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遠親不如近鄰」。
但是如果樓上太吵,別說鄰居,就是親人都不好使。
怎麼辦呢?
敲門提醒。
沒用的話就拍門喊話,甚至大吵一架。
這樣以後估計樓上會報復你,吵得更加厲害。
然後你忍無可忍之下報警,警察來了,教育下樓上的,然後讓他們給你賠禮道歉。
然後聲音就……很有可能還有。
於是你決定報復,購買了震樓器。然後驚訝地發現,樓上的和本樓其他的住戶報警告你違法。
是地,震樓器從生產到使用都是違法的。
那怎麼辦呢?《夢想改造家》有一勞永逸的答案。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裝修改變生活」不是僅一句廣告宣傳語。如果你幾年如一日的無法入睡,你的生活絕對很糟糕。
這期節目中的主人公王先生家樓上住著幾個年輕人,回家晚,還十分吵。幾經溝通後發現別人也是因為工作原因無法改變作息時間。而吵鬧的聲音讓對聲音敏感的王先生整夜無法入睡。崩潰下的王先生差點就買了震樓器,直到報名參加了《夢想改造家》。
噪音來源有哪些呢?
一是樓上吵。
二是我國很多地方建築樓板隔音並不好,正常行走樓下都能聽到。
其次,如何降噪?
一是從聲音來源著手,讓樓上的小聲點。
二是從接收聲音處著手,即帶耳塞。
三是從聲音的傳播途徑著手,即隔音。
前兩個當然治標不治本,並不能一勞永逸。設計師重點放在了隔音上。首先,臥室必須是獨立空間。節目中原業主將房屋二室一廳的格局改成了一室一廳,所以首先就是要恢復臥室的獨立性。
對聲音敏感的人一定不要買開敞式臥室的房屋。臥室是休息區域要和客廳等活動空間隔離開,保持一個比較安靜的睡眠環境。空間劃分好後,設計師要做的就是把臥室四面八方全部圍起來,完全消除聲音的影響。
一、四面牆體。
設計師在恢復房屋格局的時候,並沒有用常規的用磚牆做隔牆。因為磚密度叫小,內部結構鬆散,隔音效果較差。
為此,設計師使用鋼筋龍骨加隔音棉的方式做隔牆。就像雙層玻璃一樣。隔牆兩面是鋼筋龍骨加石膏板,裡面一層分別塞一層隔音棉,中間保持一個縫隙作隔空層。同時,臥室四面牆體全部使用相同的施工方式。
使用密度特別高的隔音棉,密度達到50千克每立方米。
二、天花板。
首先,設計團隊想到了在天花板上加裝一層鋼板。鋼板自身震動會抵消一部分樓上傳來的聲音。
但是,鋼板施工難度大,同時自身二次振動會產生新的噪音。
其次,設計團隊想到了隔音膠水。在天花板上鋪一層膠水,膠水幹了之後形成一個彈性墊。聲音穿過膠水層後,膠水層因振動變熱會吸收一部分能量,消減噪音。
但是國內沒有相關產品,進口費用特別高,且膠水會產生一定有害氣體,對身體不利。
最後,設計團隊拍板了一個方案。首先在天花板上鋪設雙層隔音板(板中塞隔音棉),順著隔音板四周鋪一圈膠墊(上圖右上角中間黑色線圈),用膠墊將空氣層與上下兩層隔音板分離。
為了驗證這種方式是否可行性,設計團隊做了一個實驗。實驗中,左側模型使用上述隔音方法,右側使用傳統方法作參照。再在隔板上側提供震動源,用下方繩子震動的頻率間接表達聲音的大小。可以明顯看到右側繩子震動頻率大,即聲音大。
除此之外,設計師將天花板的鋼筋龍骨換成經過防火處理的木質龍骨。木頭相較於鋼筋質地酥鬆,更等吸收噪音,減輕震動。
經過這一系列的處理,在沒有封閉空間情況下測試,發現聲音降低了近一半。缺點就是這樣的改造佔用了層高,天花板安裝完成後空間層高有2.55米(一般2.8米),可是也完全符合使用要求。
三、門、窗、地板、家電和下水管。
窗戶由普通窗戶改為雙層玻璃窗戶。據說市面上還有三層玻璃,隔音效果更好。
門板使用蜂窩板,可以有效反彈聲波,從而減小聲音。
地板使用較厚,且有靜音膜技術的實木地板,一來可以隔絕樓下的聲音。二來可以減小自己家人走路時發出的聲音。這點小編十分心動,家裡是普通地板,平時走路都被樓下鄰居投訴也是很無語的事情。自己也希望在自己家裡自由點呀!
裝修時大家一定要把公用下水管道用隔音材料包裹起來,不然樓上衝廁所,樓下聽的清清楚楚。其次,購買家電時也可以選用靜音效果更好的家電喲。
四、睡眠習慣
大家知道精神衛生中心並不是傳統觀念中的治療失心瘋,但是可能不知道它還有睡眠專區,專門治療睡眠障礙吧。有嚴重失眠情況的小夥伴可不要諱疾忌醫呀!
有錢的裝修,沒錢的怎麼辦的?
最便宜的。
或者睡眠白噪音!