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大喜事: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這其中金榜題名是最光宗耀祖的,從古開始,古人就重視讀書,孟郊三次赴京趕考,46歲那年他才中舉,為此寫下了《登科後》:昔日齷蹉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不過入朝為官並不代表榮華富貴,孟郊就因受不了官場黑暗,最終貧困而亡,古代的科舉就跟考大學一樣,雖然不能帶來榮華富貴,但一個好的大學往往能夠成為進入社會的一塊跳板,所以小時候,家長們總是說:多讀書,考個好大學。
蘇黎傑,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碩士,普通話甲級、英語六級、法語初級。先不說她懂得多門語言,光是北大學府,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然而擁有這麼高學歷的蘇黎傑,現在卻成為了一位油漆工,她到底遭遇了什麼?
1978年,一個女嬰在河南南陽趙西莊呱呱落地,孩子的父母都是退休工人,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們給她娶了一個秀氣的名字「蘇黎傑」,他們希望這個女孩就像是黎明升起的太陽一樣傑出、偉大。
跟許多父母一樣,蘇黎傑的父母也是在她身上寄託了相當大的希望,小時候蘇黎傑就聽父母說:「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別跟我們一樣這麼沒出息」,在她的童年當中,讀書成了最重要的事。
5歲那年,蘇黎傑的父母就開始教他認字、算術,上了小學之後,她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有時候想要出去玩,父母就會將她拉回來說:「現在多讀一點書,以前有出息了隨便你怎麼玩」,她的整個童年,都是讀書!
上了初中,家逢變故,母親生了病,經常臥病在床,她每每想去照顧母親,都會被母親說:「快去讀書,我沒事的!」,有一次她考試,她拿到了班上第一名,母親看見試卷非常高興。
為了讓母親經常高興,蘇黎傑就努力讀書,她放棄了所有玩樂的時間,全身心都在讀書,1998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河南大學,但她對自己的學歷並不是特別滿意,進入北大一直她的夢想。
2002年河南大學歷史文學學院畢業之後,她就報考了北京大學環境學院,2005年拿到了碩士學位,作為一個北大畢業名牌大學生,蘇黎傑成為了父母的驕傲,畢業後,她幻想著,自己進入一家大公司,每天準點下班,在談一段戀愛,過個幾年結婚生子。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在車水馬龍的北京,繁忙成了年輕人的代名詞,她雖然想要融入這個社會,但她發現這種生活不是她想要的,後來,她進入了一所大學教書,面對不同的學生,以及日復一日的工作,蘇黎傑還是適應不來。
2009年,她進入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公司老總親自接待了她,並承諾說只要你幹得好,年入百萬不是夢,可她進了公司三個月,次次都是拿著基本工資,繁重的業務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離職。
經過深思熟慮,12月底,她會回到了熟悉的南陽,她都已經30歲了,還沒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家待著也不是辦法,為了生活,她就到了一家油漆公司工作,成了一個油漆工,
一個北大碩士成為油漆工,難免會有人說閒話,但她幹了一段時間後,覺得還不錯,就安安心心待了下來,她並不覺得靠勞動吃飯丟人,說雖如此,但自從她畢業之後,就沒有參加過同學聚會。
她的老同學個個都事業有成,唯獨她30多歲還是個油漆工,唯一的一次返回北京,還是因為工作需要,當時會見了一個同學,同學都差點沒認她來,閒聊時問她幹什麼,她說在房地產搞設計。這或許是她最後的尊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