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馬齒莧,可能居住在農村裡的人大都不陌生,它模樣不起眼,生長在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如果細心,或許你就可以在你身邊居住的地方發現這顆植物。小編對於這個馬齒莧科植物的最膜拜的地方是它對皮膚病症有奇效,去年夏天,小編飽受溼疹的侵擾之苦,癢到難以忍受,後來翻閱醫書藥典,得知它可以緩解騷癢之症,而且對溼疹的治療會有一定作用,小編親身試驗,取新鮮的馬齒莧煮水後,取水塗於皮膚患處,每天次數不等,癢的症狀神奇降至到不再影響睡眠。現在,小編來扒一扒這個馬齒莧。
馬齒莧是什麼?馬莧菜,馬莧菜屬於馬齒科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學名「馬齒莧」,馬齒莧風味極佳,又具有良好的食療功能,是藥食兩用佳品。又名醬板草、長壽菜、瓜子菜、馬蛇子菜、五行草,馬蜂菜,在上海被稱為"保健菜",是一種特色野菜。因其生命力極強,又有「長壽菜」之稱。
馬齒莧的採摘時間:馬齒莧是1次播種多次採收,採摘應在花前,以保持莖葉鮮嫩,新長出的小葉是最佳的食用部分。嫩莖的頂端可連續掐取,掐取中上部,留莖基部抽生新芽使植株繼續生長,直至霜降。採收時也可間拔,收大留小。野生馬馬齒莧的採摘最佳時間是在6——8月,立秋之前採摘為宜。
馬齒莧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先來看一張表格,從上面來簡單了解它所含的營養成份
有研究表明,地中海一帶的居民由於經常食用馬齒莧,心臟病和癌症的發病率低於其他地區的居民。馬齒莧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馬齒莧有「天然抗菌藥」的美稱,現代研究證明,馬齒莧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是治療夏季腹瀉的常用藥;消熱解毒消癰,可治火毒瘡瘍。因為馬齒莧含豐富的ω-3脂肪酸,所以可以做為保健食品來食用,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機率。取馬齒莧榨汁對平滑肌有顯著的作用,用它製成的飲料可以明目。
對於皮膚病的患者來說,馬齒莧可謂是一劑不花錢的良藥。新鮮馬齒莧取汁水,用於治療溼疹皮炎類急性紅斑滲出期,具有收溼止癢、清熱消腫的作用。可用於化妝品皮炎、溼疹、特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其他過敏性皮炎見紅斑、丘疹、滲出,水腫、疼痛、瘙癢者。
以下人群不能食用:脾胃虛寒、腸滑腹瀉者、便溏及孕婦禁服 。.
如何食用馬齒莧?馬齒莧作為一種野菜,在中國已經有很久的食用歷史。每年夏秋季節,大量野生馬齒莧生長旺盛,採拔莖葉茂盛幼嫩多汁者,將根部去除,洗後燙軟,將汁輕輕擠出,拌人食鹽、米醋、醬油、生薑、大蒜、麻油等佐料和調味品,做涼菜吃,味道鮮美,滑潤可口。也可烙餅,做餡蒸食。為了延長它的食用時間,很多地方至今還有將馬齒莧洗淨,燙過,切碎,曬乾,貯為冬天食用。
馬齒莧粥:
材料:鮮馬齒莧100克,粳米50克,蔥花5克。
步驟:1、將馬齒莧去雜洗淨,入沸水中掉片刻,撈出洗淨切碎;
2、起鍋燒熱油,放人蔥花煸香後放入馬齒莧,加精鹽炒至入味,裝盤待用;
3、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電飯鍋內,加水放入備好的馬齒莧調至煮粥模式。
清淡鮮香,風味獨特,具有清熱解毒,健脾養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