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記者 顧園園 王豔珅)城市文明,始於一言一行。作為全國文明城市的「排頭兵」,如何讓文明再升級?
1月10日,為大力倡導移風易俗、推進人情減負、弘揚文明新風,在廣泛徵集意見建議、深入調研走訪、專題研究討論的基礎上,經反覆醞釀,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牽頭制定的《人情新風「宿9條」》(以下簡稱《宿9條》)正式發布。
那麼,《宿9條》制定的背景是怎麼樣的?有哪些人情往來要減負?帶著一連串疑問,記者專訪了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對《宿9條》進行解讀。
順民意集民智
《宿9條》應運而生
據了解,為摸清全市城鄉居民人情消費現狀,市文明辦聯合宿遷日報社、市廣電總臺,從去年12月31日開始,在全市啟動了「減人情負擔,揚文明新風」意見徵集活動。徵集啟事發布後,迅速引發群眾熱議。
截至1月9日,10天時間內,共有2065家自媒體參與轉發,總訪問量突破200萬次,線上線下56.75萬人次參與討論,徵集意見建議5.31萬條。市文明辦對群眾意見建議進行梳理匯總後,再次徵集了各方意見,幾易其稿,最終形成《宿9條》 。應當說,這9條內容,代表了廣大市民的集中意見,呼應了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
為人情做「減法」
為新風做「加法」
城市文明,始於一言一行。在之前的意見徵集和調研過程中,人情來往名目多、事項多、繁文縟節多是很多宿遷市民抱怨的焦點。《宿9條》 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作為首條,旨在倡導大家除了婚事和喪事以外,其它事項可以不辦,這樣既給自己減少麻煩,也為他人減輕負擔。
那麼紅白喜事隨份子,給多少錢才合適?對於這個讓人糾結的問題,《宿9條》也給出了標準——「隨禮一二百」。
據了解,在前期徵集意見和調研過程中,有市民反映當前有的地方人情來往隨禮金額越來越大、花費也越來越高,給大家帶來一定負擔,大家普遍認為,從宿遷市民收入水平和消費現狀來看,每次隨禮禮金一二百元比較適宜。這一條的提出,恰恰是順應民意,全面落實「人情消費減負年」工作要求,避免正常的人情消費成為一種負擔,在面上形成重情義、輕禮金的文明共識,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禮輕情意重」。
現如今,「娶不起」的煩惱影響了很多人的美好姻緣。《宿9條》中的「嫁娶不要彩禮」則是在要在全社會樹立新時代文明嫁娶觀,不讓純潔的愛情因彩禮而變味、美好的生活因金錢而失色。
在徵集意見和調研過程中,不少群眾還反映當前喪葬事項存在名目多、浪費大等陋習,不僅給自身和親友增加負擔,給別人帶來煩惱,甚至影響市容環境。對此,「喪事不請吹鼓手,不放高音喇叭,不『迎祭桌』,不撒紙錢,不扎紙人紙馬」這一條在綜合市民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列出喪事操辦過程大家最為關注的5個方面,力求通過宣傳倡導、村民自治,逐步革除陳規陋習、淨化社會風氣、減輕人情負擔。
紅白事宜要有「倡議」,如何操辦才得體?《宿9條》提到「請客要適度,宴席不鋪張」這一條正是呼籲大家在操辦人情往來事項的過程中,不要擺闊氣、講排場、上高檔菸酒,任意擴大請客範圍,給他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和負擔。
人情往來不「變味」
黨員幹部帶好隊
出禮明目多,人情網越拉越大。在調研過程中,這也是老百姓反映較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對此《宿9條》也有這樣兩項內容: 「孩子滿月、升學,祝壽、過生日只擺家宴」「買房、買車、開業不請客不收禮」,這兩條旨在倡導大家在孩子滿月、升學,老人過壽、過生日等類似情況下不要請客收禮,慶賀還是要以家庭成員內部聚會、表達情意為宜,給人情「鬆綁」。
同時,《宿9條》還倡導讓壓歲錢回歸本真,不能為了嬌慣孩子,讓壓歲錢水漲船高,將「壓歲錢」變成成年人的「壓力錢」。
為了能夠讓《宿9條》儘快融入百姓家,讓人情往來不「變味」,它倡導「黨員、幹部做表率,模範、鄉賢帶好頭」,旨在推動廣大黨員、幹部、模範、鄉賢,要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人情減負的先行者。
狠剎人情風,是群眾內心期盼,同時也是時代進步和發展的必然選擇。減少人情支出,不僅減輕群眾負擔,也能使人情回歸本源,更為純粹,宿遷適時推出《人情新風「宿9條」》必將成為脫貧攻堅、全面奔小康路上的一抹嫣紅。
連結>>>
人情新風「宿9條」
1.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
2. 隨禮往來一二百,不把「人情」變成債。
3. 請客要適度,宴席不鋪張。
4. 嫁娶不要彩禮。
5. 喪事不請吹鼓手,不放高音喇叭,不「迎祭桌」,不撒紙錢,不扎紙人紙馬。
6. 孩子滿月、升學,祝壽、過生日只擺家宴。
7. 買房、買車、開業不請客不收禮。
8. 「壓歲錢」不變味,不慣孩子。
9. 黨員、幹部做表率,模範、鄉賢帶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