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穗管理是葡萄標準化栽培的重要內容,日益受到重視,成為提高葡萄商品價值的重要措施之一。花穗管理主要包括疏花穗、花穗整形和疏果粒等內容。
一、疏花穗
疏花穗是調節單位面積產量的主要方法。產量過高,不僅會使果實的品質下降,著色不良,含糖量下降,還會使植株當年儲藏養分不足,枝條不夠充實,花芽分化不好,抗性低下,影響安全越冬和第二年的產量。
疏花穗的時間原則上宜早不宜遲,必須在全植株花穗充分顯現以後、能辨認花穗大小優劣時及時進行,要在開花前半個月疏完。通常位於枝蔓上部生長勢強壯的結果枝,可留2個花穗;位於中下部發育中等的結果枝留1個花穗;葡萄枝蔓下部較弱的、留做預備枝的,不留花穗。疏除時注意先疏去弱小花序和特大花穗,儘量保留大小基本一致的花穗。疏花穗以後保留的花穗要適當比計劃所留果穗多一些,同時要根據品種特性有一定比例的發育枝。
二、花穗整形
一般一個葡萄花穗有1000-1500朵小花,而正常生產只需要50-100朵結果。通過整穗可起到疏花的作用,有利於花期的養分節約,可提高保留花朵的座果率,減輕落花落果,調節坐果後穗形的大小和提高品質。
果穗整形處理目的在於提高果穗的整齊度,改善果粒色、香、味、形的品質,提高商品競爭力,增加經濟效益。果穗除特殊要求外,一般要整成圓錐形或圓柱形。首先應以出現數量最多的大小適中、穗形相仿的果穗作為「標準穗」,稍加修整後作為該品種的「模式穗」,然後依次為標準對其他果穗進行整形。通常在開花前一周內,剪除副稍、歧肩,對於較大的小穗剪除或剪去先端的部分,同時要掐穗尖。掐穗尖的程度因品種不同有差異,一般掐去花穗的1/5-1/4(圖3-4)。通常只保留花穗中部10-20個小穗。
對於坐果率較大的大粒品種,如紅提品種,一般可採用兩種花穗整形的方法。一是在掐除副穗、大歧肩及穗尖之後,對每層小穗採取「有三去一」或「有四去二」的手法,使每層小穗僅保留兩個,並使上下兩層呈十字交叉。二是對小穗採取留一層去一層的手法。這樣可使果粒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擁擠,果穗適當鬆散。
對於特殊畸形花穗,要儘量依照標準穗形模式進行靈活修整,可以繼續培養原主軸為中軸的穗形,也可去除原主軸,培養副穗或大歧肩成新穗。
三、疏果粒
為了生產出果穗大小整齊,既不過於鬆散,又不過於緊密,鬆緊適中,果粒碩大的商品價值高的葡萄果實,還需要將進一部分發育較差或過多的果粒疏去,通過限制粒數來促進果粒生長,以達到所要求的標準。對於鮮食品種,這項工作顯得尤其重要。
疏果粒可顯著地改進果穗和果粒的外觀品質,以及提高漿果的存在質量。疏花在謝花3天後進行,應去除受精不良、果柄細長的瘦小果,以及形狀不正、受損有殘痕、部位不好、過於擁擠的幼果。過於擁擠的果穗也要疏去部分果粒,保持果粒間相互不擠壓。果粒數依品種、樹勢和果穗大小而定。
蔬果時間的早晚與果粒增重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蔬果應儘早進行。適宜的蔬果時期為化後15-20天進行,通常在做住果後一次完成。也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果實變為綠豆大小時進行;第二次定果在黃豆大小時完成。操作要認真細緻,不要碰傷果粒。
四、葡萄的無核化處理
葡萄無核化處理是通過赤黴素等無核劑處理,使有籽的葡萄種粒軟化或敗育,達到無核、穩產、優質、早熟的目的。
不同的葡萄品種使用赤黴素的處理時期和濃度也不一樣。在大面積使用前,一定要多次試用。根據我國多年試驗結果,單用赤黴素處理的效果不理想,穗軸易變硬或木質化,無核率也較低。如混用氯苯脲(CPPU)、對氯苯氧乙酸(PCPA)、或6-苄基氨基嘌呤(BAP)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後,無核率可提高,效果好。
五、套袋
葡萄套袋可以保護果實不受風雨傷害,防治愛藥劑汙染,減輕病害和某些蟲害,避免果粉溶脫和裂果,使果穗更佳美觀,提高商品價值。在套袋時,每個果穗袋都固定在老蔓和架絲上,紙袋最好用標準葡萄袋,用殺菌劑浸過的半透明標準袋。
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