、實驗樓均將投入使用。同時,今年內學校所有80間教室都將安裝或更換為先進的網絡電子白板系統。屆時,巴中五中將成為巴城硬體設施最好的完全中學之一。為全力推進課堂教育信息化,巴中五中主動作為,計劃安裝電子白板70間教室,裝備學術報告廳2間大教室,辦公綜合樓大會議室(400座位)也將裝備電子白板系統,供大型會議、學術會議和文藝演出使用。
如果說一流的硬體設施是助推一個學校發展的外在基礎,那麼雄厚的師資力量則是幫助學校實現質的飛越的內生動力,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從2010年起,巴中五中面向全國招聘中學優秀老師。到目前為止,面向全國招聘各類教師126人,其中2010年至2014年面向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招收免費師範生、碩士研究生共計30人,2012年面向全國招聘二本以上優秀中學教師和在職教師76人,2013年至2014年面向全國招聘20人。目前,學校通過對教師隊伍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加強師資隊伍的提升培訓工作,全面增強了教師隊伍的造血功能,一支風清氣正、充滿活力、業務精熟、愛崗敬業的教師團隊正逐步形成。
重點打造的"網班"
為進一步凸顯網絡教學優勢,彰顯網絡教學特色,2012年9月,學校與全國著名重點中學成都七中聯合舉辦高中網絡直播教學和初中錄播教學,與成都七中共享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實現了異地同堂,名師教學,學生原汁原味讀名校。2012年以來,高初中每個年級設置2個「巴中五中·成都七中」網絡直通教學班,目前,已有11個教學班開辦網絡教學。
巴中五中在網班教學中,根據學生基礎,充分利用成都七中資源,採用直播、錄播成都七中教學課堂與學校教師講授相結合的方式,優化整合,因材施教。課堂教學起點高,訓練容量大,學習效率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文化課分數。目前,學校11個網絡教學班,教學秩序良好,為學校高初中教學起到了良好的榜樣示範帶動作用。
除此以外,作為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重點打造的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西華師範大學與巴中市人民政府2014年11月已經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市政府首先確定合作項目,即西華師範大學與巴中市第五中學開展合作辦學。今年2月10日,市政府第66次常務會議審定通過合作共建西華師範大學附屬巴中實驗中學實施方案。2月15日,西華師大、黨委常委會正式研究決定與巴中市第五中學開展合作辦學。「一旦開展合作,五中的發展前景無限。」龍從武信心滿懷地說。
普藝並舉的辦學特色
12日,晚報記者在五中教學樓頂樓「五中勵志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看到,身著黑色運動服的體育教師楊磊,正在指導十幾名跆拳道愛好者練習。「市政府在學校建設了拳跆訓練中心,為國家輸送更多的優秀體育人才,重點開設有拳擊、跆拳道、武術、散打、舉重等項目。發展特長,通過藝術體育高考,實現『兩條腿』走路。」楊磊說,2011年以來,學校在跆拳道大賽獲得市級金獎,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武術散打錦標賽成績十分喜人。
「近年來,我們五中受環境條件等因素的制約,生源方面低進現象尤為突出。」校長龍從武毫不掩飾地說,「如何提升教學質量,擴大外部生源、留住本校生源,讓學生學到知識、發揮特長,就要走出一條真正屬於巴中五中的特色發展之路。」他介紹,近幾年來,巴中五中逐步形成了「普教加特色、合格加特長」的辦學模式,通過因材施教,讓生生有發展,個個有奔頭。他解釋,學校在重視普教的同時,注重抓特長教育,針對學校實際,對體育、美術、音樂特長班,分派專人負責,跟蹤管理,收到了明顯的效果。近兩年來,每年文化本科生及音體美專業本科上線人數在100人左右。
近三年來,學校選送的拳擊、跆拳道隊員在省市各級比賽中多次獲獎,獲得市政府、市體育局和市教育局嘉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為著力打造體育品牌特色學校,2012年9月,該校與巴中市體育局合作辦學,巴中市業餘體校與巴中五中聯合創辦「體教結合」試點學校,實現了體育與教育的「科學聯姻」。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已經申報成功,將進一步推進學校體育建設和發展,這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增添了後勁和亮點。四個項目雲集五中:跆拳道、拳擊、舉重、武術散打等,參加比賽獲得金牌既是巴中市的名譽,也是五中的成績,2014年體育高考25人上本科線,2015年3月市體育局在全市選拔了初中體育優秀生60名,已經來到五中讀書和訓練。「目前這60名學生正籌備到成都參加專業考試,有望捷報傳來。」
五中的特色教育除體育外,音樂、美術、播音主持等專業也是學校的一大亮點。龍從武告訴晚報記者,在教育改革的大趨勢下,面對社會對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學校從實際出發,注重發掘學生的個性特點,使之脫穎而出成為有用之材;同時構建富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努力打造自己的「藝術品牌」,形成獨特的辦學特色。只有這樣,才能使學校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才能使學校可持續發展,才能使學校有長久的旺盛生命力。「五中多年前以成功的藝術教育市內外聞名,現如今,它仍以鮮明的音美藝術教育特色卓立巴中。」
龍從武表示,巴中五中將堅持「完善人格、終身發展」的辦學理念,「普教加特色、合格加特長」的辦學模式,積極推廣教育信息化,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在普藝並舉的辦學道路上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