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華「鬼節」孩子最興奮 念著」咒語」要糖果

2020-12-12 搜狐網
  渥太華「鬼節」孩子最興奮 念著」咒語」要糖果

  2002年11月3日07:2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渥太華十一月一日(蒲力)今天是西方國家的萬聖節。而萬聖節前夕則是「牛鬼蛇神」紛紛出籠的「鬼節」。這天晚上,夜幕還沒降臨,三五成群的孩子就開始「鬼節」最重要的活動——挨家挨戶敲門要糖,其中包括去加拿大總理府和總督府。

  「鬼節」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愛爾蘭、英國和法國。當時,人們把十一月一日當作新年,表示豐收的秋天結束、寒冷的冬天開始。而在新年除夕,活人和死人的陰陽界限會變得混沌模糊,神靈、鬼怪會回到人間。這時,靠著鬼神的幫助,祭司或牧師便容易佔卜未來。

  那時,對於完全依賴大自然生活的人們來講,能預言未來,得到祝福,平安度過寒冷、黑暗和漫長的冬天,獲得來年的好收成,是無比重要的事情。所以,十月三十一日晚,人們戴上各種動物頭做的面具,穿上動物的皮毛扮作神靈、鬼怪,將穀物、動物作祭品投入火中,祝願彼此好運。

  到十九世紀,歐洲移民大量來到美洲大陸,「鬼節」的慶祝活動也逐漸在北美流行起來,並且有了新的發展——社區聚會開始增多,大人也會在這一天給孩子講可怕的鬼怪故事。二十世紀後,「鬼節」漸漸失去了濃鬱的宗教和迷信色彩。人們穿戴著鬼怪和神靈的服裝、面具,挨家挨戶索要食物和錢幣。

  近二十多年來,這一活動慢慢變成孩子們的節日。「鬼節」之夜,小孩子會口中念著「給我糖,要不我就嚇唬你」的「咒語」,挨家挨戶要糖果,就連加拿大總督府和總理府也不放過。崇崇「鬼影」中,打扮成卡通人物或魔鬼的人打開總督府或總理府大門,無論大人、孩子,凡是來客,每人都會得到一包糖。但自從去年美國發生「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後,渥太華市政府發布了「鬼節」的特別注意事項,許多家長也因此遠遠地跟著孩子去要糖果,回家後,家長要先檢查,才讓孩子吃這些糖果。

  商家當然不會放過賺錢的機會。一個月前,各類為「萬聖節」派用場的糖果和裝飾品就佔據了櫃檯。南瓜燈、大蜘蛛網、人體骷髏、稻草人等紛紛出門。「鬼節」當天,幼兒園的小朋友、學校裡的學生、甚至一些成年人都戴起面具,扮著天使或魔鬼,千奇百怪地招搖過市。

  今年萬聖節前夜,渥太華下了今年第一場小雪。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裝扮成白雪公主、大南瓜、骷髏、小精靈、巫婆等等,手裡拎著口袋,嘴裡念著「給我糖,要不我就嚇唬你」,踩著落葉,一家一戶「叮咚、叮咚」按門鈴,要糖果禮物。

  知道孩子們要光臨,有的居民把自己藏在門前的稻草裡,當孩子們走到跟前,藏著的人怪叫著突然躍起,把孩子們嚇一跳。而大多數居民則是一聽到門鈴響,就趕緊開門,向每一個孩子發糖或小禮物,一撥接一撥,忙得不亦樂乎。到八、九點鐘,糖果發完了,就把門前的南瓜燈熄滅掉,意思是「鬼節」結束了,糖也沒有了。為了要糖,孩子們即使多走好幾條街,甚至小手凍得通紅也不在乎。回到家,他們會倒出所有「戰利品」,分門別類,和兄弟姐妹或朋友比誰的多、誰的好;然後把糖果放進冰箱,慢慢享用一年。這時,要糖果禮物中所經歷的「恐怖」和寒冷,都被快樂取代了。(完)

Untitled Document

相關焦點

  • 在英國過「萬聖節」 應付要糖果的孩子
    當地時間十月三十一日萬聖節之夜,也就是西方人的「鬼節」。在紐約,孩子們穿著鬼服,喊著「trick or treat」(不給就搗亂),沿街敲門要糖果。 中新社發 譚宏偉 攝    英國最令我感到有趣的一個節日是萬聖節。  萬聖節俗稱「鬼節」,是英國的一個傳統節日。萬聖節當晚家家戶戶的小孩子都穿衣打扮好,化裝成形形色色的鬼或者是女巫去別人家討要糖果。通常孩子們都會戴上各種恐怖面具,有的簡直是極度恐怖。老公在我來英國之前一直是個單身漢,所以從不在意這些小節。
  • 萬聖節變「兒童鬼節」戕害孩子
    萬聖節變「兒童鬼節」戕害孩子2016-10-26 09:23:33 來源:東方網 作者:戴先任 選稿:桑怡   10月24日,南京一名幼兒園孩子的家長發帖稱:「外國的鬼節也要過,還要帶萬聖節的服裝和道具,我就呵呵了,是不是冬至也要帶紙錢去幼兒園燒呀?」
  • 【父母課堂】萬聖節,給孩子講講中西方的「鬼節」
    西方的萬聖節又被稱為「鬼節」。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鬼節」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萬聖夜即將來臨,不妨給孩子講講中西方的「鬼節」……西方的萬聖節和中國的三大「鬼節」起源一、   西方的萬聖節萬聖夜(HALLOWEEN)為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
  • 中國鬼節是幾月幾號 鬼節的傳說及鬼節的禁忌
    民間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緊接著,法師敲響引鍾,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然後施食,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覆三次。這種儀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
  • 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
    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時間:2016-10-31 10:46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 中元節晚上根本不敢出門,為什麼明知萬聖節是個鬼節,卻如此期待呢!
  • 小花仙:咒語越長越厲害?幾大最具進攻性的咒語,你看好哪一個
    幾大最具進攻性的咒語,你看好哪一個小編不怕被大家笑話, 小的時候也是在看了動畫片和電視劇之後,會模仿裡面的一些角色好像是自己也會咒語一樣的念念有詞的和小夥伴們玩耍的,啊哈哈,《小花仙》就是一部裡面很多小仙女,在和敵人對戰的時候需要念咒語的一部魔幻動畫,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說裡面的一些有趣的咒語吧。
  • 萬聖節變「兒童鬼節」戕害孩子(圖)
    10月24日,南京一名幼兒園孩子的家長發帖稱:「外國的鬼節也要過,還要帶萬聖節的服裝和道具,我就呵呵了,是不是冬至也要帶紙錢去幼兒園燒呀?」離今年的萬聖節還有幾天,很多校園就開始布置起作業,將萬聖節作為一項重要活動,如有些幼兒園還讓家長們替孩子買萬聖節道具,說給孩子過萬聖節。  本來在西方國家,「萬聖節」的前一夜,孩子們穿上服飾、戴上面具,去挨家挨戶敲門,索要糖果或者搗蛋,但在中國,商場裡售賣著殭屍鬼怪等嚇人的面具,萬聖節成了戴著鬼怪面具嚇人的恐怖遊戲。
  • 「萬聖節成兒童鬼節」屬東施效顰
    近日,江蘇南京市一名幼兒園孩子的家長發帖稱:「外國的鬼節也要過,還要帶萬聖節的服裝和道具,是不是冬至也要帶紙錢去幼兒園燒呀?」記者在南京幾家商場探訪發現,不少幼兒園家長帶著孩子來買萬聖節道具,都說是幼兒園布置的作業。
  • 萬聖節 VS 中國鬼節
    萬聖節可以說是西方的「鬼節」。不過這一天的氣氛卻遠不像它的名稱那樣讓人聽上去就「毛骨悚然」。每當10月31日萬聖節前夜,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傑克燈」(Jack-O'Lantern),走家串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禮物。
  • 萬聖節和中國鬼節有什麼區別,萬聖狂歡之夜的禁忌別傻傻的不知道
    你對萬聖節了解多少很多人第一反應萬聖節就是西方的鬼節,但是實際上萬聖節最初是祭奠靈魂已經升入天堂的聖人靈魂。本來和鬼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如今為何萬聖節非要扮成鬼怪的模樣,成為了人扮鬼的狂歡節不得不提的就是糖果商家想出來的妙招。
  • 《巴啦啦小魔仙》中最「難記」的五句咒語,網友:讀起來好尷尬!
    魔法鬥爭少不了的就是咒語了,在她們念的咒語中有些非常搞笑,有些特別繞口。今天就一起來盤點一下小魔仙中最難記的五句咒語,網友:讀起來好尷尬!一:古娜拉黑暗之神——呼嚇呼——回要知道在黑魔仙和小藍對抗的時候,少不了魔法攻擊,用魔法就必須念咒語,這句咒語在很多人心裏面應該是排斥的。
  • 初中作文素材:西方的鬼節「萬聖節」
    萬聖夜(Halloween)(又叫鬼節,萬聖節前夜)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英語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北美、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糖果。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
  • 最溫暖的詩詞,有人默默念著你
    艾青說:我的思念是圓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圓的。林徽因說: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胡適說: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幾度細思量,情願相思苦。胡蘭成說: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歲月空惆悵,而我,終將是要等著你的。
  • 巴爾的摩,是美國最令人興奮和鼓舞人心的城市之一,來看看吧!
    巴爾的摩坐落在靠近切薩皮克灣的港口邊緣,是美國更令人興奮和鼓舞人心的城市之一。很少有人採取巴爾的摩的假期,離開失望。每一種興趣都有字面意思。即使是最挑剔的遊客,這個城市也有一種方式來施展咒語。該內港是城市中心集聚區擁有與巴爾的摩旅遊最具號召力。在巴爾的摩的夜生活沿著內港繁榮興旺,餐廳從早到晚提供美食。圍繞巴爾的摩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發現港口,夜生活豐富。豐富的海濱酒吧和俱樂部保持城市夜晚的節奏。辣椒內港,像巴哈海灘俱樂部俱樂部提供從泳池和飛鏢到ESPN的所有東西,還有一個跳舞的頂級四十曲調的舞池。
  • 中國「鬼節」 VS 西方「萬聖節」,原來有這麼大的區別!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鬼節,又叫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節」,意思就是祭祀鬼的節日, 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 七月半 , 清明節 。而西方則稱為萬聖節, 西方鬼節中有 墨西哥鬼節 等,但最著名的是 萬聖節 。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要注意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因為中國古代認為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一天,鬼門zhi大開,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並被囚禁在地獄中的悲慘鬼魂出地獄,短期流浪,享受人間鮮血和美食。因此,人們叫七月鬼月。
  • 幼兒園跟風萬聖節被疑"兒童鬼節":菜攤上南瓜賣斷貨
    原標題: 幼兒園跟風,萬聖節被疑「兒童鬼節」  東方網10月3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與聖誕節、情人節一樣,起源於西方的萬聖節如今也逐漸為中國年輕人所接受。但記者採訪後發現,萬聖節目前出現了低齡化跟風現象,各種萬聖節作業讓學生苦不堪言,有家長們直呼:「這分明就是兒童鬼節」。
  • 西方萬聖節的來源以及與中國鬼節的不同之處
    因此在萬聖節前夕,也就是10月31日,孩子們會提著南瓜燈,穿著各式各樣的稀奇古怪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說:「trick or treat」(意思是:「給不給,不給就搗蛋。」)要是你不肯給糖果的話,孩子們就會很生氣,用各種方法去懲罰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裡、把煙囪堵上等方法去懲罰你,直到你肯給他們糖果為止。這是恐嚇鬼魂,也是指引給鬼魂回家的路。
  • 萬聖節前夜,中國各個城市都是「群魔亂舞」,中國鬼節卻無人問津
    萬聖節前夜,中國各個城市都是「群魔亂舞」,中國鬼節卻無人問津萬聖節也叫做諸聖節,是西方傳統的節日,是每一年的11月1日,但是人們經常都會在萬聖節前夜,也就是10月31號去享受萬聖節的瘋狂與快樂。在西方,這一天的晚上,小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各樣的鬼怪挨家挨戶的敲門去索要糖果,如果不給糖果就會搗亂,一個有經驗的小孩,總是知道哪一家會在這一天晚上會準備很多的糖果,送給來搗亂的「小鬼們」,於是每一年都會經常光顧這一家,現在萬聖節在西方已經成為一個極具家庭性和商業性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