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新冠肆虐。畫都晦朔,崎嶇前行。一年來,濰坊市美術館秉持「翰墨薪傳·大美為民」的理念,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館上下同心協力,銳意進取,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現結集全年十多項重點工作呈現如下。
1、「大美為民」品牌建樹,黨建工作開創新局
以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為基礎,以「大美為民」黨建品牌創建活動為載體,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和旅遊局工作部署,堅持做到政治建設有力度、思想建設有高度、組織建設有硬度、作風建設有強度、紀律建設有剛度,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堅持做到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相互促進。5月份黨員集體展覽收藏部榮獲「濰坊市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6月份黨支部被中共濰坊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小支部、大作為」黨支部事跡被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官方網站「文旅中國」頭條報導。
2、同心抗擊疫情,協同聯動勇展新擔當
疫情發生後,廣大黨員幹部舍小家為大家,主動放棄春節休假,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美術館」模式繼續為廣大市民帶來優質公共文化服務,確保疫情期間服務不掉線。選派青年幹部盧超、欒學政同志赴青州市益都街道參加「四進」攻堅行動,指導基層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和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組織全市書畫家以筆為援,助援防疫戰爭,創作防疫美術書法作品共500餘幅,組織捐贈書畫作品,為打贏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並向省文旅廳、省美術館、省畫院、美術報、中國文化報、濰坊文明網等報送美術作品100餘幅,同時編輯二十餘期抗疫線上美術展覽,被文旅山東、市文明網專題報導,我館職工季樂勝、刁偉枝、盧超等創作的多幅抗疫美術作品在省級以上平臺、刊物上發表,向社會各界傳遞了我市廣大美術工作者的精神力量。在疫情期間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配合山東畫院積極響應向社會進行作品捐贈。
3、庚子紀事篆刻主題「抗疫」,璽印銅鏡呈現大漢氣象
以「打造千百年『金石之都』品牌、推動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為主題,讓陳介祺金石文化走向世界、引領時代,9月5日-11日舉辦了第三屆陳介祺藝術節。濰坊市美術館作為主會場之一,推出了「庚子紀事」濰坊萬印樓印社抗疫主題篆刻作品展、「智者樂——毛智華磚刻書法教學成果展」、「大漢氣象——秦漢古璽印、古銅鏡精品展」三個精品展覽。蘇士澍、惠新安、初寶傑等領導嘉賓到場參觀展覽,並給予積極讚揚和充分肯定。2020年12月,「第三屆陳介祺藝術節」被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評為2020年優秀節慶活動。
4、「大畫濰坊」再進景區,融合文旅再度升級
為宣傳和推介濰坊文化名勝,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我館在濰坊市文旅局領導下組織舉辦了2020「大畫濰坊」——藝術進景區寫生創作活動。2020「大畫濰坊」——藝術進景區寫生創作活動啟動儀式暨研討會於5月1日上午在青州市貝隆大酒店成功舉辦。隨後我們組織藝術家走進坊子、諸城、壽光、昌邑等地,利用當地旅遊資源寫生創作美術作品。10月31日,2020「大畫濰坊」藝術進景區寫生創作活動作品展隆重開幕,挑選了110餘幅優秀作品向社會展示濰坊的秀美風景和文化名勝。景點涵蓋了濰坊各縣市區,展覽期間2萬人前來參觀,為推動濰坊文化旅遊事業繁榮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5、用畫筆描繪「文明範兒」,社會風尚別樣弘揚
為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樹社會新風正氣,讓明禮誠信、遵紀守法成為自覺行動,讓傳統美德、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光芒。濰坊市美術館聯合濰坊漫畫協會5月份起開展了「畫說文明範兒」活動。我館梳理了文明行為和不文明行為共8個大類,共115項,邀請濰坊市漫畫家協會的畫家根據題材創作漫畫作品54幅,並舉辦了「畫說文明範兒」漫畫展。通過這些漫畫教育引導廣大市民弘揚文明風尚,爭做文明先鋒,讓文明行為輻射千家萬戶,傳遞社會正能量,建設文明城市,共建文明幸福家園。
6、美術節活動「賦彩濰坊」,城市品味不斷提升
在坊茨小鎮成功組織舉辦「賦彩濰坊」2020濰坊美術節開幕式相關工作。活動涵蓋寫生創作、精品展覽和美術教育共50餘項重點活動。「賦彩濰坊」2020濰坊美術節的成功舉辦有利於深化濰坊文化內涵,打造文化藝術特色品牌,推動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繁榮濰坊文旅事業。美術節期間全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讓市民在用藝術陶冶情操的同時,還鼓勵他們用色彩裝扮我們的美好家園,極大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對於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7、公教展覽亮點多多,線下文化活動登上「雲端」
開啟「雲尚美」「網際網路+」美術公共服務項目。利用抖音、快手等新興媒體將優質展覽與公益課堂搬上了網絡。邀請藝術家通過線上直播對作品進行解讀,讓專家、網友互動,營造了濃厚觀展氛圍,滿足了市民足不出戶看展覽的願望。利用直播軟體開展「雲課堂」美術培訓。我館專家季樂勝、張衛華和濰坊水彩藝委會秘書長郭輝三位老師分別開展中國畫、書法、水彩等三期培訓,開展60餘次網絡直播,滿足了學員們足不出戶學書畫的願望。另外,全年以展覽、傳統節假日為契機,共舉辦「濰美講堂」大師講座、「濰美手藝」兒童非遺傳承體驗等20餘場公共教育活動,直接參與人數3000餘人次,給市民帶來了可口的「文化大餐」。
8、館藏資源研究再結碩果,「於希寧藝術研究」又獲殊榮
濰坊市美術館自2016年開館以來,始終堅持學術立館理念,充分發揮館藏精品對當代藝術創作的引導作用,切實提高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質量。今年策劃提報的「道明 氣充 文雄——一個花鳥畫家的家國情懷」特展成功入選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這是繼2018年、2019年後濰坊市美術館再次入選此項國家級藝術展覽評選項目,濰坊市美術館也因此成為連續三年入選該項目的全國唯一一家地市級美術館。
9、擷古契今繼往開來 ,濰坊年畫回歸生活
為全面展示濰坊地域傳統年畫、建國後三次年畫改革的創新成果和獲獎新年畫以及年畫在當下的傳承發展,11月24日-12月2日我館策劃舉辦了「擷古契今—濰坊年畫發展與創新成果展」,12月16日-17日在2021年畫傳承發展大會期間在寒亭夢裡水鄉繼續精彩呈現。本次展覽共展出濰坊各個時期年畫珍品200餘件,跨度從清代至當下;另外還有部分古版新印、雕版印刷、新年畫創作及藝術衍生品等相關作品複製件和實物100餘件。這是近年來濰坊自主舉辦的年畫作品門類最全、學術價值最高、作品創作年代跨度最大的一次年畫專題學術研究展。
10、人才常態化培養,學研成果實現新突破
以「業務提升年」活動為契機,鼓勵幹部職工通過全員學習、課題攻關、集中培訓等形式,提升理論水平、業務素質和履職能力,在全館營造比學趕超、鑽研業務的濃厚氛圍。在深入調研、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濰坊市美術館、十笏園文化街區聯合申報的《城市歷史文化街區新時代文旅融合聯動建設的「十笏園路徑」項目》3月份獲評山東省第四屆「文化創新獎」。每周安排一名職工結合自身工作崗位在全館進行授課,並積極推動授課內容進行學術成果轉化。截至目前全館幹部職工已獲各類學術成果10餘項,其中入選國家級展覽1個,省級展覽6個,在省部級以上報刊發表學術論文8篇。
11、專家藝委會確立上線,社會單位雙向聯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人才強市戰略,充分發揮專家智庫作用,為美術館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斷提升市美術館規範化、科學化、專業化水平,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我館成立了濰坊市美術館專家藝術委員會。藝委會是我館聘請的指導美術館事業發展的專家組織,由我省各門類領域專業較為突出的人員組成,具有非常設機構的性質,下設中國畫藝術委員會、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油畫藝術委員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年畫藝術委員會五個專業委員會。藝委會將對我館展覽策劃、學術研究、作品收藏、人才隊伍建設等提出諮詢意見和建議,指導文化和旅遊融合背景下美術館的運營與發展,推動我館與社會各界的交流,積極參與我館重大項目、課題的申報、策劃和實施,為我市美術事業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12、展現時代風尚,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打造濰坊本土社會文明風尚新高地。緊緊圍繞美術館中心工作,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將文明創建工作和美術館各項工作進行深度結合。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全年推出優質藝術展覽19場,開展線上線下公共教育活動1000餘次,以傳統節假日為契機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樹時代文明新風活動30餘場,在全社會弘揚社會新風正氣、推進新時代文明中心建設成效顯著,12月份被山東省文明委評為省級文明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